界牌枢纽船闸改建工程BIM技术应用分析

来源 :中国水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rykapn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立足于界牌枢纽船闸改建工程,对项目在设计阶段BIM应用情况进行了科学性分析和积累,并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BIM建模方案进行了归纳与总结,提出了初步的研究成果,为BIM技术在水运工程项目中的应用推广积累实施经验。
  关键词:水运工程;BIM;建模实施
  中图分类号:U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21)09-0139-03
  1 概述
  界牌枢纽船闸改建工程包括改建Ⅲ级船闸一座、增设电站一座、增设鱼道一座,对原电站、泄水闸金属结构、启闭机械及大坝安全监测改造等。
  本项目采用BIM技术进行项目管理、施工阶段的过程控制,通过信息化管理手段在项目设计阶段创建三维模型,进行图纸碰撞检查,工程量复核,后期结合时间进度,虚拟整个施工过程,合理安排进度计划。另外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可以和投资控制相结合,随时随地从BIM模型中调用所需要的数据进行对比。
  2主要BIM技术应用分析
  2.1三维建模
  基于既定的协同设计标准和流程,分专业完成建立测绘模型、地质模型、港航模型、厂房模型、电气模型、水机模型、金属结构模型及建筑结构模型等8个专业三维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模型总装,得到完整的工程三维模型。完整的三维模型是实现各种BIM技术应用的基础。
  2.2错漏碰撞检查
  运用传统的CAD图进行碰撞检查时,各专业的工程师需要集中一起讨论检查构件的碰撞情况,在此过程中需审阅大量图纸,其检查速度缓慢,且容易出现遗漏的问题,碰撞检查效果较差。基于BIM三维协同设计最直观的特点在于三维可视化,降低识图误差,同时利用BIM的三维技术在前期进行碰撞检查,可直观解决空间关系冲突、提高检查效率、优化工程设计、减少在建筑施工阶段可能存在的错误和返工,而且优化管线排布方案,能有效地节约工作人员的时间。
  本工程在进行现场施工之前,对工程的不同部位进行了同专业及多专业的碰撞检查,及时发现了图纸存在的问题,如上游主导航墙与上闸首碰撞、上左闸首下游侧桥架与楼板碰撞、门机梁止水座板长度不够、消防泵房出水管与泵房外部结构碰撞等。
  经过碰撞检查及时发现图纸问题,将碰撞点尽早反馈给相关设计人员,不仅能及时排除项目施工环节中可能遇到的碰撞冲突,显著减少碰撞带来的停工、返工、变更等问题,大大提高了施工现场的生产效率,降低了由于施工协调造成的成本增加和工期延长。
  2.3工程进度规划和管理
  针对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每月编写BIM专项报告,对当月的施工内容进行总结,同时提出下月的工作计划,主要内容包括工程土建工程量、机电工程量、碰撞提醒、重点部位的三维截图示意等。
  以具体某月份中厂房段的土建及水力机械施工内容为例,当月厂房段土建实际已完成施工范围为仓位⑤a、⑤b、⑤b、⑥a、⑦a,总工程量3209m3,各仓位完成工程量如下表所示。
  通过BIM专项报告,可以将计划工作与实际工作进行,清晰了解各月份各专业的施工进度情况及完成工程量情况,极大方便了工程的管理。同时通过对各仓位的埋管埋件分析,可以快速了解各仓位所需埋管埋件的规格及工程量,既有利于施工单位的精准备料,又有效避免了埋管埋件的漏埋、错埋情况,提高了工程的施工质量。
  2.4工程量统计及复核
  传统的工程量统计方法需要工作人员从图纸中逐一计数来统计设备、部件、管道配件等,然后分类统计于表格中,過程复杂繁琐,需要耗费的时间较长,且容易出现统计错误或遗漏统计等问题。同时,一旦项目出现变更,需要先由业主反馈给设计单位,设计单位在二维图纸上修改后再反馈给施工单位,施工单位收到图纸后需再次重新复核图纸的工程量,工作流程长,无法保证工作效率。
  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量统计可对图纸的工程量进行统计和复核,统计较全面完整,且通过分析三维模型及原图纸工程量偏差原因,能很大程度上避免由于施工单位工程量统计与施工图纸工程量不一致引起的工程量复核及反馈等流程,减少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量。
  3结论与展望
  基于BIM技术的工程建设与管理应用是一场工程行业的革命,是流程和理念的全面更新。在水运工程领域势必会形成一场以开发、应用和提升为主题的技术变革潮流。本工程实例证明BIM技术的应用在为项目提高功效、确保质量、提升项目管控水平等方面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更能实现项目的规范化管理,从而为以后BIM项目的顺利实施积累经验。笔者后续将进一步对工程项目BIM实施经验进行总结和扩展,希望以此推动BIM技术在水运行业的应用,为水运行业工程建设手段的变革和升级贡献力量。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以船闸在套闸运行时对应于“上闸门至下闸门”这一最小运行空间区段为例,探讨船闸人工微干预自动化运行控制技术。  关键词:船闸;自动化;运行  中图分类号:U6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21)09-0077-03  1前言  江苏省内河航道网络密布,航道总里长约2.4万公里,其中规划三级以上的高等级航道里程约2363公里,内河货运量占全省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