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少年

来源 :中学生博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LER1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附近的拐角处有一家三味书屋,每逢下雨路塞难行时,总喜欢去那里消磨一段时间。书店的老板似是同学校里的老师们极为熟稔,而我们平日里的辅导资料也多半是在那里订购的。因而学生们平素也多喜欢在这间店里晃悠,但不足五十平米且又堆满书籍的空间对于学生们来说,的确有些拥挤了。确然,我才绕着书架不过转了半圈而已,一抬眼,便望进了一双极为熟悉的眸子里。
  时光仿佛蓦然回转至2010年的盛夏,我也是这般怔怔地望眸子的主人,听他一遍又一遍地描摹着憧憬的未来。那时绛河的水尚清,有风拂过时,便会漾起一圈圈的涟漪。那时的我们,躲在层层的水草后面,一同幻想、一同期望、一同许诺。我只记得当时的我快乐得像一只水鸟,在碧波青草中乐哉逍遥。
  黄昏时分,有小雨淅淅沥沥地下了起来。
  在我的印象里,夏日的雨多是狂烈的:携着彻骨的冰凉,铺天盖地而来。却又鲜少有这般缠绵缱绻的时候。天色依旧是晦暗的,行人撑着伞隐在雨雾中,细雨在天空中交织着,纠缠着,仿佛数株缠绕千年的藤蔓,在夜色渐近时,于昏暗的水中开出近乎妖娆的花。
  我撑着伞徒步走在回行的路上,突然想起很久以前,也是如这般缠绵的雨天,那时的我们都还小,还是没心没肺没烦恼不知忧愁为何物的年纪,就那样无所顾忌地撑着同一把伞,甚至毫不在意别人在旁的窃窃私语,以至于到后来的后来,这般的不在意竟成了引燃我们之间潜在危机的导火索。
  我想,如果我们当初多一些敏感该多好,如果当时我们刻意保持一些距离该多好……那么,便不会有后来的形同陌路,做彼此那所谓“最熟悉的陌生人”了吧。
  可是,“如果”到底是一个太过美好的词语。而太过美好的东西,又往往是缥缈的,抓不住的,就如虚空幻境一般,沉溺其中,便只会令自己陷入无尽的悔恨和遗憾中。
  如果,如果……
  如果从前的从前,我们从未相识便好,那样,自是不会同现今一般徒增伤心烦恼。
  上晚自习时,茫然地对着教室雪白墙壁上挂着的钟表发了半天的呆。待回过神来时,笔下已是一片狼藉。我心中早已混乱,脑中不断闪现的是书店偶遇的那一幕,又想起那双清澈如水的眸子里,相逢时闪过的尴尬与诧异。我习惯性地抬头望着前方,想象着在同样的三堵墙后,那一抹伏在案上奋笔疾书的身影,仿佛浮云,遥不可及。我时常会问自己,明明只是三堵墙而已,可是为何,我却觉得像三道岭般无法逾越?
  我们相识的时间,不算长,却也不短,从初二至今,粗略算起来,也有三年多了吧。这三年的时间,足以发生许多故事,也足以让原本形影不离的两人渐渐步向分离。三年里,发生了许多事,比如我们考进了同一所高中,比如我们分到了同一个班,又比如文理分科时,我转到了文科班,整日与繁冗的文字和寂寞为伴。
  后来的我想起当初时,只觉得我们太过幼稚,道行未深,以至于都不明白流言蜚语的威力。所谓的“柔软的舌头可以折断人的骨头”也就是如此了吧。虽未折骨,却伤情。
  现在的我,还是觉得,离开了曾经,这日子,就变得越发的无趣与空虚了。我整日辗转至政史地的硝烟战场,也难以找到可以填补我空虚的地方。唯余满心惆怅,日日如此。
  暑假的时候,我曾特地回过一趟绛河。
  我那时也曾满心欢喜地以为能够再次目睹它的美丽,我也曾以为还有机会重温那些美好的记忆。可是——可是,当我回到那里时,已是满目疮痍。那条河,竟是慢慢枯涸了。
  而那些关于我们之间情谊的见证,也自然而然消失了。
  曾经以为的最好朋友,曾经认为的天长地久,也终是随那河的干涸而烟消云散了。
  走到如今,竟是人非,物也非了。
  只是在午夜梦回的时候,会忽然的觉得不甘心。不甘心独自一人行路,不甘心曾经以为的“最好”就此失去。说到底,所有的不甘心恐怕也只是暂时的“不习惯”而已。
  我想,时光如水,总会有那么一日,曾以为刻骨铭心的痕迹会在时光浪潮的冲刷下慢慢淡去。也许后来再后来,念起那段往昔时,留下的,也惟有惋惜罢了。
  是的,惋惜。盛夏时,再也看不见碧波水草因风拂过慢慢漾起,再也不见绛河边清澈如水的少年。再也不见……那时少年。
  再也不见。
  [编辑:孟广丽]
其他文献
据说某一天,老牛同志被一个苹果砸中,而后恍然大悟,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从此,阿Sir们就免不了拿老牛来借古讽今——瞧瞧牛顿,被一个苹果就砸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我看你们啊,砸你们一箩筐也砸不出个什么来!……(谁说的,不信你来砸我啊。我说不定就能来个起包定律,或者几个苹果才能砸死人的定律来啊。)  这不是瞧不起人嘛!作为有正义感的新时代青年,有必要对这件事情做下考究,把老牛从神人的宝座上拉下来,把后
种在心窝里的薄荷草——瞬夏流年  林惠勤    我一直固执地认为,薄荷草里有童年的味道。  淡淡的,清新的,深入到心窝,引起一阵莫名的小感动。  像夏日午后温暖的阳光。天高且干净,飞鸟掠过浮云。 小时候,奶奶告诉我,把薄荷草上最嫩绿的叶摘下,在掌心里揉碎,然后涂在身上,便会快快长大。那会儿,我很傻,每次都摘_大把鲜翠的薄荷草,虔诚地把自己涂成一个小绿人儿。那时候的自己竟然那么那么想快快长大。  
虽然世界充满苦难,但是苦难总是可以战胜的。  ——海伦·凯勒    折翅的小燕子    付洋姐姐,也许是缘分吧,今天的云儿特别密集,层层地压着,抹着灰色的调调。风有点儿冷,心里爬满了灰色小分子。无意间翻出陈旧的《中学生博览》,已有些日子了,发现了你主持的栏目,心里忽然就滑过一丝期待,于是,打开邮箱,就给你写信了。  心里下着小雨,淅淅沥沥的,连绵不绝,是为那可悲而可怜的成绩吗?一直以来我都是骄傲的
夜。漫长无尽的黑暗加上深冬特有的寒冷,我不禁裹紧衣服。  一个人毫无目的地游荡在大街上,没有路灯的街,像一条幽黑漫长的隧道,有吞噬人的磁场。  跑出来,只不过是因为心情突然极其低落。总是容易很茫然地就陷进自己编织的网。作茧自缚。  手里握着手机,刚刚振动不停的它此时变得安静。很久没见的朋友打电话来问,最近怎样啊,新年很开心的吧。违心地笑。C说一会来找我,我回了她“不啦,我有事”,然后她说好吧你忙。
片名:海角七号(又名Cape No.7)  主演:范逸臣/田中千绘/中孝介/林宗仁  制片国家/地区:中国台湾    音乐梦想在台北遭受打击的年轻人阿嘉在依傍大海的美丽小镇恒春做起了邮差,失意的他无心送信,在私自拆阅信件的时候,偶然发现了几封写于二战时的信——在台日籍教师随日军撤退时遗弃了相约私奔的女友,他将爱意和悔意化为文字,但信件他直到去世才被女儿代为寄出。 女孩友子有心成为模特,却被认为形
她是2007年北京市的文科高考状元,她有什么学习秘诀?她是怎样复习的?她走进考场的时候是否也紧张?她又是怎样调整自己心态的?今天我们请到了2007年北京市文科高考状元张王月,和她面对面聊聊学习和高考那些事。    记者:先给大家做个自我介绍。   张玥:大家好!我叫张王月 ,毕业于北京101中学。2007年我以685分的成绩走进了燕园,现在在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就读。  记者:你高考时各科成绩分
一个家庭能出一位清华大学生已属不易,而在2009年的高考中,安徽省长丰县的一对双胞胎兄弟分别以理科693分和668分的高分同时被清华大学录取,这在小小的县城引起了轰动。    13年苦读,孪生兄弟直取清华    同样的小平头,同样1.78米的瘦高个儿,戴眼镜,穿蓝色牛仔裤,金晨、金曦是两个标准的小帅哥。如果不是两人身着不同款式的球衣,记者很难将他们辨认出来,就连他们的姑父也自嘲地说,直到现在还是经
元博姐姐:破茧成蝶是一场蜕变,而我们的蜕变却不仅是一场。成长的路上,我们一直在不停做出改变,我们遇见过另一个自己,成为着另一个自己。    有它在拨弄你的心弦:有勇气做到这一切的人,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也有力量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成为另一个自己  ◎文/赫乔    高中三年,我顶着乱草般的短发,穿男版最大号的校服,性情崇尚坦荡不羁,爱好41号人字拖以及挑事平事。所以收获了“老大”、“大哥
1。我终于到了,你梦中的地方  走出拉萨火车站的那一刻,再次回过了头。  红白相间的火车站如同一幅绚丽的唐卡,耸立在高原的背景之上,用浓郁的风情欢迎着来自远方的客人。  头顶的天空是不真实的蓝,澄澈明媚如未被世俗浸染过的清泉,在阳光下静静地流淌过千百年的时光。  马路是内地无法想象的空荡,冷淡地遥望彼岸的山脉,以固执的姿势坚持着古老的苍凉。  小麻雀。我终于到了,你梦中的地方。  “知道吗?在西藏
你看,你看,碎了一地的诺言  每一个人都曾经做出过承诺,却不是每一个承诺都被严格遵守。从小我们就被教育要做一个诚实守诺的人,可是却不断有人在承诺面前泪流满面。面对那台“诺言粉碎机”,受伤的你要如何一片一片地拼凑起那些在风中飞舞的诺言?    “木子,我是离凉,你还记得我吗?”电脑屏幕上蹦出了一个对话框。我默读着对话框里的一行字,不由自主地倒吸了一口气,心里咯噔一下,几年前的往事像潮水一样涌入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