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开展拓展训练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拓展训练采用“体验式教学”,利用团体性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领导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团队合作的精神以及沟通技巧,通过心理拓展训练可以丰富体育活动课程内容,符合课程设置要求,有效推动教学模式改革及完善。本次研究主要结合初中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针对心理拓展训练引入的相关情况进行分析。
关键词:心理拓展训练;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实践应用
初中生正处于生理发展的初级阶段,其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身体成长速度快,此过程中他们的身高、体重、头围、胸围都在趋于成熟,同时第二性征也愈发明显,心理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这些特征都在影响着初中体育教学,如何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开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拓展训练利用体验式学习的方式打破了原来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之中,从而体现从做中学的道理。下面主要对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心理拓展训练的实践应用进行分析。
1初中体育相关课程引入拓展训练的意义
1.1有利于增强学生间的信任
拓展训练主体体现为集体训练,因此具有一定风险性,要求学生之间相互合作与信任,人们建立心理依赖时,需要先建立身体上的依赖,例如在做毕业墙时,要求所有人之间通力合作,不管是作为人梯的学生还是在上面拉人的学生都要尽力而为,而中间的学生主要起到建立彼此之间信任的作用。实践研究证实利用这种活动可以构建学生彼此之间的信任感,学生在活动中可以积极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同时对于以后的学习及生活中团结协作都非常有利。
1.2有利于形成自我挑战的能力
拓展训练中很多项目都是非常危险、刺激的,这些项目通常都是精心安排的,具有团队目标、个人目标的双重特点。在教师的帮助之下,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可以更好的处理问题,同时实现越来越多的目标,将这些项目压力转变成成就感。这些经历不仅可以为学生带来巨大的成就感,同时还能引导他们不断挑战自己,勇于面对以后学习和生活中面对的困难,从而克服心理防线,在困难面前也可以勇往无前。
1.3有利于提升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
对于初中生来说,拓展训练中很多项项目和任务都是巨大的挑战,这些任务需要学生自己去处理和面对,或者一些任务需要学生与队友一同讨论,找到最好的解决方式,并做好前期准备工作。这一过程是锻炼学生处理问题能力的过程。
2心理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实践应用
2.1心理拓展训练的应用价值
初中体育新课程标准提出,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求利用课程激发出学生对于运动的兴趣,同时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培养出坚强的、勇敢的意志品质,从而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和谐发展,为国民整体健康水平提供重要保证。在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引入心理拓展训练,可以使学生成为真正的课堂主体,引导学生主动参加到体育锻炼之中,这一过程中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团队协作能力及受挫折能力,对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可以起到重要作用。
2.2实验设计
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之间6个学期某中学不同年级8个初中教学班的学生426人。每学期利用自编的调查问卷,针对实验组班级中的209名初中生进行调查,本次问卷调查按照体育教学及拓展训练实践经验,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编制而成,题目共计5道,将半开放式问题与封闭问题相结合,利用问卷对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引入心理拓展训练之后学生的主观感受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97%的学生希望在平时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加入心理拓展训练,超过94%的学生表示愿意加入到心理拓展训练之中,超过98%的学生表示通过心理拓展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了提高,有97%以上的学生表示拓展训练有利于学生意志品质的训练,超过96%的学生觉得通过心理拓展训练感受到了平等、有爱与和谐。
2.3心理拓展训练需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心理拓展训练中确保学生安全是首要前提。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融入拓展训练,应注意严密组织、因材施教,在确保学生人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体育教学创新,同时应针对体育教师进行专业学习及培训,确保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融入拓展训练的有效性;其次,该心理拓展训练与专门拓展训练机构的项目不同,应注意与初中生身心发展规律相结合,为其专门设计出教学方案,这样就可以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利用体育与健康课程准备与结束阶段展开有趣的、健康的心理拓展訓练;第三,在心理拓展训练的过程中,应为学生给予公平公正的评价,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也要踊跃的发表出自己的观点,并展开教学双方的互评,这样才能使素质体育教学目标得到实现,从最大程度上提升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3结语
综上,通过调查研究可以发现,学生参加拓展训练项目之后,普遍认为这项活动有利于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熏陶学生的团队精神、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使学生的人格更加完善,甚至影响学生以后的学习及就业能力,特别是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尤为显著。通过分析调查显示,心理拓展训练在提升心理能力、心理素质上明显优于常规的体育活动,在体育活动课程中开展拓展训练,对于学生心理素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心理拓展训练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使学生对体育和健康都有了非常全面的认识,促进了学生对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的理解,学习之后学生的沟通能力明显增强,同时集体精神、团队合作能力、创新精神都得到了很好的培养,这对于学生的学习以及未来的就业都是正能量。
参考文献:
[1]汪晓赞,尹志华,李有强,于莹莹,季浏.国际视域下当代体育课程模式的发展向度与脉络解析[J].体育科学,2014,11:3-15+26.
[2]张金桥,王健,王涛.部分发达国家的学校体育发展方式及启示[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10:5-20.
[3]杨秋颖,崔洁,朱春山,董翠香,季浏.韩国《体育课程标准》选修教育课程解读[J].体育学刊,2017,01:115-120.
[4]范叶飞,马卫平.我国学校体育课程的“钟摆现象”管窥——基于学科向度与生活向度的二维视角[J].体育科学,2017,02:3-15.
关键词:心理拓展训练;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实践应用
初中生正处于生理发展的初级阶段,其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身体成长速度快,此过程中他们的身高、体重、头围、胸围都在趋于成熟,同时第二性征也愈发明显,心理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这些特征都在影响着初中体育教学,如何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开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拓展训练利用体验式学习的方式打破了原来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之中,从而体现从做中学的道理。下面主要对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心理拓展训练的实践应用进行分析。
1初中体育相关课程引入拓展训练的意义
1.1有利于增强学生间的信任
拓展训练主体体现为集体训练,因此具有一定风险性,要求学生之间相互合作与信任,人们建立心理依赖时,需要先建立身体上的依赖,例如在做毕业墙时,要求所有人之间通力合作,不管是作为人梯的学生还是在上面拉人的学生都要尽力而为,而中间的学生主要起到建立彼此之间信任的作用。实践研究证实利用这种活动可以构建学生彼此之间的信任感,学生在活动中可以积极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同时对于以后的学习及生活中团结协作都非常有利。
1.2有利于形成自我挑战的能力
拓展训练中很多项目都是非常危险、刺激的,这些项目通常都是精心安排的,具有团队目标、个人目标的双重特点。在教师的帮助之下,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可以更好的处理问题,同时实现越来越多的目标,将这些项目压力转变成成就感。这些经历不仅可以为学生带来巨大的成就感,同时还能引导他们不断挑战自己,勇于面对以后学习和生活中面对的困难,从而克服心理防线,在困难面前也可以勇往无前。
1.3有利于提升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
对于初中生来说,拓展训练中很多项项目和任务都是巨大的挑战,这些任务需要学生自己去处理和面对,或者一些任务需要学生与队友一同讨论,找到最好的解决方式,并做好前期准备工作。这一过程是锻炼学生处理问题能力的过程。
2心理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实践应用
2.1心理拓展训练的应用价值
初中体育新课程标准提出,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求利用课程激发出学生对于运动的兴趣,同时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培养出坚强的、勇敢的意志品质,从而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和谐发展,为国民整体健康水平提供重要保证。在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引入心理拓展训练,可以使学生成为真正的课堂主体,引导学生主动参加到体育锻炼之中,这一过程中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团队协作能力及受挫折能力,对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可以起到重要作用。
2.2实验设计
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之间6个学期某中学不同年级8个初中教学班的学生426人。每学期利用自编的调查问卷,针对实验组班级中的209名初中生进行调查,本次问卷调查按照体育教学及拓展训练实践经验,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编制而成,题目共计5道,将半开放式问题与封闭问题相结合,利用问卷对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引入心理拓展训练之后学生的主观感受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97%的学生希望在平时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加入心理拓展训练,超过94%的学生表示愿意加入到心理拓展训练之中,超过98%的学生表示通过心理拓展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了提高,有97%以上的学生表示拓展训练有利于学生意志品质的训练,超过96%的学生觉得通过心理拓展训练感受到了平等、有爱与和谐。
2.3心理拓展训练需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心理拓展训练中确保学生安全是首要前提。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融入拓展训练,应注意严密组织、因材施教,在确保学生人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体育教学创新,同时应针对体育教师进行专业学习及培训,确保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融入拓展训练的有效性;其次,该心理拓展训练与专门拓展训练机构的项目不同,应注意与初中生身心发展规律相结合,为其专门设计出教学方案,这样就可以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利用体育与健康课程准备与结束阶段展开有趣的、健康的心理拓展訓练;第三,在心理拓展训练的过程中,应为学生给予公平公正的评价,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也要踊跃的发表出自己的观点,并展开教学双方的互评,这样才能使素质体育教学目标得到实现,从最大程度上提升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3结语
综上,通过调查研究可以发现,学生参加拓展训练项目之后,普遍认为这项活动有利于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熏陶学生的团队精神、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使学生的人格更加完善,甚至影响学生以后的学习及就业能力,特别是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尤为显著。通过分析调查显示,心理拓展训练在提升心理能力、心理素质上明显优于常规的体育活动,在体育活动课程中开展拓展训练,对于学生心理素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心理拓展训练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使学生对体育和健康都有了非常全面的认识,促进了学生对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的理解,学习之后学生的沟通能力明显增强,同时集体精神、团队合作能力、创新精神都得到了很好的培养,这对于学生的学习以及未来的就业都是正能量。
参考文献:
[1]汪晓赞,尹志华,李有强,于莹莹,季浏.国际视域下当代体育课程模式的发展向度与脉络解析[J].体育科学,2014,11:3-15+26.
[2]张金桥,王健,王涛.部分发达国家的学校体育发展方式及启示[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10:5-20.
[3]杨秋颖,崔洁,朱春山,董翠香,季浏.韩国《体育课程标准》选修教育课程解读[J].体育学刊,2017,01:115-120.
[4]范叶飞,马卫平.我国学校体育课程的“钟摆现象”管窥——基于学科向度与生活向度的二维视角[J].体育科学,2017,02: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