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形成对微纳米气泡响应的差异

来源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fffas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评估微纳米气泡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差异,以及这种差异所带来的微纳米气泡应用策略的启示,以江西主推的超级稻品种\'五丰优T025\'和常规稻品种\'赣晚籼37\'为试验材料,于2019-2020年开展了盆栽试验,研究微纳米气泡(MNB)与普通水(对照,CK)灌溉对超级稻和常规稻生长发育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 表明:1)MNB灌溉显著增加了土壤溶液中溶解氧浓度、水稻根系体积和干重,提高了α-NA氧化量、根系总吸收表面积和根系活跃吸收表面积、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促进了生物产量的积累和经济系数的提高,增加了水稻的穗长、着粒密度、一二级枝梗和主轴数及其着生其上的粒数和结实率,最终提高了籽粒产量.2)与CK相比,MNB灌溉提高常规稻产量8.46%~17.9%,超级稻产量11.32%~22.09%,以超级稻增幅较大.3)MNB灌溉主要增加了常规稻的穗数(6.67%~16.67%)和超级稻的穗粒数(3.23%~7.2%)和结实率(1.14%~6.57%).4) MNB灌溉提高常规稻穗数原因主要是在水稻生育前期促进了水稻分蘖的发生,使得常规稻具有最大分蘖数;而提高超级稻穗粒数和结实率的主要原因在于提高了水稻生育中后期叶片的光合作用,减缓了叶片的衰老,提高了分蘖成穗率和光合物质的积累,提高了二次枝梗和主轴上的籽粒数量及结实率,提高了经济系数.可见,通过微纳米气泡可进一步提升常规稻和超级稻的产量.常规稻可在分蘖期之前适当增加微纳米气泡供给以增加穗数增产,而超级稻可在抽穗后增加微纳米气泡的供给以提高穗粒数和结实率而增产.
其他文献
研究采用透明圈法筛选1株耐高温木聚糖酶产生菌TP-1.通过菌落特征观察、显微镜观察和ITS序列分析,鉴定为杜邦嗜热菌.结果 显示,经酶学性质初步研究杜邦嗜热菌TP-1所产的木聚糖酶的最佳作用温度为60℃,最佳反应pH值为5,最适条件下测得酶活为75.96 U/g.pH值4、60℃条件下保温2h,该酶仍可保持较高活性.研究表明,Fe2+、Ba2+、Mn2+对木聚糖酶酶活具有明显的提升作用,Co2+能够降低酶活.该酶在饲料加工行业具有较好应用前景.
试验旨在研究黑水虻替代饵料鱼粉对乌鳢生长性能、抗氧化及免疫指标的影响.选取初体重为(6.87±0.62)g的鸟鳢幼鱼135尾,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尾鱼.对照组乌鳢饲喂基础饵料,试验组分别使用黑水虻干虫(D1组)和黑水虻虫粉(D2组)替代基础饵料中50%的鱼粉.试验期60 d.结果 表明,与对照组相比,D1、D2组乌鳢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血清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肾脏酸性磷酸酶活性、补体C3和C4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D1组乌鳢的
为选育适合黑龙江省种植的饲料油菜品种,试验以8个饲料油菜品种为研究对象,在不同生态区进行适应性鉴定.结果 表明,通过熟期鉴定,8个油菜品种可分为快生型、中生型和慢生型.快生型品种数量少,叶片小、茎秆纤细、开花早、营养生长期短、物质积累量低,粗蛋白等营养成分含量低、纤维含量高,影响饲喂品质;慢生型品种植株矮小、叶片数量少,不利于机械化收获,生长速度慢、养分积累量低,不适合做青饲料;中生型品种植株高度适中,植株叶片宽大数量多,鲜重产量高、品质好,熟期适中,在黑龙江省可以种植2季.研究表明,饲12-38的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