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技术在稀有金属冶炼中的应用

来源 :稀有金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cer_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介绍了离子交换膜及压力驱动膜在稀土、钨、铼的提取冶金工艺中的应用, 涉及的膜过程包括膜电解、扩散渗析、电渗析、反渗透、纳滤、超滤. 归纳了膜分离技术的6大优点及在冶金领域可以发挥重大作用的4个方面, 指出了膜技术在稀有金属领域中的广阔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主要采用金相、 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等测试手段, 对Al10.8Zn2.9Mg1.9Cu合金在沉积、挤压和热处理3种状态的显微组织演变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合金在沉积和挤压前预热两种
采用将高能球磨、还原剂液相喷雾化学包覆及粉末冶金相结合配以适量碳纳米管做为纤维增强体的工艺, 制备出新型的Ag-5%C(质量分数)电接触材料. 该材料具有优异的烧结致密性,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法对空芯二氧化硅微球表面镀Ni薄膜, 利用扫描电镜对镀Ni膜微球形貌进行观察. 结果表明获得了金属Ni包覆的玻璃微球. 将镀Ni膜微球与高分子粘合剂混合制得人
利用高能球磨法制备了15%SiC/2009Al复合材料.结果表明,基体合金内具有明显的位错胞与亚结构,平均晶粒尺寸约为3~4μm.对复合材料挤压棒材分别在25,150,200,315,400℃下测试了
以0.81 μm的WC粉和1.35 μm的Co粉为原料, 采用高能球磨制备了粉末比表面积为6.82 m2*g-1, 粉末粒度为59.4 nm的WC-8Co混合粉末.将此纳米粉末采用放电等离子体烧结(SPS)制备
分别以Yb2O3和CeO2为添加剂制备了热压烧结氮化硅陶瓷,经过1450℃的热处理,两种氮化硅的高温性能都得到提高.在热处理过程中,Yb2Si2O7和Ce2Si2O7分别从两种氮化硅陶瓷的晶间
提出一种通过对溅射Ga2O3薄膜后氮化技术制备GaN纳米结构的方法,已成功地制备出 GaN 纳米线、纳米棒和纳米带.该方法既不需要催化剂,也不需要模板限制,不仅避免了杂质污染,而
在不同的电流密度下(5,10,15A·dm^-2),微等离子体氧化法在钛基体上产生了多孔的二氧化钛陶瓷膜。所得膜层被用于降解若丹明B,有一定的光催化活性,当电流密度为10A·dm^-2
通过单一添加, 研究了C, Pr, Nb对Nd2Fe14B/α-Fe纳米复合永磁体磁性能的影响; 用少量C取代B, 可以显著提高Nd9Fe85.5Nb1.0B4.5-yCy永磁体的内禀矫顽力iHc, 用Pr代替部分Nd可
利用干涉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观察研究了 Ti-8%Cr(质量分数)合金中析出的片状相的表面浮突.发现析出的片状相的浮突类型为"帐篷型",中间存在一条"中脊",析出相在其两边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