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外科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血栓与止血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oksna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泌尿外科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3月 ~2020年1月泌尿外科手术治疗患者56例,按照是否发生DVT分为血栓组与对照组,进行相关问卷调查,分析DVT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手术时间、体质量指数、基础病、卧床时间、截石位、尿路感染均与深静脉血栓形成有关(P50 min、卧床时间≥3 d、截石位、有尿路感染是泌尿外科术后患者DVT形成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影响泌尿外科术后DVT的因素殊多,临床需针对性进行干预.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高危因素分析及护理措施.方法 以90例产科产妇为对象,按照是否发生DIC将产妇分为DIC组(n=16)及非DIC组(n=74).收集产妇的一般资料,分析影响产科DIC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措施.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DIC组与非DIC组在生产情况、孕周、糖尿病、高血压方面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在年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国际标准化比值(INR)、D二聚体(D-D)方面差异显著(P<0.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100例AMI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整体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生活质量、自护能力.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00%(3/50),低于对照组(24.00%(12/50),P<0.05).两组干预后简明生活质量量表(SF-36)、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率为96.00%(48/50),高于对照组68.00%(12/50)(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执行单在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基本预防中的效果.方法 以168例骨折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健康教育执行单)与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DVT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血栓预防措施执行率为88.10%(74/84),高于对照组57.14%(48/84)(P<0.05);观察组DVT发生率为10.71%(9/84),低于对照组21.43%(18/84)(P<0.05).两组干预后股静脉血流峰速度、平均速度升高,观察组股静脉血流峰速度、平均速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利用健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措施在全血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预防中的应用.方法 以108例全血献血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预见性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献血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采血时间及采血体积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5%(1/54),低于对照组(12.96%(7/54),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可减少全血献血的不良反应,缩短采血时间,可在临床推广.
目的 探讨乳腺癌病人术后发生下肢静脉血栓(DVT)的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 以60例乳腺癌患者为对象,依据患者术后5 d内DVT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DVT组(n=26)和非DVT组(n=34).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分析影响患者术后DVT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DVT组与非DVT组病程、病理分期、诊断方法、手术操作方法、新辅助治疗(NAC方案)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年龄、BMI、手术时间、绝经、合并基础疾病比较差异显著(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3.22
目的 分析小儿股静脉导管相关性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的危险因素,探讨预防血栓形成的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股静脉置管的50例患儿,观察术后患儿DVT的发生情况,分析其形成的相关因素.结果 行股静脉置管后共有14例患儿发生DVT,发生率为28.00%;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置管次数、置管时间、导管直径与发生导管相关性深静脉血栓有关(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3岁以下、多次置管、置管时间≥14 d、导管直径≥3 FR是置管术后发生导管相关性深
目的 探讨强化心理护理对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负性情绪及血小板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1年6月间收治的80例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强化心理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负性情绪[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血气指标[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血小板指标.结果 干预2周后,两组HADS中焦虑、抑郁得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焦虑、抑郁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心肺复苏术后围术期的护理分析.方法 对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心肺复苏术后行介入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围手术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1例患者好转出院,6例患者死于心源性休克无法纠正而致多器官功能衰竭,3例患者死于亚急性血栓形成.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心肺复苏术后行介入手术的患者,应进行有效的医护配合抢救,提高围手术期护理质量,进而提高手术成功率,抢救患者生命.
目的 探讨术中保温护理措施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以60例接受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术中综合保温)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体温及并发症.结果 两组术前体温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术后体温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升高,纤维蛋白原(Fbg)水平降低,观察组aPTT、TT水平低于对照组,Fbg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
目的 探讨针对患者在常规护理下给予集束化护理措施对预防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DVT)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18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效果的满意程度、下肢周径及下肢血流速度及D二聚体(D-D)指标水平.结果 观察组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8.89%(89/90),高于对照组(86.67%(52/60),P<0.05);术后下肢周径小于对照组,观察组下肢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D-D水平降低,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