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劝善书和功过格教化作用的历史反思——以袁黄的《立命篇》和刘宗周的《人谱》为例

来源 :开封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六、十七世纪,在中国兴起的以劝善书和功过格为载体的劝善运动,在改善社会道德风气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劝善书和功过格及其所反映的劝善思想在历史上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该思想启发我们要辩证地看待德福关系,要对当前的道德指导体系数学化进行反思。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诊断剂量超声波经腹部辐照宫内胚胎后,取绒毛进行生化、酶和遗传学研究,以探讨超声剂量对胚胎的安全性.结果表明:诊断剂量的超声波对绒毛染色体无致畸作用,亦不改变
我们用微量间接血凝法和ELISA法对1996~2000年间西安地区孕妇血清检测TORCH因子,其结果阳性率为TP-Ab 0.96%,RV-IgM 0.85%,CMV-IgM 2.09%,HSVⅡ-Igm3.51%,B19-IgM 0.85%.把孕
尿道下裂是泌尿系统较常见的畸形,但合并有染色体异常并不多见.本文认为:此例患者患有尿道下裂,同时还具有一侧睾丸发育不良的体征,与患者的染色体核型中多一个X染色体有关;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与听力损害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别对不同病因(溶血、感染、母乳性黄痘)引起的高胆红素血症和正常新生儿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结果由溶血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