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英语听力教学的几点思考

来源 :校园英语·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jf3440101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英语听力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熟悉英语听力教学的过程,并学会使用不同的听力教学方法以达到成功的听力教学。成功的听力教学在于是否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是否能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是否能逐步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和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和知识量等等,如果教师成功的做到了这些,那么就可以说是一堂成功的听力课。当然在实际教学中,也有不同的听力教学步骤和方法,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1,听前步骤
  著名学者Mary Underwood 在她的书中讲到,听力教学包含了一系列在听前就涉及到的过程。听前步骤包含着许多活动:教师讲述听力原文的背景信息;学生读相关的文章;学生看图片;讨论和回答环节;写作练习。
  在听之前,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将会在听力原文中出现的一些词和短语,并且使学生熟悉这些词和短语。这个过程不仅可以让学生记住已经遗忘的词汇同时也给学生灌输了新的词汇量。这个过程的时间不应该太长而引起学生的疲惫和厌烦,从而给他们的大脑施加压力,影响了后面听的过程。并且,这个过程不应该仅仅只是给学生介绍新的词汇,这个过程还应该是有目的的。实际上这个过程可以很有效的减轻学生对听力原文不熟悉而产生的压力从而保证他们在听时注意听内容而不是注意听细节。听之前把词汇介绍给学生可以使听的过程变的简单。
  2,听时活动
  听时活动指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被要求做些什么。这个活动,通常包括回答问题,填空以及一些其他被设计的练习来让学生听懂意思。学生在听时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回答长的问题以及给出完整的答案,相反,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理解上,而不是集中在回答问题或练习上。同时,在听时有必要听懂文章中的每一个词,而不是只是听对回答问题有帮助的信息。一个很受欢迎的练习是给学生一个计划或者一副地图。在听前步骤中,学生标记好从A到B最快的路,在听的过程中,学生边听边检查之前的路是否正确。如果老师介绍旅馆,医院,机场等词汇给学生的话,这个练习还可以很好的扩大学生词汇量。
  填表格也是个很好的练习。这个练习需要很多的信息量。这个练习通常可以用于完成火车、飞机、公共汽车的时间表以及爱好兴趣上。列单子也是个很好的练习。当然如果学生不熟悉将要写的词组,这会给他们施加压力。那么在有必要在听之前给学生介绍新的词汇。
  听时的活动应该有趣及有挑战性。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听到的信息。教师应该牢牢记住:无论采取何种练习,教师应该给学生及时的反馈而不是让学生自己对照答案。
  3,听后的过程
  听后活动的目的是给学生机会思考所听文章的词汇和语法,因为这个过程可能比听的过程更长,所以学生有时间去思考、讨论和写作。下面是一些建议教师让学生在课堂当中做的听后活动:讨论学生对于所听文章的反应,问学生激发思考的问题来鼓励讨论,让学生以所听文章为基础和搭档编一个对话,布置读和写作练习。也可以让学生做选择题和对错题。尽管听后的活动被认为是听时过程的延长,但是这个过程和听时活动是不一样的,因为听后步骤给了学生时间去完成练习而这个是听时过程所无法给的。所以这个活动应该是有趣而生动的。
  在不同步骤中的听力教学中,教师在教学设计和过程中要给与学生清楚的指导。以下是一些指导方法。
  1,以语法为基础的方法
  为了听懂说话者的内容,我们必须知道单词和词组之间的联系。通过了解语言的语法和单词组合的规律,我们可以听懂文章。因此设计了以语法为基础的练习。这个方法的典型练习是要求学生边听边填空。因此学生要同时做几件事:辨别单词在句中的位置,弄懂单词和词组之间的联系,运用上下文的提示等等来进行填空。
  这个方法经常和现实生活有着极少或几乎没有联系,练习的设计不在于功能和意义感上。为了填空,学生需要在没有词汇背景知识的介绍下辨别出空格中的单词或词组。更何况,这个练习和之前及之后的练习没有半点联系。它的本质与其说是个小的听力练习,还不如说是是个小测试,这个小测试在所有测试方法及以测试为主导的书本中都大受欢迎。
  2,听说练习
  听说练习首先强调发音和语法形式,接着通过练习和操练来模仿这些句子。对话和操练是这种方法的基础。学生认真听对话,接着跟着读。这个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听力习惯。它是建立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
  下面有一个听说练习:
  跟读下面句子:
  What is he reading? He’s reading a book.
  What is she reading? She’s reading a book.
  What are they reading? They’re reading a book.
  通常,学生重复的准确率越高,他们就越能记住所听到的句子,因此,学生必须多次听和重复相似的单词和句子以便记住它们。
  3,综合的方法
  教师现在很少只用一种方法来进行听力教学。原因在在于现在听力已经发展成为了一项技能,并且,教科书中也设计了不同的听力练习来锻炼学生的听力。这些练习不仅建立在传统听力教学的基础上,同时也帮助学生获得重要的听力技能。
  下面的一些活动是建立在这种方法的基础上:
  听前活动:看图或划勾来表达你对这个主题的看法;预测你将要听到的主题;对于主题进行一个小辩论;读一篇与主题有关的文章。
  听:听主要意思,听关键词,听发音。
  听后练习:表达个人观点,完成空格中的单词,看听力原文并跟读。
  听前阶段的所有活动都能激发学生对于主题有关的知识并让他们做好听的准备。在大多数的主要听力活动中,学生被要求和自己的搭档检查答案,以保证教学更少的以教师为中心,并且期望学生通过交换听的技巧来互相帮助。许多听后练习引导学生要听懂听力原文并且要求他们巩固对文章的理解。通过这种方法,学生不会觉得他们只能听一篇就要记住听力原文。
  教材编写者用这种方法来教综合听力。这种方法同时也集合了很多种听力方法:听后填空,以语法为基础的听后完成阅读理解题,当所有练习都建立在一个主题上的任务教学方法,问学生听后感受及总结听力方法的战略方法。
  4,交流方法
  交流语言中有两个版本:“弱版本“和”强版本”。弱版本,注重于给学习者提供更多的英语交流机会。强版本,强调语言是通过交流所习得的。简而言之,弱版本强调通过学习来使用,而强版本强调通过使用来学习。不管是强弱版本,交流语言都是学习过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一些原则被认为是交流活动中的基础:忽视错误,学生中有效地交流,句子结构,与现实生活有关的交流活动,与实际行为有关的活动。
  举个例子来说,一个活动要求学生复习餐馆并讨论他们想去怎样的餐馆。我们可以在这个活动中看到生活中的实际方面:就是和朋友讨论去哪个餐馆。当他们问到别人的观点时,他们尽量填补信息的空白。听完后,他们将给出意见。这个活动的目的在于:锻炼学生的口语,学会听懂别人的话语并做出反应。
  以任务为基础的方法被认为是交流方法的“重版本”,它在锻炼听力可以把学生变成很积极的听者。使用这种方法时,学生被要求听一段真实场景的对话,听完后完成填表格或画图之类的练习。所填的信息通常可以是由口语课本中的句子所转化过来的。
  以任务为基础的活动结果可以使多种多样的。比如说:在听一个讲座时,可以要求学生做笔记并画个简单的图表。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记笔记的方法。在以任务为基础的教育法中,学习成果是任务或任务场景中一个相对难以预测的互动。因此,使学生找到这个任务结果的过程比理解所听文章要显得更重要。
其他文献
摘要:大学英语的课程资源亟待整合,本文从教师能力的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分层次教学、多媒体资源开发等方面分析了当前的教学资源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充分开发整合各类资源的建议,以便突出专业特色和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课程资源;专业特色;自主学习;分层次教学  一、课程资源的内涵及分类  什么是课程资源?课程资源也称教学资源,就是课程与教学信息的来源,或者指一切对课程和教
为了充分认识海南地区现有禾本科植物的光合途径类型,为该地区禾本科植物的种质资源学、生理生态学研究提供可靠的资料,通过调查并收集整理海南禾本科牧草种质资源,以C3、C4
忽然发现我们中国人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往自己家门前贴对联的,一种是不贴的.不贴对联的人,大概是因为不喜欢贴,不习惯贴等等,其中大概也有不愿意把内心想法外泄者.而贴对联
课文导入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环节。“一个良好的开始告诉学生他们将一定有一个愉快和有收获的课堂时间”(French, 2009)。为学生创设一个真实有趣的情境是设计一个成功导入的基本出发点,而由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是导入的落脚点。良好的导入应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并结合所学材料的特点而设计并实施的。贾冠杰教授(2010)在《英语教学基础理论》一书中说教师除了使用有趣的材料以外,对材料的呈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现阶段,语言环境的限制,中职英语教学大多以课堂教学为表现形式.课堂教学活动能否得以有效展开,关键在于英语教师能不能摸索到激发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好办法.课堂教学过程
以盆栽平邑甜茶(Malus hupenhensis)为实验材料,研究等氮(N)量分次追施N肥(一次、二次和三次)对平邑甜茶叶片衰老及15N-尿素吸收、利用的影响。采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不同施肥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主要阵地,因此如何指导学生在课堂上更快捷有效的掌握学习的技能和知识是我们教学工作者应该不断探索的课题,以学案为载体提高中学英语的课堂教学效率探讨的是教师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学案,从基础知识的掌握,解题能力的培养到研究、创新能力的开发,对学生进行系统有效的指导;学生则可以借助学案进行自主学习、小组交流、质疑析疑等学习手段去获取他们所需要掌握的技能技巧和知识。那么怎样以学案为载体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新目标英语》的一大特点就是词汇量大。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九年级学生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l5万词以上。这些都说明攻克生词关是学好英语的前提。那么如何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认知特点,授之以法,帮助学生自主学习词汇,并扩展他们的词汇量就成为摆在我们每位英语教师而前的一个难题。  二、有效指导学生学习词汇的策略  1、语音直接记忆法。我改变以前每节课前教单词的习惯,而是利用早课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