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与普京的相见之难

来源 :环球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vili18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月28日,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在新闻发布会上正式表示,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将不会应邀出席5月9日在莫斯科举行的二战“胜利日”70周年纪念暨阅兵活动,理由是“由于国会事宜及行程过于紧密无法调整”。
  所谓“行程过于紧密”,并非完全是借口:4月26日,安倍已动身前往美国访问,行程长达一周,到5月3日方返回日本,此后就日美间跨太平洋自由贸易协定(TPP)和日美安保防卫指针新修改版等和国会协商。但5月9日“胜利日”活动举行时,安倍回国已有一周,行程“过于紧密”或许有之,“无法调整”的说法则有些勉强。
  俄罗斯是去年12月向安倍发出邀请的,当时日方并未明确表态,坊间则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安倍自上任以来就一心想打开日俄关系这把“锁”,此前刚刚因为美国的压力,被迫取消了邀请俄总统普京于2014年秋访日的安排,如能出席“胜利日”活动,将是对这一“冒犯”很好的修補;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安倍的对俄政策不得不受到“保护伞”美国的掣肘,既然美国对俄“胜利日”活动不以为然,安倍就算满心想去也不得不三思而后行。
  应该说,这两种观点都不无道理。
  安倍的确有意和俄罗斯改善关系,个中缘由,不外乎希望和中俄关系“对冲”,希望参与俄远东开发并由此提振日本经济,以及希望在“北方领土”和日俄和约等“老大难”问题上获得突破,等等。为此,他于2013年4月底访俄,不仅成为10年中首次访俄的日本首相,并且在访问期间竭力淡化日俄在“北方领土”问题上的分歧。也就是在那次访问期间,安倍向普京发出访日邀请,并获得普京首肯。乌克兰危机爆发之初,日本政府也有意表现得和美欧立场有所距离,甚至一度暗示想介入调停。
  但这种对俄“吹暖风”的策略,很快受到了美俄关系冷却的影响。
  自普京重返克里姆林宫后,美俄关系就不断趋冷,乌克兰危机的爆发和升级,则让彼此间矛盾趋于激化。普京对美国采取咄咄逼人的态度,而美国则驾轻就熟地联合盟国,对俄采取制裁、禁运、孤立等一系列措施,其目的是通过不流血手段削弱俄罗斯和普京的“杀伤力”,使之不再对美国构成威胁。
  在这种背景下,即便独立性相对更大的欧盟各国,迫于美方压力,也不得不在对俄政策上尽可能和美国步调一致,如欧盟对俄制裁几乎和美国“同步同调”,且主要国家领导人均以不同形式回避了“胜利日”活动,稍显特殊的是默克尔等采取“仅仅不参加阅兵、但参加其它活动”的方式两不得罪。这样一来,普京的“胜利日”阅兵变得越来越像一场“站队”。作为经济上对美国依附性更强、政治和军事上仰赖美国保护的日本,安倍就算有再多“自己的想法”,也只能亦步亦趋地跟着美国的步伐走。
  正因如此,安倍不想在普京访日问题上出尔反尔,但他这么做了;日本也不情愿对俄实施制裁(这不符合日本经济利益),但同样也参加了。和这些相比,“胜利日”对安倍而言本就未必是“胜利”的象征,他原本就不见得心甘情愿去亮相,美国压力一来,自然就顺水推舟地就坡下驴了。
  当然,安倍内阁还是希望“戴着镣铐跳舞”,在不跳出美国人划定窠臼的前提下尽可能搞好日俄关系。因此在新闻发布会上菅义伟宣布,将由日本驻俄罗斯大使原田亲仁作为日本政府代表出席“胜利日”活动,并“考虑各方面因素”,为促成普京年内访日“继续努力”。
  抛开俄罗斯方面是否配合的因素,只要美国“依靠盟国、孤立俄罗斯”的路数保持不变,日本所能做到的“继续努力”着实有限。纵然普京访日成行,日俄之间能谈什么?在“北方领土”问题上,即便日本肯出大价钱“赎买”,普京也未必会松口。至于金融、投资等领域的合作,由于受到美国牵头对俄制裁的制约,日本除了“空口说白话”,还能干什么?
其他文献
老师的逸闻轶事,总是被做学生的所津津乐道。过了这么多年,许多都已经化作了经典的记忆,一遍遍地回味咀嚼。比如说这个老师的特有的动作,那个老师的习惯强调。更何况如果是一个对自己有深刻影响的人呢?  我所要回忆的是我初中的班主任徐老师。  在还没进入初中之前的那个暑假,就听先辈们传下了许多他的故事。其中受警告最多的就是,眼睛不要对着他看,因为他是——笑面虎。说时郑重严肃。尽管心里有点害怕,见面还是不可避
丁子 绘  我学佛有个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了用正面的思维去对待“负面”影响。虽然只是学到了一点点,但我已经很快乐了。  人生中负面的东西有很多,比如疾病、衰老、死亡,等等。佛陀也讲人生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求不得、怨憎会、别人对你的误解和诽谤。这些东西都可以用正面的心态去面对。这样做,不仅不消极,反而更积极。我把这个经验概括为“人生三学”——学会吃亏,学会受委屈,学会吃苦。  我问过很多人
1944年,二战即将结束,作为最大赢家的美国,觉得是时候重新建立国际金融秩序了。7月,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西方主要国家代表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简称“布雷顿森林体系”。它直接催生了两大国际金融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前者向成员国提供短期资金借贷,后者提供中长期信贷。“布雷顿森林体系”促进了战后经济恢复和发展,后来由于各种危机频发,于1973年宣告瓦解,但以美元为主导
香港恒隆集团主席陈启宗先生是著名企业家和慈善家,多年来为促进中外经济、科技、企业和文化交流出钱出力,贡献良多。他与以色列的交往和对其认识尤为深入。以色列政界、商界和学界要人,从总统、总理到部长、市长、企业家和学者,都是他的好朋友和座上宾。近几年,启宗先生利用他广泛的人脉资源,组织国内企业家和投资家到以色列深度考察,了解犹太民族源远流长的文明史,体会其筚路蓝缕、艰苦建国的奋斗史,感受其科技立国、矢志
近日,李嘉诚之子李泽楷旗下的电讯盈科收购法国一家视频公司时,由于法国政府的介入,收购受阻,李嘉诚家族在转向欧洲市场的进程中首次失手。  甩卖亚洲资产转向欧洲布局是李嘉诚家族的新战略。从2010年至今,李嘉诚家族约半数的公司资产已转移至欧洲。其间李嘉诚总共在海外完成11笔收购,涉及1868亿港元,其中欧洲地区占比高达96.75%,被称为“脱亚入欧”,更有英国媒体称李嘉诚要“买下整个英国”。
市集广场上的鲜花摊位。“布拉博扔手”青铜像。  去年春天,我还住在法国里尔——一座位于法国与比利时交界的城市,是那种走着走着就能走出国的地方。春意刚刚开始萌发,在比利时的朋友便给我打来了电话:“要不要来安特卫普过周末?带你逛那儿的花市。”听到花市二字,我立马振奋起来。不买束漂亮的花,真辜负了这大好春光。而看花、买花最好的地方,当然是安特卫普。  花与咖啡  安特卫普位于比利时西北的斯海尔德河畔,海
国务院副总理任总指挥,交通运输部、民政部、卫计委、水利部、安监总局等一把手全部到位  6月7日清晨,湖北监利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这天是“东方之星”号客轮遇难人员的“头七”祭日。救援工作仍在紧张进行,起吊船上的救援人员搭起一个摆满了蜡烛、菊花的简易祭台。  上午9时,随着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一声“请默哀”,所有人员面向遇难船舶脱帽伫立、低头默哀。在默哀的人群中,人们还看到了国务院副总理马凯的身影,
人物简介  尔冬升,1957年12月生于香港。演员、导演、编剧、监制。因主演《三少爷的剑》而成名,后转型当导演,作品有《癫佬正传》《新不了情》《枪王之王》等。  面对《环球人物》记者的采访,尔冬升毫不吝惜口舌,侃侃而谈,口音带点港腔,又有些吴侬软语的味儿——他的母亲红薇曾是上海滩知名女演员。讲到兴头上,他会跷起二郎腿,把手肘搭在椅背上,依稀见得年轻时的风流倜傥,难怪当年连张曼玉都被他迷住。  他一
随着马年的到来,有人开始当面调侃马光远的名字:“马上发财,马上花光,再发财还很远。”马光远觉得这个解释挺契合现实:“中国人现在最大的梦想就是变成有钱人,像马云一样。”但此马非彼马,作为国内知名的宏观经济学者,马光远研究的主要是中国发财的问题。他给环球人物杂志记者算了一笔账来说明中国多么有钱:“中国已经发行了大约110万亿元人民币,是全球最大的货币发行国。这意味着什么呢?100元面额的钞票,顺着赤道
金正恩执政以来,实现了朝鲜的平稳运转。他治国有何特点?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张琏瑰教授、吉林大学国际政治系王生教授。  环球人物杂志:金正恩全面主持国家事务后,主抓的重点是什么?  王生:金正恩经验少、资历浅,在国内需要得到政治元老和普通老百姓的一致拥戴,在国际上需要得到周边大国的理解和支持。为此,金正恩执政伊始,重点放在全方位打造“个人领袖形象”和朝鲜国家形象上。首先,利用“对金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