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实践应用与研究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jf3440101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开展拓展训练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拓展训练采用“体验式教学”,利用团体性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领导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团队合作的精神以及沟通技巧,通过心理拓展训练可以丰富体育活动课程内容,符合课程设置要求,有效推动教学模式改革及完善。本次研究主要结合初中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针对心理拓展训练引入的相关情况进行分析。
  关键词:心理拓展训练;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实践应用
  初中生正处于生理发展的初级阶段,其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身体成长速度快,此过程中他们的身高、体重、头围、胸围都在趋于成熟,同时第二性征也愈发明显,心理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这些特征都在影响着初中体育教学,如何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开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拓展训练利用体验式学习的方式打破了原来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之中,从而体现从做中学的道理。下面主要对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心理拓展训练的实践应用进行分析。
  1初中体育相关课程引入拓展训练的意义
  1.1有利于增强学生间的信任
  拓展训练主体体现为集体训练,因此具有一定风险性,要求学生之间相互合作与信任,人们建立心理依赖时,需要先建立身体上的依赖,例如在做毕业墙时,要求所有人之间通力合作,不管是作为人梯的学生还是在上面拉人的学生都要尽力而为,而中间的学生主要起到建立彼此之间信任的作用。实践研究证实利用这种活动可以构建学生彼此之间的信任感,学生在活动中可以积极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同时对于以后的学习及生活中团结协作都非常有利。
  1.2有利于形成自我挑战的能力
  拓展训练中很多项目都是非常危险、刺激的,这些项目通常都是精心安排的,具有团队目标、个人目标的双重特点。在教师的帮助之下,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可以更好的处理问题,同时实现越来越多的目标,将这些项目压力转变成成就感。这些经历不仅可以为学生带来巨大的成就感,同时还能引导他们不断挑战自己,勇于面对以后学习和生活中面对的困难,从而克服心理防线,在困难面前也可以勇往无前。
  1.3有利于提升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
  对于初中生来说,拓展训练中很多项项目和任务都是巨大的挑战,这些任务需要学生自己去处理和面对,或者一些任务需要学生与队友一同讨论,找到最好的解决方式,并做好前期准备工作。这一过程是锻炼学生处理问题能力的过程。
  2心理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实践应用
  2.1心理拓展训练的应用价值
  初中体育新课程标准提出,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求利用课程激发出学生对于运动的兴趣,同时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培养出坚强的、勇敢的意志品质,从而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和谐发展,为国民整体健康水平提供重要保证。在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引入心理拓展训练,可以使学生成为真正的课堂主体,引导学生主动参加到体育锻炼之中,这一过程中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团队协作能力及受挫折能力,对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可以起到重要作用。
  2.2实验设计
  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之间6个学期某中学不同年级8个初中教学班的学生426人。每学期利用自编的调查问卷,针对实验组班级中的209名初中生进行调查,本次问卷调查按照体育教学及拓展训练实践经验,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编制而成,题目共计5道,将半开放式问题与封闭问题相结合,利用问卷对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引入心理拓展训练之后学生的主观感受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97%的学生希望在平时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加入心理拓展训练,超过94%的学生表示愿意加入到心理拓展训练之中,超过98%的学生表示通过心理拓展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了提高,有97%以上的学生表示拓展训练有利于学生意志品质的训练,超过96%的学生觉得通过心理拓展训练感受到了平等、有爱与和谐。
  2.3心理拓展训练需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心理拓展训练中确保学生安全是首要前提。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融入拓展训练,应注意严密组织、因材施教,在确保学生人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体育教学创新,同时应针对体育教师进行专业学习及培训,确保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融入拓展训练的有效性;其次,该心理拓展训练与专门拓展训练机构的项目不同,应注意与初中生身心发展规律相结合,为其专门设计出教学方案,这样就可以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利用体育与健康课程准备与结束阶段展开有趣的、健康的心理拓展訓练;第三,在心理拓展训练的过程中,应为学生给予公平公正的评价,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也要踊跃的发表出自己的观点,并展开教学双方的互评,这样才能使素质体育教学目标得到实现,从最大程度上提升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3结语
  综上,通过调查研究可以发现,学生参加拓展训练项目之后,普遍认为这项活动有利于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熏陶学生的团队精神、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使学生的人格更加完善,甚至影响学生以后的学习及就业能力,特别是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尤为显著。通过分析调查显示,心理拓展训练在提升心理能力、心理素质上明显优于常规的体育活动,在体育活动课程中开展拓展训练,对于学生心理素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心理拓展训练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使学生对体育和健康都有了非常全面的认识,促进了学生对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的理解,学习之后学生的沟通能力明显增强,同时集体精神、团队合作能力、创新精神都得到了很好的培养,这对于学生的学习以及未来的就业都是正能量。
  参考文献:
  [1]汪晓赞,尹志华,李有强,于莹莹,季浏.国际视域下当代体育课程模式的发展向度与脉络解析[J].体育科学,2014,11:3-15+26.
  [2]张金桥,王健,王涛.部分发达国家的学校体育发展方式及启示[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10:5-20.
  [3]杨秋颖,崔洁,朱春山,董翠香,季浏.韩国《体育课程标准》选修教育课程解读[J].体育学刊,2017,01:115-120.
  [4]范叶飞,马卫平.我国学校体育课程的“钟摆现象”管窥——基于学科向度与生活向度的二维视角[J].体育科学,2017,02:3-15.
其他文献
摘 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和教学业务能力素养。但教师不是圣人,师生各有优势,需要互通有无,互相学习,优势互补,共同进步。教师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实现师生共同发展,共同提高,共同进步,努力达到师生学识上的双赢。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有效的教学相长的教学活动。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教学相长  学生的成长受到教师学识水平的影响很重要。在教学活动中,教师
摘 要:阅读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一项训练。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素质的重要途径就是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良好的课外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视野开阔,知识增长,阅读能力提高,更重要的是解决问题能力得以提高。笔者调查、访谈了一些教师学生,了解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低效成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可行对策。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低效成因;对策  教育家苏霍姆
摘 要:蒙语作为母语是蒙古族的重要标志,是蒙古族人民之间沟通、了解、交往的重要工具。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国家与民族的发展都需要更过的专业知识型人才进行补充,而若想培养出专门的知识型人才就需要从根本上入手,也就是从根本的教育方式中入手。蒙语文的教育是学生学习其他知识结构的基础,学好蒙语文可以为学生学好其他科目的知识起到极大的奠基作用。本文就如何提高小学蒙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进行研究。  关键词:蒙
摘 要: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基本内容。通过写作教学,不仅能使小学生具备初始的写作能力,还对小学生听说读等能力的提高有重要帮助。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学生普遍存在不会写作文,写作能力较低,不喜欢写作等问题,使写作教学成为了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大难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对策研究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人才越来越重视。人才的培养要从小抓起,所以小学阶段的教学社会各
摘 要:素质教育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人;教学过程中,应充分重视与加强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新的意识与能力,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质疑和探究,也就是根据学生认知特点,瞄准文本教学目标,精心创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观察、思考、提出相关的疑问。  关键词:小学语文;引导策略  一、抓住课题质疑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
摘 要: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即听、说、读、写,在这其中阅读与写作是教学的重点所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阅读与写作是密不可分的。学生有了丰富的阅读量,知识积累才会增加,进而进行写作,两者是互相辅助向前发展的。因此笔者认为在教学中,也应将两者进行结合,肯定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笔者以下将进行主要的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策略  一、引言  实际上,在新课改
摘 要: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过程意义重大。本文首先介绍了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开展有效提问的主要意义,接着分析了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主要现状,最后提出了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具体策略。旨在通过与此,全面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整体成效。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提问;策略  近年来,素质教育和新课改在我国教育领域中如火如荼的开展着,伴随着教育改革的这阵春风,小学阶段的各门学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