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暖大地,植物园梅花渐次开了。在一片矜持春光里,梅,开得优雅繁复,一盏一盏,像是盛着满杯的春意。我漫步在清澈的花香里,感受着春回大地的气息,只觉是一件心生美好的事。
在一株老美人梅下,我竟意外遇见了他们父女俩。父亲看上去有些沧桑,但精神很好,小女孩也长高了。草地上,父亲正用粗糙手指翻着书页,认真地读故事给女儿听。他也抬头认出我,惊喜之余,向我述说着自己的近况。
他曾是我的邻居。那时我家还住顶层六楼,楼前是一家工厂,站在阳台,四周的风景尽收眼底。他就在厂里上班,家,便是墙角用石棉瓦搭起的一个小窝棚,旁边开垦出一方菜畦,种四季菜疏,一年到头都有望不尽的绿。听说工厂不景气,活计少时,他也踏三轮车出去收废品。而引起我好奇心的是,每天满身油污的他,总会在空闲时,手捧一本书坐在窝棚外读。
我有段时间心血来潮,想在屋顶种些花草,到他那里借工具时,便认识了。在帮我把花土抬到六楼屋顶后,作为感谢,我让他把我平时收集的一些旧报纸顺便带走。进门时,他显得踌躇,扑了扑身上的尘土,随手从衣兜里掏出了两只塑料袋,把鞋套好后,这才放心地踏进来。我去为他倒茶。他在书房整理那些杂物时,看到书架上一排排的书,眼神里透着光彩与羡慕。我知道他爱书,便随他挑选自己喜欢的借走。就这样聊了起来。他告诉我初中时喜欢写作文,老师也帮忙投过几次稿,可总觉不是那块料,最终放弃了。毕业后来到城市打工,只是书瘾再戒不掉。谈及今后生活,他说最大的梦想,是能在城里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把乡下母亲女儿都接过来,让女儿接受好一点的教育,让年迈多病的老母享几年清福。他也一直在为此而努力。当然,这也是妻子病逝前最大的心愿。说至此,他的神情有些黯然。我不知道,该不该去安慰他,忙不迭把桌上的水杯推过去,催着他喝茶。
临走,他用报纸将挑好的两本书包好封皮,小心翼翼装入塑料袋,向我不停致谢后离开。望着他瘦削的背影,我叹了口气,以他现有的状况,与城市不断攀升的房价相比,他的梦想显得多么遥不可及。转身回客厅,我这才发现杯子底下,他不知何时放了一叠一元的零钞。
后来,我再打电话让他过来收书报时,他又借过一回书,就再不肯登门叨扰。知道他常到地摊上租书来看,我便建议他到附近图书馆去办理借书证,并将借书事项一一告诉了他。听说可以免费借阅,他提着那些报纸兴冲冲走了。
最后一次见他,是搬家前夕。他远远看我下班,便拿了一大袋青菜给我,并称赞说借书证好用。他那天穿一身整齐的保安制服,人也显得精神,只是头上裹缠着厚厚的纱布。我问他怎么回事?他摆手,一点小伤而已。他六岁的女儿突然就从门后跑出来,说他爸爸是被“坏人”打伤的。
一问才知:那天他到一小区收捡废品,隔壁是家高级会所,一旁玩耍的女儿,趁保安不注意,独自跑进了会所大堂,他发现后赶紧去追,却被三个年轻保安拦下,争执中冲突起来,他被当成无端闹事者遭驱赶,受伤。
我听了很替他愤然,难过。他却一脸轻松地笑,反过来安慰我,没事的,误会而已。看上去似乎并不放在心上。深知城市里讨生活的不易,他该是早已习以为常的吧。后来事情处理得还算圆满,会所经理知道了事情原委,见他为人厚道,没过分纠缠,不仅派人将他送去医院,作为补偿,还允诺他,会所今后一切废品皆由他回收,且每季无偿为他发放保安制服。我从他口气里能感受到,他还一直暗自庆幸,自己是因祸得福了呢。
或许,正是这种长期默默的隐忍与承受,以及內心深处自始至终怀有的一份小小诗意,让他在平淡无华的日子里,也总保持着对生活的期许与热情,并为自己实现梦想,不断找寻着可能坚持的理由,因而,当公园里这次不期而遇,他一脸欣喜地过来告诉我,他已在这个城市首付了一套面积不大的保障性住房时,我并没感到特别吃惊。
挣扎着、努力着、收获着,一切这样自然而然。生活终究还是公平的,它不会因你的渺小与卑微,而放弃许你好好生活的权利。只要你拿出足够耐心与诚意,终有一天,你也会成长为自己想要的模样。就像眼前拂过的这一树树寒梅,曾经默默无闻,但始终倔然挺立,历经过一整个寒冬的漫长寂寥时光,在料峭春风里,开得如此精致、坦然与美丽。
在一株老美人梅下,我竟意外遇见了他们父女俩。父亲看上去有些沧桑,但精神很好,小女孩也长高了。草地上,父亲正用粗糙手指翻着书页,认真地读故事给女儿听。他也抬头认出我,惊喜之余,向我述说着自己的近况。
他曾是我的邻居。那时我家还住顶层六楼,楼前是一家工厂,站在阳台,四周的风景尽收眼底。他就在厂里上班,家,便是墙角用石棉瓦搭起的一个小窝棚,旁边开垦出一方菜畦,种四季菜疏,一年到头都有望不尽的绿。听说工厂不景气,活计少时,他也踏三轮车出去收废品。而引起我好奇心的是,每天满身油污的他,总会在空闲时,手捧一本书坐在窝棚外读。
我有段时间心血来潮,想在屋顶种些花草,到他那里借工具时,便认识了。在帮我把花土抬到六楼屋顶后,作为感谢,我让他把我平时收集的一些旧报纸顺便带走。进门时,他显得踌躇,扑了扑身上的尘土,随手从衣兜里掏出了两只塑料袋,把鞋套好后,这才放心地踏进来。我去为他倒茶。他在书房整理那些杂物时,看到书架上一排排的书,眼神里透着光彩与羡慕。我知道他爱书,便随他挑选自己喜欢的借走。就这样聊了起来。他告诉我初中时喜欢写作文,老师也帮忙投过几次稿,可总觉不是那块料,最终放弃了。毕业后来到城市打工,只是书瘾再戒不掉。谈及今后生活,他说最大的梦想,是能在城里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把乡下母亲女儿都接过来,让女儿接受好一点的教育,让年迈多病的老母享几年清福。他也一直在为此而努力。当然,这也是妻子病逝前最大的心愿。说至此,他的神情有些黯然。我不知道,该不该去安慰他,忙不迭把桌上的水杯推过去,催着他喝茶。
临走,他用报纸将挑好的两本书包好封皮,小心翼翼装入塑料袋,向我不停致谢后离开。望着他瘦削的背影,我叹了口气,以他现有的状况,与城市不断攀升的房价相比,他的梦想显得多么遥不可及。转身回客厅,我这才发现杯子底下,他不知何时放了一叠一元的零钞。
后来,我再打电话让他过来收书报时,他又借过一回书,就再不肯登门叨扰。知道他常到地摊上租书来看,我便建议他到附近图书馆去办理借书证,并将借书事项一一告诉了他。听说可以免费借阅,他提着那些报纸兴冲冲走了。
最后一次见他,是搬家前夕。他远远看我下班,便拿了一大袋青菜给我,并称赞说借书证好用。他那天穿一身整齐的保安制服,人也显得精神,只是头上裹缠着厚厚的纱布。我问他怎么回事?他摆手,一点小伤而已。他六岁的女儿突然就从门后跑出来,说他爸爸是被“坏人”打伤的。
一问才知:那天他到一小区收捡废品,隔壁是家高级会所,一旁玩耍的女儿,趁保安不注意,独自跑进了会所大堂,他发现后赶紧去追,却被三个年轻保安拦下,争执中冲突起来,他被当成无端闹事者遭驱赶,受伤。
我听了很替他愤然,难过。他却一脸轻松地笑,反过来安慰我,没事的,误会而已。看上去似乎并不放在心上。深知城市里讨生活的不易,他该是早已习以为常的吧。后来事情处理得还算圆满,会所经理知道了事情原委,见他为人厚道,没过分纠缠,不仅派人将他送去医院,作为补偿,还允诺他,会所今后一切废品皆由他回收,且每季无偿为他发放保安制服。我从他口气里能感受到,他还一直暗自庆幸,自己是因祸得福了呢。
或许,正是这种长期默默的隐忍与承受,以及內心深处自始至终怀有的一份小小诗意,让他在平淡无华的日子里,也总保持着对生活的期许与热情,并为自己实现梦想,不断找寻着可能坚持的理由,因而,当公园里这次不期而遇,他一脸欣喜地过来告诉我,他已在这个城市首付了一套面积不大的保障性住房时,我并没感到特别吃惊。
挣扎着、努力着、收获着,一切这样自然而然。生活终究还是公平的,它不会因你的渺小与卑微,而放弃许你好好生活的权利。只要你拿出足够耐心与诚意,终有一天,你也会成长为自己想要的模样。就像眼前拂过的这一树树寒梅,曾经默默无闻,但始终倔然挺立,历经过一整个寒冬的漫长寂寥时光,在料峭春风里,开得如此精致、坦然与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