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刑法实践理性思考

来源 :政法论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j168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安全是随着这个国家所处历史时代而发展变化的,新时代因应复杂国际环境和我国国家安全面对的新情况,总体国家安全观应运而生,成为了治国理政的重大原则.总体国家安全观重在从总体上考量国家安全,强调系统整合的思维方法,具有显著的时代性、系统性和辩证性.同时,我国刑法历来重视国家安全立法,形成了从反革命罪到危害国家安全罪的嬗变.当前,刑法实践之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嵌,应为刑事政策的法律化,关键是合理明确刑法中总体国家安全,在价值导向上应反映现实需要、体现系统整合和契合刑罚预防观念以证其正当性;同时在制度构建上,应以危害国家安全罪为核心,协调相关国家安全的立法,并完善条文以填补立法疏漏.
其他文献
预重整是在我国原有庭外重组和破产重整两种企业挽救制度的法理基础上,通过优势结合和制度创新而产生的企业挽救法律程序,分为庭外重组和破产重整两个关联阶段,以庭外重组为主导和实质性活动阶段.预重整的本质是当事人的庭外自行协商重组,法院无权行使法庭内的司法权力进行干预.预重整的启动与进行不需要法院的受理和批准,不需法院指定临时管理人,但可由当事人自行聘请辅导机构,不能具有中止执行、解除保全、停止计息等重整程序启动后才有的司法效力.法院在预重整中的工作是制定规则指引预重整,审查批准预重整活动及当事人达成的重整计划草
阐明减刑的适用范围,对于实现特殊预防的刑罚目的 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刑法》第78条第1款所言减刑,系狭义的减刑;缓刑的减刑和暂予监外执行的减刑,亦系狭义的减刑.死刑缓期执行的减刑、罚金的减刑和剥夺政治权利的减刑,系广义的减刑.缓刑考验期限的减刑、假释的减刑、假释考验期限的减刑和禁止令期限的减刑,系最广义的减刑.没收财产和驱逐出境,不适用减刑.应当运用合理的解释方法阐明包括减刑适用范围在内的各种问题,其中,类推解释的作用不容忽视.尽管减刑在一定程度上、某种意义上代行着赦免的部分功能,但是我国仍有必要在适当
本研究以Rothwell和Zegveld的政策工具理论为基础,结合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构建二维分析框架,剖析我国目前动漫产业发展规划政策上存在的不足.以《“十二五”时期国家动漫产业发展规划》为分析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政策文本进行编码,分别从政策工具和钻石模型要素两个维度对我国“十二五”规划中动漫产业政策的内容以定量的方式进行频次统计和维度分析.参考“十三五”规划的具体内容并结合动漫产业发展规划的分析结果,从二维分析框架中X维度中得出平衡供给型政策的结构,增加环境型政策的数量,重视需求型政策的使用;从Y维度
“三无企业”“僵尸企业”退出难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出清问题,其一般特征是非市场化因素导致破产程序“空转”,消耗司法资源.为化解破产难,出现了简易注销、强制注销、代位注销、承诺制注销等试点做法,本质上只是改变了注销与清算的先后顺序,对启动清算有一定积极作用,但无益于排除清算难的障碍,而且在法理基础与运行实效上都存在问题.特殊企业破产难的成因与行政因素紧密相关,公权力介入特殊企业的市场出清可以视为府院联动机制的深化,有助提升规则的适配度和效率性.我国应当适度分流非市场化的企业退出,单独成立破产事务局,承担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