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rld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化的职业,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有发展潜力的教师,应该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广博的文化素养和精深的专业知识,还必须掌握娴熟的教学技能。本文揭示培养化学师范生教学技能的意义,研究化学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的理论基础,完善化学师范生的培养策略,以期培养化学师范生的教学技能,提高化学师范生的从教技能。
  关键词:化学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策略
  化学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培养是化学师范生培养目标的重要核心内容,随着近年来中小学教师资格证实行国家统一考试制度,量化考核师范生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技能,对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培养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
  化学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的研究现状较分散,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研究主要集中于化学师范生教学设计的训练和某一项教学技能的训练,如:化学师范生的实验技能训练、化学师范生的说课技能训练、化学师范生的实习活动研究。缺少理论基础分析,对教学技能的量化评价也很少涉及。
  一、 培养化学师范生教学技能的意义
  (一) 有利于化学师范生教学技能的提高
  化学师范生教学技能的水平,不仅决定着他们以后能否走上教师岗位,也严重影响着他们在教育事业上的健康发展。加强师范生技能的培养,对于促进师范教育改革,提高教师的职业化和专业化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培养化学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 有利于化学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课程的完善
  化学师范生的教学技能训练是一个系统工程。一个合格的化学师范生,其基本功首先应该是教学语言的规范表达和机智化表达。教学语言中最重要的是教学口语,而体态语和书面语都是辅助口语的语言,起着强化的作用。其次是课堂教学顺序的组织,主要通过导入新课技能、课堂教学提问技能和结束课技能来体现。
  最后要让课堂教学焕发勃勃生机,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还需要教师的教学机制。所以化学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养也应该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把各个教学技能割裂开来。不能停留在传统课堂的设计与训练步骤中,仅围绕着教学技能的理论知识进行灌输式讲解和导向式训练。
  (三) 有利于化学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策略的突破
  首先是理论基础的完善和突破。目前师范生教学技能的训练主要是斯金纳程序教学指导下的微格教学模式,理论基础单一。
  其次是教学技能训练模式的突破。目前化学师范生技能培养的训练环节和评价环节存在脱节现象,主要体现在“重”实践训练“轻”评价反馈,原因是缺乏教学技能考核评价的标准和实施方法,目前主要还是定性评价,缺少量化评价。
  二、 化学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的策略
  (一) 丰富化学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的课程资源
  目前化学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的课程资源主要是《化学教学论》及相关选修课程,强调从课程与教学理论、中学化学课程内容和教学环节中常用的教学技能三个维度进行教学理论及技能的培养。
  而化学师范生需要更多的實践课程及相关资源,以满足微格教学、教育实习和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对教学技能的需要。
  增加课前学习资源,如:中学化学教材分析、中学化学优质课视频观摩、优秀化学教学设计学习、往届教学技能训练的实况录像等,让化学师范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进入教学技能的操作性训练环节,丰富化学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的课程资源。
  与重点高中化学一线教师合作,及时获取高质量的优质课观摩资源以及中学化学中对教学技能的最新具体要求。引入学生参加实践,负责教学技能反馈信息的收集整理,可以获取真实可靠的训练反馈信息,也有助于训练学生从事教学研究的能力。
  (二) 系统化科学化教学技能培养的理论基础
  首先,理论基础学科化。目前师范生教学技能的训练主要是斯金纳程序教学指导下的微格教学模式,学科特点被弱化。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我们可以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把程序化教学技能训练理论学科化,按照化学知识的逻辑顺序和教学特点把教学程序进行调整和优化。
  其次,把有意义学习理论引入教学技能训练的系统中,让化学师范生在教学技能训练前先进行有意义的化学教学设计训练,从中学化学教材分析入手,逐步进入到教学技能实践训练中,这样可以强化化学师范生在教学技能训练中的主动参与性,提高教学技能训练的实效性。
  最后,教育生态学为化学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养提供新的视角。教育生态学作为一门学科,是教育学和生态学两个学科相互渗透的结果。教育生态学强调在自然、客观真实的教育生态完整的情境中研究教育规律以及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旨在通过科学研究提高教育活动的普遍适用性和可应用性,建立合理的教育生态环境,提高教育的效益和效率,促进教育的全面发展,促进人才的快速成长和发展。教学技能的培养也应该在完整真实的教学活动中进行,而不是被割裂的教学技能训练环节。
  (三) 教学技能训练模式和评价模式的突破
  在实践训练的实施环节我们可以采用微课设计和实践训练,将“微格教学”训练模式改造为“微课”模式。在微课模式中,以体验式学习为基础,而不再是以往简单的微视频教学;并且将微课设计和教学技能实践训练案例置于固定网站,供师范生重复性学习使用。
  建立系统的化学师范生教学技能评价考核办法具有重要的实践应用价值,将传统教学技能训练中的定性评价变为定量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有效提高教学技能培养策略的可操作性,填补化学教学技能培养方法中的一项空白。
  (四) 促进学生自主化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教学技能展示的蓝本和依据,教学技能的培养离不开教学设计能力的提高。教学技能的培养是为了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而一份高质量的教学设计是进行教学活动的有力保障。
  对中学化学教学内容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梳理,比如:按照教材的版本、按照化学知识的逻辑主线和按照化学知识的类别,让学生学会有效分析教材,充分挖掘教材,有效利用丰富的化学知识和教学资源,完成高质量的教学设计,是化学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的必要条件。
  (五) 增加化学师范生教学技能实践训练的机会
  我国重视基础教学教师的培养,针对高等师范院校的学生专门组织了各类教学素养和教学技能大赛,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师范生教学技能和教学素质大赛,积极给学生寻找学习交流的平台,只有在交流的过程中才能不断发现问题,才能不断进步。
  三、 结语
  科学系统的教学技能培养策略,可以高效提高化学师范生的教学技能,提高从教技能,提高应聘竞争实力,进而提高化学师范生的就业率。通过理论分析为化学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培养寻求教育学和心理学基础,使实践训练系统化、科学化。
  制定教学技能训练的细则和评价标准以及考核表,为学生教学技能的培养提供量化考核依据,是技能培养更精确化。对化学师范生进行教学技能的理论培训和实践训练,在训练中不断修正和完善教学技能的培养策略,优化化学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的策略和有效培养模式。以期不断提高化学师范生的教学技能,为其走上工作岗位奠定扎实的基础,做一名优秀的中学化学教师!
  参考文献:
  [1]周淑晶,李秋萍,刘红,张鹏霞.化学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策略研究[J].广东化工,2016(24):152-153.
  [2]陈红兵译.(美)桑特洛克(Santrock J).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陈旗敏.教育生态学视野下的课堂教学[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1(1):109-111.
  [4]宋彬.对高校师范生教学设计能力培养的思考[J].大学(研究版),2014(7):27.
  作者简介:
  徐盼盼,王凤武,佟玲,储玉婷,安徽省淮南市,淮南师范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当代高中地理教材中,有许多相当复杂的地理现象。由于无法亲身感知,学生在对这些知识进行记忆时存在着很大的困难。可如果能够将其整理成图表,则会极大地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因此,培养高中学生在地理图表方面的运用能力,对于整个地理教学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高中地理;图表;运用能力  在现阶段的高中地理教学中,图表已经成为教师的得力助手。借助图表,地理教师将一些抽象的地理知识系统性地展现给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高考改革也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也使得整个教学体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伴随着社会时事的不断变化和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高中政治学科的社会实践应用性更加突出,其中将时政热点引入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也成为当前高中阶段不可忽视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政治;时政热点;路径探析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变革,在教育界,素质教育的发展已经深入到我国中小学甚至大学教
目的:研究大鼠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血脑屏障的改变和MRI表现。评价MRI预测出血性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的价值。 方法:SD大鼠70只随机分为3组,A组(10只)
摘 要:基于前课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完成基础理论知识,课堂上通过创设问题串分析教材相关图解,指导学生建构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关系概念图,培养学生自主分析、讨论和建模能力,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提高学生生物学科素养。  关键词:前课自主学习;模型建构;神经调节;体液调节  一、 教材分析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是人教版必修3第2章第3节的内容,本节课内容综合性较强,关系到在一个正常的生理活动中
摘 要:在高中地理的教学中,学生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的培养可以通过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教学来实现。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明确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目标,并在其引导下建立相应的教学体系,应用多种教学方式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策略,从各方面实施核心素养目标的高中地理可持续发展观教育教学。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地理;可持续发展观;教育教学  地理教学的可持续发展观教育的重点在于使学生明确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培养学
研究目的:医疗市场正逐步开放,医院综合实力的提高离不开护理队伍的蓬勃发展。护理部主任作为护理队伍的高层管理者,其胜任力水平影响全院的护理质量,如何科学地甄别、选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