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出差学习,听了一节人教版七年级美术课,课题是“标志设计”。整堂课老师用心、用情、用行感染着学生,师生配合默契,形成共鸣。
一、教师的人格魅力融入课堂,“意外”衍生精彩
教师用课件导入新课,出示几组标志图形,引发学生的兴趣。那么什么是标志呢?学生在讨论中作答。标志在现代社会中广泛使用,请同学们举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标志。此时,课堂活跃起来。
说到“中国青年志愿者”标志,它寓意是什么?课堂热烈,同学们纷纷发言。老师说:“我认为,作为一名公民,为社会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我们要做一个有爱心的人”。有一个同学说,“我们要当志愿者,献爱心”。老师随手拿出了自己的《志愿者证书》《献血证》。此时,同学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对老师的敬意。教师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美育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老师又说:“我是一名志愿者,我感到光荣和自豪。同学们还小,但也可以为社会做一些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此时,学生们踊跃发言:我们要做一个环保小宣传员,当一名小雷锋…… 。课堂形成了“共鸣”,达到高度的默契。
当教师是一个教育的思想者,他善于捕捉这种充满生命律动的教育契机,加上入情入境的引导,他的教学总是从学生的生活世界里生发,沐浴着课堂人文的光辉,人格也变得丰满、健康。
二、精湛的教学技艺,汇聚了教与学的力量
教师从收集展示的标志中,重点讲几种标志设计方法及特点后,教师边讲标志的表现手法边现场作图,他动作利落娴熟,边画边请学生说这样画的意图,归纳设计的主要原则、突出的主题。一会儿,妙笔生辉,几个标志展现在同学们的面前,又使大家眼前一亮。教师的画功、板书再一次得到同学们的赞赏。同学们发言热烈,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教师借机请同学们分组设计本班的标志。
老师精湛的画技征服着听课的师生,沉稳的驾驭着课堂。高超的专业技能,增添了同学们的求知动力。
三、互动的课堂,思维的碰撞,学习的主人,让课堂充满活力
接下来,由画标志,到展示标志,到小组代表评,到自评、互评,同学们不断总结出每个标志凸显的主題。再回过来请学生当小老师,帮助完善老师在黑板上画的标志,一切顺理成章。最后,再一次请同学们完善自己设计的标志。
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师置身于学生中,共同探讨,平等对话,通过教师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情感体验和人格熏陶交织在一起。得以保持课堂开放性、生命力。
教师上课沉稳平实,语言精练到位,自信又不失幽默。课堂热烈活泼,学生一次次被感动、被征服、被激励着,达到了以美启智,以美养德,以美育情。虽听课是一年前的事,但记忆犹新。
(作者系新疆喀什疏勒县八一中学书记、副校长——编者注)
一、教师的人格魅力融入课堂,“意外”衍生精彩
教师用课件导入新课,出示几组标志图形,引发学生的兴趣。那么什么是标志呢?学生在讨论中作答。标志在现代社会中广泛使用,请同学们举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标志。此时,课堂活跃起来。
说到“中国青年志愿者”标志,它寓意是什么?课堂热烈,同学们纷纷发言。老师说:“我认为,作为一名公民,为社会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我们要做一个有爱心的人”。有一个同学说,“我们要当志愿者,献爱心”。老师随手拿出了自己的《志愿者证书》《献血证》。此时,同学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对老师的敬意。教师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美育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老师又说:“我是一名志愿者,我感到光荣和自豪。同学们还小,但也可以为社会做一些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此时,学生们踊跃发言:我们要做一个环保小宣传员,当一名小雷锋…… 。课堂形成了“共鸣”,达到高度的默契。
当教师是一个教育的思想者,他善于捕捉这种充满生命律动的教育契机,加上入情入境的引导,他的教学总是从学生的生活世界里生发,沐浴着课堂人文的光辉,人格也变得丰满、健康。
二、精湛的教学技艺,汇聚了教与学的力量
教师从收集展示的标志中,重点讲几种标志设计方法及特点后,教师边讲标志的表现手法边现场作图,他动作利落娴熟,边画边请学生说这样画的意图,归纳设计的主要原则、突出的主题。一会儿,妙笔生辉,几个标志展现在同学们的面前,又使大家眼前一亮。教师的画功、板书再一次得到同学们的赞赏。同学们发言热烈,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教师借机请同学们分组设计本班的标志。
老师精湛的画技征服着听课的师生,沉稳的驾驭着课堂。高超的专业技能,增添了同学们的求知动力。
三、互动的课堂,思维的碰撞,学习的主人,让课堂充满活力
接下来,由画标志,到展示标志,到小组代表评,到自评、互评,同学们不断总结出每个标志凸显的主題。再回过来请学生当小老师,帮助完善老师在黑板上画的标志,一切顺理成章。最后,再一次请同学们完善自己设计的标志。
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师置身于学生中,共同探讨,平等对话,通过教师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情感体验和人格熏陶交织在一起。得以保持课堂开放性、生命力。
教师上课沉稳平实,语言精练到位,自信又不失幽默。课堂热烈活泼,学生一次次被感动、被征服、被激励着,达到了以美启智,以美养德,以美育情。虽听课是一年前的事,但记忆犹新。
(作者系新疆喀什疏勒县八一中学书记、副校长——编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