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航嘉多核R80电源揭示绿色电源的秘密

来源 :电脑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5554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上一期航嘉多核R80电源走进了我们的评测室,我们就参数、性能、外观等等进行了点评和解析。但其实作为电源最重要的部分还在于内部的用料、走线等等在表面看不出的东西。尤其是作为一款通过80Plus的电源,那么其内部构造更是耐人寻味。
  
  一切从线缆说起
  作为一款300W电源,多核R80在保证性能的同时还应注意扩展的问题,那么最主要的就是线缆的长度及接口的数量。
  在主板供电接口上这款电源采用了20+4pin的解决方案,也就是在20pin主板电源接口加上了一个小的4pin接口,这样既可以用在老主板上,又可以用在新平台上,一举两得。
  辅助电源接口方面多核R80配备了4+4pin的接口,无论是对于仅需单路+12V供电的普通主板亦或是供电需求旺盛的双路+12V高端主板均可得到很好的支持。
  4个SATA供电接口,数量上显得比较保守,但是在主流应用中,很难会看见多达4个SATA设备的出现。而最极端的Raid 0+1和光驱也仅仅能把4个SATA供电接口占满。
  SATA设备取代IDE设备成为今后的存储主流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很多设备比如水冷监控、风扇转接和IDE的硬盘、光驱都需要大D口电源,所以3个的数量还是比较合理的。
  线缆长度(单位cm)
  
  探究内部的秘密
  打开R80的外壳,我们可以看到航嘉多核R80电源内部设计整洁,各处元件布局层次分明,并没有杂乱的线材,所有元件都排列得非常地整齐,并且作为一款300W的电源用料十分让人惊叹。
  航嘉多核R80电源的一级EMI滤波部分没有采用独立PCB设计,X电容、Y电容直接焊接在市电接入插口的引脚上,在线缆上还设有磁环设计。
  
  R80的二级EMI电路设计在PCB上面,由一颗X电容、两颗共模电感、套有热缩套的MOV与保险管组成,完整的两级EMI滤波电路有效滤除电流的杂波,减少电源内部电磁干扰。
  
  主动PFC控制芯片直接设计在PCB上,由两颗K3568距离主开关管,HEC 180uF 450V高压滤波电容,加CM6802SAHG主动PFC芯片组成,电能利用率方面表现更优秀。
  
  航嘉新版多核R80采用了两颗STP10NK60ZFP主开关管组成双管正激电路,黄色的变压器与铝制散热片都是航嘉产品成熟的方案,用户无需担心其品质。
  
  作为航嘉新推的“入门级”80Plus电源,宽幅电压设计,可以保障用户电脑不管在什么地区都可以正常运作。因为采用了主动PFC设计,使得电能转换效率维持于80%以上,性能相当出色。本次R80的升级不仅仅是一个产品的更新换代,更代表了航嘉在80Plus浪潮即将到来之前对自身产品的调整和改进。航嘉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对整个电源进行了全新的设计和改造,使新款产品无论是从用料还是工艺较之以前都有提升,可以说是完全的脱胎换骨,华丽大变身。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