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主构建新发展格局:理论内涵与江苏实践

来源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6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我国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要把14亿规模的人口全部带入现代化,既没有先例可循,也没有外部力量可以依靠。以国内大循环为主构建新发展格局,既是受国际环境影响,更是我国建设现代化国家、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在要求,且我国具备这样的实践基础。构建新发展格局,是要以更深层次改革疏通堵点,要解决复杂艰巨的体制性、结构性问题。江苏作为东部发达省份、经济大省、制造大省、开放大省,要在产业支撑、创新驱动、优化供给、聚焦富民、区域联动、扩大开放六个方面争做示范,服务全国构建新
其他文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就是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不断进行自我革命、自我发展,从而建设一个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走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理论需要和现实关切的背景下,就推进社会治理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新举措。针对现实治理的需要,创造性地作出了市域社会治理新部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中提出:要加强和创新市域社会治理,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部署。市域社会治理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在市域治理新起点上,要明晰市域社会治理的历史渊源和理论渊源;要以系统融合、开放共治、包容协商、精细精准的科学思维方法指导市域社会治理实践,才能顺应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的要求,奋力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新篇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论述,全面阐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全新定位、科学内涵及其实践路径,分别回答了坚定理想信念的“为什么”“是什么”“做什么”等重大问题,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理想信念观。这一理想信念观包含“精神支柱”论、“精神之钙”论、“三重首要任务”论、“多元主体”论、“三统一”论、“学以致用”论、“知行合一”论等丰富内涵,它们共同组成了一个逻辑严密的整体结构,是新时代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坚定理想信念的理论遵循。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在对党的百年奋斗历程进行全面回顾和系统总结的基础上,作出了一个重大论断,他指出:“中国共
期刊
制度作为正当行为的世界性规则集合,构成了社会秩序的基本框架,是人类活动自由空间赖以存在的基础。制度权威是人们对制度规范的认同与服从。制度对社会产生持续性的影响依赖于制度权威的实现。制度权威的实现需要满足以下条件:第一,制度设计是制度权威实现的理论条件;第二,制度执行是制度权威实现的实践条件;第三,制度认同是制度权威实现的主观条件;第四,制度环境是制度权威实现的客观条件。
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农村的老龄化、空巢化日益严重,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更加凸显。积极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化解农村养老难题,成为党和国家乃至全社会重大关切的问题。近年来,为化解农村养老难题,我国围绕农村互助养老出台了系列政策措施,很多地方也在积极开展农村互助养老实践。农村互助养老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实践表明,农村互助养老可持续发展需要明确相关部门的责任,鼓励地方创新实践,促进多样化发展;加强人才培训、培养,提高互助养老服务质量;争取行政支持,与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积极借鉴农村互助养老的国际经验。
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是源于革命形势变化、巩固党组织、规范党员行为的需要。在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中特别重视党员的学习与教育、完善组织法规和纪律法规,具有革命性与自我革命性相统一、涵盖领域较广、内容简明扼要的特点。中央苏区时期的党内法规制度引导全党坚定理想信念,是引领全党的指南针;保证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管党治党的戒尺;为之后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打下了基础,其历史经验是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传家宝,对新时代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
在我国新发展阶段,领略何为“国之大者”,至关重要。坚持党的领导,对党忠诚,这既是每个党员的道德规约,也是党性的根本要求,是党百年发展的优良传统,是“国之大者”。中共早期卓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杨匏安在艰苦的革命斗争环境中相忍为党,公忠不相忘,堪称中共党史中坚守党性的典范。在建党百年之际,梳理及研究老一辈革命家政治忠诚品格及革命风范,对于新时代加强党性教育及让红旗高高飘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统筹推进长江经济带环境高水平治理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是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思想的内在要求。本文以长江经济带11个省份为研究单元,运用熵权综合评价法和MLD指数分解方法测算了长江经济带2007—2017年的环境治理绩效及区域差异,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环境治理绩效呈现出总体趋势缓慢改善与区域不平衡的时空特征。在此基础上,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环境规制对长江经济带环境治理绩效的异质影响。研究表明: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未对长江经济带环境治理绩效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市场激励型和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则显著提升了
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经过百年的发展,历经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改革开放以来到党的十八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四个历史时期,从无到有、从零碎分散到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