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课堂 对分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来源 :校园英语·月末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chengzyokok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当前高校英语课堂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雨课堂与对分课堂的优点,构建了“雨课堂 对分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实验教学表明,该教学模式既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的强大互动功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又增强了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教学效果良好。
  【关键词】雨课堂;对分课堂;混合式教学
  【作者简介】闵翠,银川能源学院外国语学院。
  【基金项目】宁夏回族自治区2018年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互联网 对分课堂’在《综合商务英语》课程改革中的探究”(项目编号:NXBJG2018115)的研究成果。
  2018年10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明确提出“推动课堂教学革命。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通过教学改革促进学习革命,积极推广小班化教学、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大力推进智慧教室建设,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积极引导学生自我管理、主动学习,激发求知欲望,提高学习效率,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强调“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大力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现代技术在教学和管理中的应用,推动形成‘互联网 高等教育’新形态,以现代信息技术推动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变轨超车’”。由此可见,依托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是当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
  近年来,各高校积极探索新型教学模式,提升课堂学习效率。其中,针对当前高校教学中存在的教师讲授为主,师生、生生有效互动不足等问题,2014年复旦大学心理系张学新教授提出“對分课堂”教学模式,将一半的教学时间分配给学生,增加了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分享观点的机会,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在深入研究该教学模式后,笔者尝试依托“雨课堂”强大的学习互动及数据分析功能,在《综合商务英语》课程中实施“雨课堂 对分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并进行了教学效果评估。
  一、对分课堂与雨课堂概述
  1.对分课堂概述。在国内最常见的传统讲授课堂上,特别是以考级、考研为目标的英语课堂上,教师虽能够利用专业能力系统、高效地传授知识,学生却被动听、不开口说。同时当代高校学生作为网络原住民,能够在教师讲课前熟练利用网络获取海量知识。在多样性、趣味性、及时性方面,教师传授的知识无法同网络相比,教师的作用及吸引力明显变弱。
  针对传统教学中学生自主思维能力培养不足的问题,教育界将目光转向以启发式教学思想为基础的讨论式课堂。教师讲授之后引导学生思考,展开讨论,学生主动性和参与度有所提升,但存在部分学生对知识理解不深入不系统,导致讨论效率不高、效果不好的问题。而英语课堂上,因准备时间不足,学生更会出现无法用英语流利表达想法而放弃讨论的情况。
  结合传统课堂与讨论式课堂各自的优势,张学新教授提出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该课堂的核心理念是将教学时间对半分配,一半用于教师讲授,一半用于学生讨论。教学时间被分为清晰分离的三个过程,即教师讲授(Presentation)、内化吸收(Assimilation)和学生讨论(Discussion)。讲授与讨论之间,学生有足够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内化吸收。其基本流程如图1所示:
  对分课堂与翻转课堂、慕课占用学生额外的时间来提升课堂活动成效的动机相一致。对分课堂强调在讲授课堂上教师要做到精讲和留白,充分而不过分地引导,留给学生课后独立思考的余地,通过“亮考帮”形成个人学习成果,为讨论课做准备。讨论课上,学生在小组内部解决低层次问题,凝练高层次问题,最后通过与教师对话的形式解决高层次问题,实现对课堂讲授内容理解上的升华。
  相比传统课堂和讨论课堂,对分课堂具有一定优势,但未充分利用功能强大的智慧教学手段,不能将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有效串联,因此应将简单易用的移动教学工具加入其中。
  2.雨课堂概述。雨课堂是“一个主要面向高等教育领域的教学工具”,支持随时随地推送教学资料,及时开展课上测验,利用弹幕、投稿、投屏、词云等实现师生、生生互动,提升学生参与度。
  二、“雨课堂 对分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雨课堂将线上互动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为学生创设积极主动的学习环境;对分课堂既保留了传统讲授课堂中教师的优势,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及独立思考的能力。雨课堂与对分课堂结合,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达到二者优势互补,明晰了教师和学生在课前、课中和课后的任务,师生依托雨课堂平台完成交互教学,形成有效“对话”,实现了线上与线下学习的无缝衔接。教师通过分析详细完整的教学数据持续改进教学,并对学生学习进行客观的过程性评价,突出了“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该教学模式如图2所示:
  三、“雨课堂 对分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
  本文以《综合商务英语》课程为例,呈现“雨课堂 对分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
  1.课前。教师通过雨课堂发布需要学生提前完成的任务,如自学主题相关词汇、查找背景信息、观看微课视频等,并设置填空、翻译、选择、简答等题;学生按要求完成课前任务及雨课堂练习题,在提交后可查看参考答案,并向教师提出疑问;教师根据学生答题及提问情况给予及时反馈,并调整备课情况。
  2.课中。讲授课:讲授课上教师无需面面俱到,而是根据单元重难点着重讲解文章结构、写作风格、阅读策略、修辞、主要语言点或难句结构等,未讲解部分留作学生课下思索。如,在主题句讲解课上,教师讲基本概念,鼓励学生通过弹幕发送主题句的特点,引发学生头脑风暴。教师根据学生所答,完善主题句的常见特点。学生通过雨课堂根据所学内容完成主题句的正误判断。接着学生查找全文段落主题句,并根据叙事脉络、篇章逻辑完成大意总结。此次讲授课既完成主题句一般特点的讲授和特殊情况的留白,也利用雨课堂实现师生互动及学情检测。   内化吸收:讲授课后,学生在2-3天内结合雨课堂课件及课堂笔记开展独学,对已讲内容进行理解消化,对留白内容继续查阅自学,并记录个人学习收获(亮)、对同伴的提问(考)以及存在的问题(帮),为讨论课做准备。
  讨论课:讨论课分为小组讨论、个人陈述、教师总结三个环节。小组成员在组内分享学习所得,以提问形式考查同伴学习情况,并寻求组内帮助解答个人疑惑。讨论期间,教师处于组织及督导位置,尽量不干预讨论,对提问给予必要的启发性帮助。讨论结束后,小组发言人陈述小组讨论结果,重点提出组内无法解决的问题,跨组或向教师求助,并将所记录内容通过雨课堂向全班展示。最后教师进行答疑及总结,实现师生对话。
  有备而来的讨论会让学生言之有物,同伴间的讨论给学生提供了安全感,从而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欲,也培养了学生批判性思维、合作沟通以及口语表达能力。
  3.课后。教师以教学重点和学生疑点设置测试题,帮助学生完成已学内容的再次内化吸收。同时教师发布下次课前任务,进行新一轮的教学活动。
  四、“雨课堂 对分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
  本课程共发放58份调查问卷以了解实施效果,回收56份,回收率为97%。问卷显示,100%的学生会在讨论课上分享个人学习所得,参与小组讨论;93%的学生对该课堂模式表示满意;86%的学生认为提升了自主学习能力;84%的学生认为促进了个人反思及思维能力。
  经课堂教学观察,教师先讲、学生内化后再讨论的教学符合个体知识获取的认知心理规律。学生在讲授课后进行自主学习和反思,有利于所学内容的个性化吸收。同时学生的课堂笔记不再机械誊抄教师课件,而体现了个人所得、所思、所惑,学习积极性、有效性明显提升。
  五、结语
  “雨课堂 对分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有效结合了雨课堂和对分課堂的优势,即使智慧教学手段服务教学的始终,保证教学各个环节衔接紧密,数据留存完整,帮助教师更高效地组织和管理教学,又兼顾“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中心”,将传统课堂和自主学习课堂融为一体,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主观能动性、思辨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调动。实验教学表明,这个模式在《综合商务英语》课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本课程的高年级教材中文章偏长偏难,重难点较多,讲授课中的精讲和留白如何合理安排仍需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张学新.对分课堂——中国教育的新智慧[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
  [2]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复旦教育论坛,2014(5):5-10.
  [3]廖梦麟.“对分课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1):84-88.
  [4]王帅国.雨课堂:移动互联网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教学工具[J].现代教育技术,2017(5):26-32.
其他文献
【摘要】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初中生的英语学习备受家长与学校的关注。对初中生而言,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与写作能力对其今后的学习与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任务;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孙鸿阳,甘肃天水秦安县刘坪中学。  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模式已经被广大中学教师广泛使用,并收到了显著的教学成效。任务型教学方式可以拓展学生的交流能力,辅助其完成学习目标,从而以呈现任务成绩的方法来显示教学
东山村有个叫柱子的人,小时候有次发烧吃错了药,等病好以后,智力就有点不如常人。到了上学的年龄,送到学校上了半个月,最后还是因为智力问题被学校送了回来。柱子的父母便没再送孩子上学。两人都是文盲,自然教不出孩子啥东西,就这样,长大后的柱子目不识丁,人们背地里都喊他傻子。  可别说,傻人有傻福。这年冬天,柱子随父母下地挖沟渠,挖着挖着,忽听咣啷一声,镐子打破了土里啥东西。柱子爹跑过去一看,赶紧脱下袄子,
【摘要】素质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逐渐深化为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核心素养作为一个新的教学概念,一经提出就成了教育领域的热点,并逐渐成了各个学科教学的重要指导理念。因此,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应充分认识到核心素养视域下高效课堂内涵的转变以及构建的必要性,并通过多元化教学策略的创新与实施,来有效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促进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的构建。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
【摘要】本文是基于笔者对一项高中英语专家教师和新手教师课堂提问状况的研究。研究对象是嘉峪关市第二中学的一位专家教师和一位新手教师。通过观察他们的课堂提问状况,分析提问的类型数据等,笔者发现:1. 新手教师提问的总量比专家教师更多,专家教师的提问中参考性问题所占比例更大;2. 专家教师和新手教师两位老师的课堂上普遍存在小部分的高水平英語学习者回答了课堂上大部分问题的现象,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明显不均等
【摘要】合作学习,顾名思义,即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交流和互动,借此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潜力,提高教学成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法。新时代的小学英语教学求新求变,而合作学习正是一种科学有效的创新性教学模式。本文分析了当下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基于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和形式,对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贯彻和实践合作学习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办法,期望对当下的小学英语教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传统单一的线下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的学生知识学习需求,教师无法对每名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知悉。而互联网线上教学模式的出现,则有效弥补了这一缺陷,成为当今信息化英语课堂的主流模式。若将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充分相融,则需要全方位创新教学模式。本文将结合高职英语课程,借鉴SPOC教学理论,探究全新的教学模式,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英语;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SPOC
【案例背景】  随着新课改教学理念的不断深入,传统英语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现阶段的教学要求,为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提高学生的终身发展能力,教师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需要培养学生逐渐形成并掌握适应自身发展的学习方法与学习能力,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多模态理论指教学活动中的复合资源,如动作、语言、声音、图像等用于日常沟通交流及表达个人意愿的诸种符号。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运用多种模态形式向
【摘要】在小学生的基础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小学英语不仅是一门学科,还是一门语言,因此,作为新时代下的一名小学英语教师,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促进学生全面性的发展和进步。但是,目前在小学英语口语的教学现状而言,大部分学生由于受到缺乏自信心、英语基础知识不牢固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之下,在课堂上不愿意开口说英语,甚至出现了沉默现象。下面笔者就以多年小学英语教学经验,简单地对
【摘要】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关注语篇阅读和写作的高度融合,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利于达成高效的英语课堂。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培养写作的语篇意识,是一种非常有效教学手段。本文从构建高效的课堂实践出发,对高中英语读写课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中英语;核心素养;读写策略  【作者简介】杨熠,江苏省昆山市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级中学。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的语言能力指的是在社会情境中,以听、
【摘要】英语属于一门深受各国重视的语种,在世界范围通流行。如今,我们不可缺少的一项技能就是良好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特别是对中职学生而言,他们的学习能力较弱,但如果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口语,有利于他们今后更好地就业,并能和社会发展相适应。  【关键词】交际教学法法;技工院校;英语教学  【作者简介】孙菲,山東技师学院。  在我国职业教育中英语除了是一门文化基础课之外,也是必修课程之一。在职业教育改革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