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软实力建构与国际传播策略

来源 :南方传媒研究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zcll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是软实力的核心要素,本研究从文化资源力、文化传播力、文化认同力、文化实践力四个方面构建中国文化软实力评价指标体系,以在华外国人为研究对象,对中国文化软实力进行实证测评与群体比较。研究发现,不同国家、不同区域、不同性别和年龄的受访者对中国文化软实力的评价在各个层面都存在差异,"精准化"和"差异化"是未来中国文化软实力建构中极其重要的议题。未来,要重新梳理和确定文化软实力资源,在继续发挥我国文化资源优势的同时,注意各国理念、惯习和知识之间的异同,创新国际传播方式,重视自媒体和短视频在海外的影响力。
其他文献
大学生生命教育是一个历久弥新的时代课题,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基于责任伦理视角分析,不难发现,新时代大学生生命教育主要存在教育主体责任思维欠缺、多元责任主体协同不足、个体责任伦理意识不强、责任伦理运行体系不畅等问题。当前,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责任伦理建构,应当充分遵循以认知理解为前提、内化认同为核心、外化践履为归宿的生命教育运行逻辑。
吴敬梓生活在明末批判思潮兴起与乾嘉汉学初露端倪的思想过渡时代,因此《儒林外史》一文对当时知识分子的思想境界和精神状态有着批判性与讽刺性兼具的思考,亦是对当时文化现象做出的反思。其中对于主流思想——儒学思想的继承与思考体现在吴敬梓所塑造的众多"名士"上,而这些"名士"的塑造也体现了吴敬梓受到魏晋"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思潮影响。其中"文行出处"体现了作者所推崇的儒家名士的追求与理想,是《儒林外史》的重要
<正>隐性分层教学是一种强调因材施教、个性发展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要求学科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在学生不知情的情况下把同一班级的学生科学、合理地分成若干个层次相近的学习群体,在课堂教学中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为每一名学生创造进步的机会,促进学生在原有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和提高。
期刊
本文基于行业专家对铁皮石斛成分和人体影响力的研究,对贵州铁皮石斛的种植现状进行分析。通过比较分析不同地区铁皮石斛的成本效益和药用价值,结果表明:在贵州独特的气候和生态环境中种植铁皮石斛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本研究成果为提高附生植物种植的经济效益提出可行性建议。
分层教育符合新课程教育理念,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驾驭课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落实人本教育理念,对学生科学地分层;明确教学目标,进行分层备课;开展分层辅导,加强课堂互动;进行分层评价,提高教学的灵活性,将教与学相呼应,提高教学质量。
国家发布了若干有关教育质量监测评价的政策文件,要求建立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的体系,但是体系的建构需要系统的架构理论和方法。文章从目前存在的概念不清楚、结构不清晰等问题出发,对体系建构的路径和策略进行了阐述。
本系统使用AM2302湿敏电容数字温湿度模块进行信号的采集和自动处理,然后将AM2302采集处理后的数字信号送至STM32单片机进行处理,单片机对串口中的数据进行处理的同时,提取出温度数据、湿度数据,分别送到显示屏进行信息显示,再经过按键模块、软件设计实现温湿度上下限参数的设置以及声光报警的功能,同时利用USART多机通信技术将从机固定时间段内采集到的数据送至主机部分,主机将数据进行自动处理、保存
<正>中央出台“八项规定”等党风廉政建设制度,对于加强党的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具有重大的里程碑意义。学校加强以“八项规定”为基础内容的廉洁文化建设,营造好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既能有效落实“全面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办学宗旨,培育好师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也能为师生增强抵抗腐败的免疫力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构建健康、和
期刊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智能设备越来越具有普遍性,从各个领域不断地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网络智能设备的使用便利度越来越高,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融合了新技术的学习方式改变了以往枯燥的学习氛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教师要注重网络智能化发展对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更好地利用交互模式开展英语翻译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力求在更简单、有效的交互模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