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扦插的无性系茶苗移栽建园,与茶籽直播建园相比,具有性状整齐一致,投产快、产量高、品质好等突出优势,是提高茶园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但无性系茶苗移栽成活率,只有70%~80%(不足60%的只能毁掉重建),需要多次补苗。因此,提高移栽茶苗成活率,力争一栽全苗、一建成园,是保证无性系茶园建设成功的关键,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把握以下技术要点:
1. 选择适宜建园地块 选择适宜地块,是利用无性系茶苗建园成功的基础。根据我县经验,最好选择土质疏松、土壤呈微酸性的水田,春季先旱种1季旱地作物,秋季或次年再栽植茶苗。旱地移栽茶苗,必须选择靠近水源的坪地,以便栽苗时浇水。坡地移栽茶苗,抗旱比较困难,成活率极低,十栽九不成,所以不宜选用。
2. 提前整地,抢墒覆膜 预备栽茶苗的耕地,前茬作物收获后应及时深翻炕垡,促进土壤熟化。茶苗移栽前,要提早整地、开沟、施肥、回填、起垄。由于熟土移栽茶苗不易成活,因此回填时要将表层熟土翻入沟内,用生土起垄栽苗。定植茶苗的垄带,要将草根、石块、残茬拾净,土垡要尽量敲碎,垄面要刮平,使其呈龟背型。选择降雨后土壤墒情适宜时盖膜,先喷异丙甲草胺、甲草胺、乙草胺、氟乐灵等除草剂进行封闭除草,然后再覆盖地膜。盖膜时要注意将地膜四周封严扎实,防止跑温跑墒。提早抢墒盖膜,不仅能够保证茶苗移栽时土壤墒情适宜,而且在土壤足墒的情况下覆膜能够迅速使土壤变得疏松、酥软,对茶苗移栽与成活十分有利。
3. 把握好移栽时间 目前无性系茶苗以秋栽为主,如果移栽偏早,由于温度尚高、光照较强,对茶苗成活有两点不利:一是茶苗调运过程中容易“上烧”,二是茶苗栽后失水快。移栽过迟,温度下降,对茶苗栽后发根不利,越冬时茶苗抗寒能力差,成活率也不高。因此,把握好移栽时间,对提高茶苗成活率至关重要。根据我县经验,最好抢在10月上旬开始移栽,10月底以前栽完。在具体时间把握上,高山宜适当提早,低山应适当推迟。如果在春季栽苗,以在3月上中旬温度稳定通过15℃时为好。土壤墒情好、空气湿度高时,栽苗成活率高,因此最好在雨后初晴时栽苗。旱地移栽茶苗,如果土壤墒情不足,过分依赖浇水,技术到位难,移栽成活率很低。
4. 坚持使用本地茶苗 从外地长途调运茶苗,在调运过程中茶苗容易失水、“上烧”,加之远距离调苗,茶苗适应性较差,因此栽植后死亡率明显偏高。而使用本地扦插培育的茶苗,运距短,苗子新鲜,栽后适应性好,移栽成活率较高。因此,不是迫不得已,最好不要从外地调苗。
5. 安全运输,防止烧苗 准备移栽的茶苗,从苗圃掘起后要按大小分级扎成小捆,根部沾黄泥浆保湿。装车时堆码不要过高过实,最好在夜间或阴雨天运输,以防止茶苗在运输过程中“上烧”。茶苗运到后立即组织劳力移栽。
6. 分级移栽,只栽壮苗 扦插培育的无性系茶苗根冠比小,根系较弱,移栽成活难度较大,特别是弱苗很难栽活。为确保一栽全苗且茶树生长后能全园整体一致,在栽苗时,一要进行大小分级,先栽大苗;二要淘汰弱苗,只栽壮苗。栽苗前先用生根粉处理,栽时注意将茶苗根部用细土压实,保持茶苗“泥门”与垄面平,浇足定根水后再用细土将地膜破口处封闭严实,防止跑温跑墒。对淘汰下来的弱苗先假植1年,并精心管理,促弱转壮,留待以后补苗。
7. 及时修剪,注意补水 茶苗栽后应立即进行定型修剪,将离地面20厘米以上的枝条剪去,减少叶面蒸发失水。如果茶苗栽后遇持续干旱,土壤缺墒,要及时浇水抗旱,促进茶苗早日返青成活。
8. 抓好冬季保温防冻 新栽茶苗冬季抗寒能力较弱,要切实抓好当年冬季的保温防冻工作:一是在茶行铺草,每亩铺稻草或其他作物秸秆1500~2000千克;二是在霜冻前准备好枯枝、落叶、锯末、糠壳、秸秆、杂草、圈肥等发烟材料,分散堆放于茶园中,在估计有霜冻的前一天晚上点燃,使其产生浓密的烟雾覆盖茶园,防止茶苗受冻。
(作者联系地址:湖北省竹山县农业局 邮编:442200)
1. 选择适宜建园地块 选择适宜地块,是利用无性系茶苗建园成功的基础。根据我县经验,最好选择土质疏松、土壤呈微酸性的水田,春季先旱种1季旱地作物,秋季或次年再栽植茶苗。旱地移栽茶苗,必须选择靠近水源的坪地,以便栽苗时浇水。坡地移栽茶苗,抗旱比较困难,成活率极低,十栽九不成,所以不宜选用。
2. 提前整地,抢墒覆膜 预备栽茶苗的耕地,前茬作物收获后应及时深翻炕垡,促进土壤熟化。茶苗移栽前,要提早整地、开沟、施肥、回填、起垄。由于熟土移栽茶苗不易成活,因此回填时要将表层熟土翻入沟内,用生土起垄栽苗。定植茶苗的垄带,要将草根、石块、残茬拾净,土垡要尽量敲碎,垄面要刮平,使其呈龟背型。选择降雨后土壤墒情适宜时盖膜,先喷异丙甲草胺、甲草胺、乙草胺、氟乐灵等除草剂进行封闭除草,然后再覆盖地膜。盖膜时要注意将地膜四周封严扎实,防止跑温跑墒。提早抢墒盖膜,不仅能够保证茶苗移栽时土壤墒情适宜,而且在土壤足墒的情况下覆膜能够迅速使土壤变得疏松、酥软,对茶苗移栽与成活十分有利。
3. 把握好移栽时间 目前无性系茶苗以秋栽为主,如果移栽偏早,由于温度尚高、光照较强,对茶苗成活有两点不利:一是茶苗调运过程中容易“上烧”,二是茶苗栽后失水快。移栽过迟,温度下降,对茶苗栽后发根不利,越冬时茶苗抗寒能力差,成活率也不高。因此,把握好移栽时间,对提高茶苗成活率至关重要。根据我县经验,最好抢在10月上旬开始移栽,10月底以前栽完。在具体时间把握上,高山宜适当提早,低山应适当推迟。如果在春季栽苗,以在3月上中旬温度稳定通过15℃时为好。土壤墒情好、空气湿度高时,栽苗成活率高,因此最好在雨后初晴时栽苗。旱地移栽茶苗,如果土壤墒情不足,过分依赖浇水,技术到位难,移栽成活率很低。
4. 坚持使用本地茶苗 从外地长途调运茶苗,在调运过程中茶苗容易失水、“上烧”,加之远距离调苗,茶苗适应性较差,因此栽植后死亡率明显偏高。而使用本地扦插培育的茶苗,运距短,苗子新鲜,栽后适应性好,移栽成活率较高。因此,不是迫不得已,最好不要从外地调苗。
5. 安全运输,防止烧苗 准备移栽的茶苗,从苗圃掘起后要按大小分级扎成小捆,根部沾黄泥浆保湿。装车时堆码不要过高过实,最好在夜间或阴雨天运输,以防止茶苗在运输过程中“上烧”。茶苗运到后立即组织劳力移栽。
6. 分级移栽,只栽壮苗 扦插培育的无性系茶苗根冠比小,根系较弱,移栽成活难度较大,特别是弱苗很难栽活。为确保一栽全苗且茶树生长后能全园整体一致,在栽苗时,一要进行大小分级,先栽大苗;二要淘汰弱苗,只栽壮苗。栽苗前先用生根粉处理,栽时注意将茶苗根部用细土压实,保持茶苗“泥门”与垄面平,浇足定根水后再用细土将地膜破口处封闭严实,防止跑温跑墒。对淘汰下来的弱苗先假植1年,并精心管理,促弱转壮,留待以后补苗。
7. 及时修剪,注意补水 茶苗栽后应立即进行定型修剪,将离地面20厘米以上的枝条剪去,减少叶面蒸发失水。如果茶苗栽后遇持续干旱,土壤缺墒,要及时浇水抗旱,促进茶苗早日返青成活。
8. 抓好冬季保温防冻 新栽茶苗冬季抗寒能力较弱,要切实抓好当年冬季的保温防冻工作:一是在茶行铺草,每亩铺稻草或其他作物秸秆1500~2000千克;二是在霜冻前准备好枯枝、落叶、锯末、糠壳、秸秆、杂草、圈肥等发烟材料,分散堆放于茶园中,在估计有霜冻的前一天晚上点燃,使其产生浓密的烟雾覆盖茶园,防止茶苗受冻。
(作者联系地址:湖北省竹山县农业局 邮编:44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