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引导小学生自觉阅读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uuuuuuui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主阅读课外读物是小学生丰富生活经验,积淀人生智慧,提高自身素养的过程。教师要放弃急功近利的思想,端正对阅读的认识,正确指导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开卷有益,只要学生读,就一定会有收获。
  【关键词】藏族小学;自觉阅读
  学生在学校主要是由老师引导学习书本知识的,因此,阅读方法的掌握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获取知识的质与量。同时,课外阅读是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要想让小学生把课内所学的知识得到拓宽延伸,就要寻找一切机会激发他们读书的兴趣。在当今信息量激增的社会里,让学生学会搜集、处理信息,培养学生较强的课外阅读能力已经刻不容缓。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人才成长的起点,是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因此,要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兴趣是语文教学的关键环节,也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前提和基础。新课标在第一学段的阅读目标中指出,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是啊,有乐趣才会喜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能使阅读成为一次快乐的经历,真正地使学生爱学、乐学。阅读兴趣的养成为学生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提供了保证,那么如何让学生喜欢阅读,善于阅读呢?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介绍好书好文章给学生阅读,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推荐给学生的阅读材料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和知识水平,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这些文章应力求文质兼美,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富于童心童趣,能够折射出儿童的经验世界、情感世界和想像世界,语言要符合儿童心理特点等具有良好影响的文学作品。
  (二)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精创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可恰当的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从视、听等方面给学生感官以多重刺激,创设有趣的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乐中学,趣中获”。在教学经典课文时,老师可以充分结合文中优美、流畅的语言,配上一段舒缓动听的音乐和精美、生动的动态画面,再加上老师饱含深情的范读,从而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使之受到艺术的感染。学生在细细的听、看中不仅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也会被老师美的情感、语调和生动的画面所陶醉。孩子们其实是很善于模仿的,老师的范读无形中为孩子们树立了榜样。这时他们也显得跃跃欲试了,这时老师再因势利导,让学生试读。学生反复吟读最终领悟到课文的意境,受到美的愉悦,自然也就激发了阅读的兴趣。
  2.故事诱读培养兴趣
  小学生听老师要讲故事,都会挺直身子,竖起耳朵,两眼闪烁着兴奋的目光,嘴角露出甜甜的微笑,听得津津有味。所以,当老师讲完故事,可以向学生推荐有关书籍或文章,这时候效果肯定比任何说教都有效。
   3.生动有趣的课堂游戏激发阅读兴趣
   小学生活泼好动、喜爱表演,在低年级教学童话一类性质的课文,可以让学生扮演成文中的角色进行分角色表演,中高年级可以让学生排演课本剧等方式,在编一编,演一演的过程中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又能使学生有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从而达到享受阅读的乐趣。
  二、教给阅读方法
   阅读的方法有有精读、略读、浏览读、摘抄好词佳句、做读书卡片、写读书笔记等多种方法。阅读还有一般的步骤,如果学生掌握了这些方法,了解了阅读的步骤,那么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也就学会了怎样读书,从而也就爱读书了。
  三、培养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是在长期的阅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要使孩子们保持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并逐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由于年龄小,注意力不够集中,维持对某件事的热情的时间很短,因此,丰富多彩而又具有实效性的组织形式会更利于帮助他们对课外阅读实践保持持久的兴趣和注意力。从一年级开始阅读,习惯成性也就从那时开始。因此,教师要求学生做到:
  1.选好一本书,一定要看完,不能半途而废。
  2.制订看书的计划,每天定量。
  3.遇到生字查字典或向别人请教,边读边思考。
  四、让综合实践活动课成为孩子阅读的平台
  随着孩子对阅读的深入,老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们充分利用语文课后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这个平台,进一步培养他们对阅读的兴趣,这样学生的能力会得到不断的提高,不仅仅会读书,还懂得把读的书为我所用。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意识到:只有尽量为孩子提供展示他们的阅读成果的舞台,才能更好地鼓励孩子多读书。因此,我们可以开展“课本剧表演”、“诗歌朗诵赛”、“优秀读书笔记展评”等活动,让孩子们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在活动中树立自信,培养兴趣。当然,有检查才会落实,有落实才会促进。如果放任自流,肯定不会有什么效果。如果长此以往的训练,我想学生一定会收获很多,他们的实践能力,阅读能力会明显提高。
  总之,学生对课外阅读有了浓厚的兴趣,才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读书就能逐渐成为自主和自觉行为,便能有所得,有所乐。课外阅读对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也十分明显,要带领学生学好语文,热爱语文,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是我们语文教师神圣的职责。在阅读这块有待开发的神圣领地里,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在积累和摸索,让我们把人类精神上的食粮带给我们的孩子们,让他们都能找到课外阅读的乐趣,找到课外阅读的钥匙!
  【参考文献】
  [1]邓建明.汉语拼音教学三题[J].云南教育.2003.(Z4)
  [2]古丽娜尔·阿不力来.基础汉语教学之我见[J].新疆职业技术教育.2007.(02)
  [3]梁云.新疆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3)
  (作者单位:甘南州合作藏族小学)
其他文献
随着数据业务用户数量的不断增加和单位用户流量的增加.全球市场上的无线数据流量正以指数级的趋势不断增加,由于其增大的容量.方便用户的应用程序、便利的互联网接入.应用程序和
颈椎病有一个特点,天气热时病不严重,秋风一起,天气稍微转凉,就复发了。立秋后,颈椎病人明显增加,相对于6~7月时颈椎病和腰椎病大概4:6的比例,立秋后变成了7:3。  秋天到了,颈椎病人要注意肩颈部的保暖。中医讲“寒主收引”“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天气一转凉,颈椎病人如果不注意肩颈部位的保暖,寒气很容易入侵人体,导致血运凝滞不通,从而使颈椎疼痛卷土重来。  想让脖子少受罪,秋季的颈椎保健不可少。除
【摘 要】培养公民意识是学校公民教育的基本任务,而思想政治课是对中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战场,是培养高中学生公民意识的主渠道,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实际情况,积极思考和探索培养中学生公民意识的途径和方法,这既符合高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关键词】高中;政治;培养;学生;公民意识  中国著名学者李慎之在谈到中西方差距时说:“千差距、万差距,缺乏公民意识,是中国与先进
【摘 要】 流行音乐是社会休闲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深受年轻人的喜爱。高中音乐教学应该结合生活实际,将流行音乐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使课堂的魅力增强,从而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其中,提高音乐教学水平,本文对流行音乐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流行音乐;高中;音乐教学;作用  在高中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引进流行音乐是一个非常大胆的想法,这样可以使老
小组合作学习方面我做了很多尝试,从中总结出合理分组、教师指导和科学的评价制度是决定小组合作学习是否有效的重要因素。  一、合理分组的方法  分组时,我们不能只采取就近原则,同桌或前后两桌为一组,也不能放开学生让学生自由、自主寻找伙伴分组,应该尽量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但老师也要调控,并且要全面考虑学生的条件后进行分组。  (1)根据学生的兴趣进行分组。  每一个学生对每一门课程有不同的兴趣,并不是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