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性评价在外科住院医师培训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hasha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和探讨形成性评价在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17年9月—2019年9月为时间基准,在本院外科住院医师当中,随机收集66名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和主体,将其按照“动态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名医师.前者采用传统培训模式,后者采用形成性评价培训模式,对比两组医师的学习效果,包括理论考核成绩、技能考核成绩、辅助检查及影像学判读评分、病史采集+重点查体+诊断评分、病历书写+病例分析评分、基本技能操作评分以及人文关怀、职业素养评分.结果 观察组医师的理论考核成绩、技能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医师的辅助检查及影像学判读评分、病史采集+重点查体+诊断评分、病历书写+病例分析评分、基本技能操作评分以及人文关怀、职业素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形成性评价在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不仅能够提升医师的理论考核成绩,还能够提升医师的技能考核成绩,值得在临床进行实施.
其他文献
目的 关于分阶段目标教学在肾内科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应用对提升学生操作技能的效果进行具体的分析,以此为参考依据.方法 将从2018年8月—2019年9月在本院选定的48名肾内科护理实习带教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法分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选用传统教学措施,观察组则选用分阶段目标教学措施,将试验数据进行比对与统计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对发现,观察组学生的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肾内科患者对学生的满意度普遍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阶段目标教学在进行肾内科护理实习带教中效果更好,
目的 探讨使用SimMan高端模拟人系统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心肺复苏(CPR)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84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2名.简单模拟人组使用传统模拟人进行CPR培训,高端模拟人组使用SimMan模拟人进行CPR培训.培训结束后对两组人员分别进行单项技能及情景模拟考核,其中单项技能包括徒手心肺复苏、气管插管及电除颤等操作,而情景模拟考核主要从学员对病情判断、抢救方案的实施、团队协作方面进行考核
骨科学包括创伤骨科、关节外科、脊柱外科,以及运动医学、小儿骨科等亚专业,该学科内容繁多、理论知识抽象、专业分支细、注重实践技能及围术期处理.为使实习生在骨科实习期间取得高效的效果,带教老师的教学管理模式就显得非常重要.近年文献报道的用于骨科临床教学的模式主要有: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case-based learning,CBL)、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eam-based learning,TBL);迷你临床演练(mini-clini
随着计算机与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为革新传统教学模式带来了机遇,依托信息技术和传感技术建立的虚拟仿真教学软件有其独特优势,受到广大师生青睐.目前PICC实践教学受诸多因素限制.前期通过对护理学本科生的需求调查,了解到学生普遍对PICC相关知识知晓度不高,临床接触机会少.因此,设计开发PICC虚拟仿真教学软件,虚拟操作场景,从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对PICC操作进行模拟,让学习者在虚拟环境下进行操作练习,实现“人人可学、时时可学、处处可学”,为今后在护理学本科生中开展PICC教学提供一种新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