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HBC手艺品牌联盟发起人、ONE+生活实验室创始人王邶
景泰蓝的掐丝工艺、马尾绣的绚丽绣法、工序繁杂的云锦制法……这些听上去冷冰冰的手工艺技艺与我们的生活似乎有着不小的距离,那些做工精美、巧夺天工的传统手工艺品更是印象中束之高阁、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橱窗中的“宝物”。
可在ONE+生活实验室,精美的手工艺化作生活中的物件,与我们的日常相伴:衣服上漂亮的景泰蓝纽扣,有着绚丽颜色、美丽图案的马尾绣手包,有着传统绣花元素的发簪、项链……
发掘传统手工艺中的使用价值,让这些散发出生活美学的手工艺品在商业中焕发新生是ONE+生活实验室创始人、HBC手艺品牌联盟发起人王邶想做的。在她看来,传统手工艺经过不断的发展演变,正面临着再生的考验。这并不意味着消亡,而是以新的方式再生,是脱胎换骨的改造。将手工艺人与他们的作品在此集结的ONE+生活实验室是手工艺与商业碰撞的试验田,在王邶的构想里,当资本的力量注入其中,手工艺的商业化将引发一个新业态的产生,这不仅能让传统文化在商业模式下得以传承,更是传统手工艺的一次新生。
唤醒沉睡的生活美学
服装设计出身的王邶对美学有着自己的一套哲学。尽管此后所从事的广告业离原先的服装设计有些许距离,但她的美学哲学却始终贯穿其中,对于中国传统的手工艺也一直很关注。在王邶心中,手工艺的价值不应该只存在于展览馆、陈列架上,“物品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有着数字的价签上,更应该体现在使用价值上。只有它浸润在我们的生活中,才能散发出自身独特而持久的魅力。”
在王邶看来,传统文化中,对于生活有着一种考究的美学审视,但如今这样的生活美学却被渐渐淡忘。人们常常会对日本精致的手作品、欧美有着百年传承的钟表精品赞叹不已,其实回看历史,中国人不论贫富,对生活一直都有美的追求。古语讲“不时不食”“四时人生四时景”这些东西都是中国人对生活的智慧。
“顺应天时地利去生活,充分利用大自然所给予的财富,就是一种追求精致生活的状态。古人的生活中,女子的衣饰、饮食的器物、床上用品等,处处都散发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美。有人说现代中国人丢失了这些东西,我觉得只是被现代所谓成功的标准符号掩盖了自己骨子里的根。我们需要把它唤醒,我们不是选择传统文化作为切入口,而是认为要想知道未来的生活是什么样,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过去是怎么样。”王邶觉得,传承传统文化并不是为了让现代人像古人那样穿长袍,遵循各种繁文缛节,抛下手机和电脑。“简单地从形式上去模仿是没有意义的,我们应该去学习传统文化里对自然以及对生活趣味的理解。”
王邶创立ONE+生活实验室的初衷便在于此,在ONE+,手工艺人用创新再造又不失传统精髓的方式将传统手工艺重新融入我们的生活。在这里,手艺是能够实实在在呈现的物品,它既能呈现传统文化中优秀的东西,也最容易切入到人们生活中。“手艺是最接近生活本质的东西,它可以让人们都体验到有品质的生活,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在王邶看来,手艺的背后,承载了中国人理解自然和社会的智慧,把它转换成可为我们所用的实物。它比诸子百家所讲的东西更容易让人理解,中国的哲学智慧都凝结在里面。
“说起莨绸,人们会觉得这是一个名贵的布料,因为它复杂的工艺与漫长的制作时间,人们觉得它遥不可及,但在ONE+,它成了你我都可以使用到的围巾、衣服。我甚至将它做成窗帘,非常美。”
可以说,ONE+生活实验室以物为介质,以手艺为纽带,用体验的方式,让现在的人们,特别是年轻人感受传统手工艺的魅力,重新唤起曾经失落的生活美学。
手工艺人的创新乐土
尽管近年来与传统文化相关联的文创产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传统手工艺正在渐渐没落。无论是大工业时代,还是如今的互联网时代,人们都一直在追求“短、平、快”,快消产品、快时尚吃香,成了我们时代无可争议的特征。但与此对比,手工艺恰恰是一门“慢”生意,由于是手工制品,从构思到制作都颇为耗时。缺资金、缺人才、缺市场,这似乎是传统手工艺难解的困境。有没有破解之道?
“让美成为日常”是HBC手艺品牌联盟的口号与宗旨,也是ONE+生活实验室的精髓所在。因为在王邶看来,只有手工艺走进人们的生活,把精致的手工艺和现代商品结合,让束之高阁的手工艺和生活中最常见的物品跨界组合,在给人们带来不一样的生活体验的同时,才能破解手工艺如今的困境。
王邶并非想要扛起传承民族文化的大旗,更谈不上拯救中国古典美学。她只是想要用手工艺装点每个人最普通的生活。“讲究”是中国古代文化生活的简单归纳。怎么把当下的生活过得讲究而带有温度,是王邶的努力方向。
在ONE+生活实验室聚集的手工艺人,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将原本传统的技艺和文化与当下人们生活中的物件相结合,用跨界与创新让传统手工艺焕发新生。在ONE+,无论是王邶,还是手工艺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把传统文化和当代设计完美结合,让手工技艺与生活物件跨界融合,让文化能以一种新的方式重獲人们的喜爱。
在很多人的固定思维里,马尾绣这种水族女性以马尾作为原材料的特殊刺绣技艺就该在博物馆纪录片里,而王邶的生活实验室里,把马尾绣和包袋、项链结合在一起,除了让传统成了时尚,更让曾经远离生活的非遗精品走进了寻常生活,切切实实回归了马尾绣作品的原本用途:让生活更便捷而有趣。
而在ONE+生活实验室,这样的跨界创新比比皆是:可以将普通大衣搭配出独一无二感觉的景泰蓝工艺做成的纽扣和配饰;将家中变得温馨的拼布装饰挂画;颇有情趣的手绘、手制茶具、餐具;将发梢装点俏丽的传统掐丝技艺制成的头饰……
除此之外,ONE+生活实验室的美学体验能让每一个人零距离地接触这些无论是结果还是过程都散发出浓浓生活美学的手工艺。人们可以在这里感受莨绸的魅力,并亲手制作成可以穿戴或使用的物件;通过可以草木染技艺染制出独一无二的桌布、窗帘或是衣物,明白这些有着美丽图案的织物是如何染制出来的。在王邶看来,真正的物,从它被生产出来的那一刻,生命才刚刚开始,这其中通过设计师和匠人以及体验者的手,再延续到使用者手中。
ONE+生活实验室的手工艺人之间会有同业间的交流与互通,在这样的交流中不仅能擦出不少创作的火花,还能促成跨界合作。通过体验交流,手工艺人可以了解消费者的喜好,倾听他们的需求。这是一个建立信任的过程。对于用户来说,可以找到自己真正心仪的物件;对于手工艺人来说,在满足“懂他的人”交流的同时,可以活得更好。ONE+在其中,则通过展示、体验、沙龙等方式推动两个C端的碰撞。“我们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懂他们、爱他们,能帮他们的平台。”
平台助力品牌发展
虽然ONE+生活实验室目前在南京、常州两地拥有实体店面,在其中展示与售卖HBC手艺品牌联盟旗下手工艺人的手工艺品,但实际上ONE+是一个承载着手工艺品牌的平台,传统工艺不仅仅停留在老匠人那一代,而是能够成为一种潮流,与当下相结合,进而成为一种东方美学的生活消费方式。最终的目的是将这些手工艺品牌培育成一个个响当当的品牌。
“ONE+更像是一个孵化平台,让这些还很弱小的手工艺打造成一个个品牌。帮助它们运营、走向市场,成为消费者认可的品牌。”王邶认为,每一个手工艺都有背后的故事,每一个手工艺人、每一个产品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内涵,ONE+现在要做的便是挖掘出品牌内涵,并借助平台与联盟的力量,通过定期举办的体验课程与文化沙龙以及利用新媒体、直播等互联网模式将品牌推广出去。在王邶看来,品牌的附加值才能真正让传统手工艺在市场中获得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