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地区黄褐天幕毛虫发生规律原因及防治

来源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jie0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褐天幕毛虫(顶针虫)(Malacosoma neustria trstacea Motschulsky)属鳞翅目,枯叶蛾科.在大兴安岭地区主要危害柞类树种,杨树、柳树、桦树、榆树、果树等阔叶树种,严重时也危害落叶松等针叶树种.大兴安岭地区黄褐天幕毛虫为1a1代,以幼虫在卵内越冬,翌年5月中旬孵出幼虫,群集,白天潜伏,夜间取食.由于连年受暖冬天气及气候异常、高温干旱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致使2002年在大兴安岭地区以黄褐天幕毛虫为主的虫害突然爆发.鸟类、天敌昆虫等对害虫具有较好的控制作用.防治措施以营造混交林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小儿颅内出血并低钠血症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36例小儿颅内出血并低钠血症患儿的诊断和治疗资料,分析小儿颅内出血并低钠血症患儿的临床特点、
1900年Abderhalden报道,只采食牛奶的动物易患贫血症,而且这种贫血症不能通过补铁得以缓解,这说明动物一定还需要一些其他的未知物质。1928年Hart指出,铜在动物体血红蛋白合成过
目的:评价大容量全肺灌洗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全麻诱导下插双腔支气管导管,分隔双侧肺通气。对单侧全肺进行大容量灌洗。灌洗液500ml瓶装的37℃生理盐
文章介绍了《测量学》的教学方法,具有因材施教,学以致用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