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高校戏曲艺术普及教育的意义和途径

来源 :成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faya05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戏曲是传统文化艺术的集中展现,在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层面,最为直观,其在高校的传播发展,弥补了校园文化中的传统文化教育构成,对于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培养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建设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氛围有着重要作用,对于戏曲文化在普通高校非艺术专业学生群体中如何普及教育,从而在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戏曲的教育价值,是值得深入思考和进一步探索的。
  关键词:高校;戏曲艺术;普及教育
  优秀的戏曲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一门涵盖音乐、美学、舞蹈、文学、杂技等内容综合的艺术形式,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美学价值、教育价值和研究价值。在普通高校普及戏曲艺术,为大学生所认识与熟悉、继承与发展,一方面使戏曲艺术通过大学生这个生力军群体更好更长远地实现传承、发展和弘扬,另一方面,可以在培养大学生戏曲审美趣味的同时,提高他们的文化自信感、归宿感,增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培养大学生的道德人格和审美人格,使他们在艺术化教育模式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
  1 在高校开展戏曲艺术普及教育的意义
  2017年7月31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财政部、文化部联合发布了《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提出2020年,戏曲进校园实现常态化、机制化、普及化,基本实现全覆盖总目标。2018年,在两会上也频频传来“关注传统文化传承發展”的声音,文化部长表示“传统文化既要保护好,又要活起来”。这些政策对戏曲的传承发展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和政策,对戏曲进校园制定了详细的内容和形式。高校作为学校系统教育重要一环,需要主动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戏曲文化之精髓,把戏曲艺术融入大学日常教育教学,普及校园戏曲文化,在戏曲艺术保护和传承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在实用化、功利化教育观念影响下,“戏曲进校园”仍面临着各种问题, 导致普通高校对戏曲文化传承不够,戏曲普及教育缺失的局面。
  目前,戏曲与高校教育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1)偏重从专业戏曲工作者的角度出发探讨戏曲艺术未来发展道路的问题,所研究的是传统戏曲如何有效培养吸纳青年受众的方式方法问题,局限在艺术较为本位的社会功能之上。
  (2)突出戏曲审美功能,强调通过发掘戏曲自身独有艺术魅力实现在高校的传播。对普通高校非戏曲专业学生的戏曲普及教育的具体可行方式和途径缺乏深入研究和探讨。
  (3)对戏曲艺术所蕴含的思想道德、人文素养以及学生未来职业素养等教育因素尚缺乏全面的发掘与认识,没有将戏曲艺术的教育元素和高校的文化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和专业知识教育工作体系的互补性做系统性的分析研究,对这种结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缺乏相关探讨。
  显然,对于戏曲文化在普通高校非艺术专业学生群体中如何普及教育,从而在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戏曲的教育价值,是值得深入思考和进一步探索的。
  在社会价值多元的今天,对大学生文化自信进行引导和教育,就是要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实现自觉认同。戏曲是传统文化艺术的集中展现,在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层面,最为直观,其在高校的传播发展,弥补了校园文化中的传统文化教育构成,对于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培养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建设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氛围有着重要作用,也是实现大学生道德教化和价值观养成的重要途径,是大学生美感培育和陶冶情操的现实需要。同时,也是戏曲艺术传承发展的需要。
  2 戏曲艺术的传承发展和高校戏曲文化艺术的普及教育深度融合的路径思考
  在当前全社会重视的环境下,加强戏曲传承发展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深度融合,让大学生成为戏曲艺术的接受者、传承者、创造者,任重道远。
  (1)通过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多方位发掘戏曲艺术所蕴含的思想道德、人文素养以及学生未来职业素养等教育因素,将戏曲艺术的教育元素和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文化教育和专业知识教育工作体系的互补性做系统性的分析研究,将戏曲艺术的教育元素和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文化教育和专业知识教育工作体系融合。
  (2)从高校非艺术类专业教育层面,拓展戏曲普及教育途径,找到戏曲艺术与新时期高校人才培养的契合点,推陈出新, 令戏曲艺术在充满活力的高等学府中焕发新的生机,与时俱进, 为戏曲艺术在高校开拓出新的生长领域和发展空间,也为高校培养全面发展人才提供更丰富的文化条件。
  (3)开展学科融合建设,促进戏曲进校园与不同专业的结合,使专业教育从戏曲艺术这一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养料。
  (4)开发适合高校非艺术专业的戏曲艺术普及教育的教材,制定合理的评价考核体系,防止课程的设置和选修变成差事和获取成绩学分的工具。拓展戏曲普及教育途径,促进戏曲艺术普及教育。
  (5)从学校政策、社会支持、师生条件、课程体系设置与系列教材开发、校园文化建设等层面做出高校戏曲艺术普及教育切合实际、切实可行的思考、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 吴新雷.丁波戏曲与道德传扬[M].南京江苏古藉出版社,2002.
  [2] 吉莉.高校校园戏剧模式探究与实践—以河南师范大学为例[J].教育探索,2014-3.
  [3] 缪倩,庄冬江.传统戏曲文化融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以泉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为例[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14-2.
其他文献
韩非思想具有深厚的道论渊源。韩非之"道"源自于老子、黄老,而老子之"道"源自于《周易》古经。《周易》古经之"道"蕴含于阴阳对立转化之中,是阴阳之道。老子"引易入道"对《周
<正>研究目的基质诱导的自体软骨细胞移植(MACI)作为新一代组织工程化软骨细胞移植技术,已用于临床治疗关节软骨缺损。本文报道该技术在治疗青少年膝关节软骨缺损的初步临床
二弦是南音“上四管”中的拉弦乐器,其形制特征与唐宋奚琴相似,且演奏技法古朴、风格典雅。通过二弦与二胡的横向对比研究,来探寻将其引入高师课堂的可行性,使乡土音乐与民族
<正>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落实有保有控的信贷政策"。在"保"的方面,银行应着力抓好"七个重点支持":一是重点支持在建、续建和已签约重大项目建设;二是
摘 要:疫情期间,各高校的高职教学已经借助在线直播方式全面展开,此时通过课程思政对于培养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以《营养配餐设计与实践》为切入点,探索了食品类专业课程在线教学融入思政育人元素的模式和评价方法,为其它高职类课程的开展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营养配餐设计与实践;思政育人;课程思政;在线教学  2020年初,疫情肆虐中华大地。為了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黑
班级中的学生地位不仅是影响学生学习机会及学业成就的重要因素之一 ,也是影响教师有效教学的重要因素。教师对学生的判断 ,以及根据这种判断产生的期望差异 ,促成了班内学生
城市交通中,车辆颜色的识别能够为交通的智能化提供一定的帮助。由于车牌的区域较小,在被遮挡或腐蚀等情况下,我们无法通过车牌的识别来定位车辆。然而车辆的颜色对图像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