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无性系茶苗移栽成活率的技术要点

来源 :科学种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19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扦插的无性系茶苗移栽建园,与茶籽直播建园相比,具有性状整齐一致,投产快、产量高、品质好等突出优势,是提高茶园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但无性系茶苗移栽成活率,只有70%~80%(不足60%的只能毁掉重建),需要多次补苗。因此,提高移栽茶苗成活率,力争一栽全苗、一建成园,是保证无性系茶园建设成功的关键,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把握以下技术要点:
  1. 选择适宜建园地块 选择适宜地块,是利用无性系茶苗建园成功的基础。根据我县经验,最好选择土质疏松、土壤呈微酸性的水田,春季先旱种1季旱地作物,秋季或次年再栽植茶苗。旱地移栽茶苗,必须选择靠近水源的坪地,以便栽苗时浇水。坡地移栽茶苗,抗旱比较困难,成活率极低,十栽九不成,所以不宜选用。
  2. 提前整地,抢墒覆膜 预备栽茶苗的耕地,前茬作物收获后应及时深翻炕垡,促进土壤熟化。茶苗移栽前,要提早整地、开沟、施肥、回填、起垄。由于熟土移栽茶苗不易成活,因此回填时要将表层熟土翻入沟内,用生土起垄栽苗。定植茶苗的垄带,要将草根、石块、残茬拾净,土垡要尽量敲碎,垄面要刮平,使其呈龟背型。选择降雨后土壤墒情适宜时盖膜,先喷异丙甲草胺、甲草胺、乙草胺、氟乐灵等除草剂进行封闭除草,然后再覆盖地膜。盖膜时要注意将地膜四周封严扎实,防止跑温跑墒。提早抢墒盖膜,不仅能够保证茶苗移栽时土壤墒情适宜,而且在土壤足墒的情况下覆膜能够迅速使土壤变得疏松、酥软,对茶苗移栽与成活十分有利。
  3. 把握好移栽时间 目前无性系茶苗以秋栽为主,如果移栽偏早,由于温度尚高、光照较强,对茶苗成活有两点不利:一是茶苗调运过程中容易“上烧”,二是茶苗栽后失水快。移栽过迟,温度下降,对茶苗栽后发根不利,越冬时茶苗抗寒能力差,成活率也不高。因此,把握好移栽时间,对提高茶苗成活率至关重要。根据我县经验,最好抢在10月上旬开始移栽,10月底以前栽完。在具体时间把握上,高山宜适当提早,低山应适当推迟。如果在春季栽苗,以在3月上中旬温度稳定通过15℃时为好。土壤墒情好、空气湿度高时,栽苗成活率高,因此最好在雨后初晴时栽苗。旱地移栽茶苗,如果土壤墒情不足,过分依赖浇水,技术到位难,移栽成活率很低。
  4. 坚持使用本地茶苗 从外地长途调运茶苗,在调运过程中茶苗容易失水、“上烧”,加之远距离调苗,茶苗适应性较差,因此栽植后死亡率明显偏高。而使用本地扦插培育的茶苗,运距短,苗子新鲜,栽后适应性好,移栽成活率较高。因此,不是迫不得已,最好不要从外地调苗。
  5. 安全运输,防止烧苗 准备移栽的茶苗,从苗圃掘起后要按大小分级扎成小捆,根部沾黄泥浆保湿。装车时堆码不要过高过实,最好在夜间或阴雨天运输,以防止茶苗在运输过程中“上烧”。茶苗运到后立即组织劳力移栽。
  6. 分级移栽,只栽壮苗 扦插培育的无性系茶苗根冠比小,根系较弱,移栽成活难度较大,特别是弱苗很难栽活。为确保一栽全苗且茶树生长后能全园整体一致,在栽苗时,一要进行大小分级,先栽大苗;二要淘汰弱苗,只栽壮苗。栽苗前先用生根粉处理,栽时注意将茶苗根部用细土压实,保持茶苗“泥门”与垄面平,浇足定根水后再用细土将地膜破口处封闭严实,防止跑温跑墒。对淘汰下来的弱苗先假植1年,并精心管理,促弱转壮,留待以后补苗。
  7. 及时修剪,注意补水 茶苗栽后应立即进行定型修剪,将离地面20厘米以上的枝条剪去,减少叶面蒸发失水。如果茶苗栽后遇持续干旱,土壤缺墒,要及时浇水抗旱,促进茶苗早日返青成活。
  8. 抓好冬季保温防冻 新栽茶苗冬季抗寒能力较弱,要切实抓好当年冬季的保温防冻工作:一是在茶行铺草,每亩铺稻草或其他作物秸秆1500~2000千克;二是在霜冻前准备好枯枝、落叶、锯末、糠壳、秸秆、杂草、圈肥等发烟材料,分散堆放于茶园中,在估计有霜冻的前一天晚上点燃,使其产生浓密的烟雾覆盖茶园,防止茶苗受冻。
  (作者联系地址:湖北省竹山县农业局 邮编:442200)
其他文献
菜豆、豇豆都是人们喜食的蔬菜,也是日常大量供应的蔬菜品种,因此在各地种植面积均十分广泛。然而近几年根腐病为害对菜豆、豇豆生产影响较大,发病轻时可减产10%~20%,发病重时减产可达50%~60%,特别严重时几乎绝收。在常年种植菜豆、豇豆的地区,菜农朋友必须重视该病的防治工作。  1.发病症状  ①菜豆。主要侵害其根部或茎基部,病部可见黑褐色斑点,多数情况下由侧根向主根蔓延,最后使整个根系腐烂或坏死
从农业部获悉,《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正式发布。该《规划》将全国划分为优化发展区、适度发展区和保护发展区等三大区域,因地制宜、梯次推进、分类施策。  优化发展区包括东北区、黄淮海区、长江中下游区和华南区,是我国大宗农产品主产区,农业生产条件好、潜力大,应坚持生产优先、兼顾生态、种养结合,在确保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綜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的前提下,实现生产稳定发展、资源永续利用、生
分析了液晶显示器后盖成型工艺,在模拟流动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注射模的浇口位置和流道系统。根据显示器后盖结构设置3个冷却水道设计方案,运用CAE技术分析比较各个方案的冷却效
白瓜籽即籽用南瓜的种子,果肉营养丰富,既可当蔬菜食用,又可做牲畜饲料,是无毒副作用的驱虫剂,也是榨油和制作各种名贵糕点的原料。近几年,白瓜籽不仅在国内市场畅销,而且在国际市场也很走俏,是出口创汇的重要农产品。目前我市种植的无杈大白板白瓜籽,一般每公顷产白瓜籽1000~2000千克,产值可达7000~14000元。下面将其高效生产技术进行介绍。   1. 选地与整地   ①选地。白瓜籽耐旱、怕涝
FCF工艺是一种将传统板料成形和体积成形特点和优点相结合的新工艺,介绍了FCF工艺的分类和特点以及杯形件拉深和挤压成形工艺特点,并通过管座零件的成形模拟,进行了成形工艺
详细介绍光盘注射模的结构,并重点阐述了其中一些关键结构的设计,通过专用夹具可以装夹金属模片,并以金属模片作为样片大量注射生产出具有相反镜像信息的光盘,生产的光盘符合
通过对主体压铸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确定了模具结构设计方案,介绍了台阶分型面选择、立式缝隙浇口浇注系统设计、预复位推出机构设计和镶块镶拼结构设计.实践证明:模具结构可
近年来,河北省蔬菜产业发展迅猛,2011年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24.27万公顷,总产量为7574万吨。2009~2010年,河北省在全省蔬菜(包括食用菌、西瓜、甜瓜和芦笋)重点产区,创建第一批32个具有特色、区位优势明显、“五化”程度高的蔬菜标准园。其中,设施蔬菜标准园25个,露地蔬菜标准园7个。经过近两年的探索和实践,河北省蔬菜园区的建设已经有了长足进步,初步形成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产业化经营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与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环境与孩子共存始终,孩子既能从环境中获得许多有益的经验,也能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