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华:当好群众“服务员”

来源 :科学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hao1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书记,快回来吃饭吧!菜都要凉哩!”只见张建华依旧在试验田中挥舞着锄头,丝毫没有停止的意思,然后不紧不慢地说道,“马上就好、马上就好……”这句话他已经重复了五遍。
  张建华是吕梁市岚县土峪乡店上村第一书记。这是10月16日,《科学导报》记者在店上村见到的一幕。
  步入店上村,放眼望去,只见村内的水泥路上没有一点坑坑洼洼,街道两旁的路灯犹如守护神一样,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照亮着村民们回家的路。一排排粉刷翻新过的房子也格外引人注目,不少村民正喜笑颜开地坐在门前唠着家常,沐浴着温暖的阳光。
  强化党建引领 拓展扶贫新道路
  “张书记来了一年多,店上村谁家什么样,都在他心里。谁家有困难,他也是第一个出现在谁家,就像‘家人’一样贴心。”村民王大娘告诉记者。
  刚来到店上村,张建华就马不停蹄地“看望”镇、村两级干部、老党员、老同志,并虚心请教,随后他又挨家挨户走访调查。在做建档立卡等工作时,他发现扶贫工作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在四处碰壁后,他并没有退缩气馁,而是重整旗鼓,发起了第二轮“进攻”,凭着他的坚持和苦口婆心,村民们逐渐对他产生了信任。
  店上村户籍人口527户1502人,常住人口322户630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270户875人,边缘户1户4人,监测户3户8人,是岚县和土峪乡行政村贫困人口最多的村,共有五保户12户13人,残疾人21人,低保户108户171人,面对压力和质疑,张建华调整好心态,继续挨家挨户走访调查做思想工作,以扶智扶志为目标,调动全体村民积极性,争取在收官之年脱贫致富奔小康。
  在此期间,张建华针对脏、乱、差等因素建立了规章制度和规范村“两委”议事决策程序,并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组织召开党支部委员会13次,党员大会7次和主题党日活动12次;为300多名村民下载“学习强国”APP、“三晋先锋”APP,并耐心傳授使用方法,并了解到村民们的意愿,利用村里闲置锣鼓设备,成立锣鼓队,邀请南泉庄第一书记杨润生当老师,经常性开展活动,丰富村民业余文化生活,受到村民们的一致好评。
  扶贫也要扶志 树立“不等不靠”新民风
  “店上村的主导产业是种植业,全村共有4108亩基本农田,店上村1837.9亩,西会754.25亩,河西717.92亩,井家洼798.9亩,村民们主要靠种植玉米和土豆及一小部分杂粮,2019年人均收入5500余元。”张建华说道。
  针对店上村种植结构单一,农民经济收入微薄,村民懒、靠、要、等现象,张建华带头每天早上5时30分到地干活,在他的带动下,部分村民思想有所改变,主动出地干活。
  为推动新品种和经济作物种植落地、探索土地扭转合作社经营管理和科学种田模 式、带动农民增加收入,张建华自费租用46.8亩土地作试验田。在此期间,他多次组织群众代表和年轻村民前往长门村、下马辅村,实地学习玉米种植、香菇大棚、西梅园、养殖珍珠鸡贵妃鸡和农耕机械经营致富经验;3次组织乡镇、村人员共30余人前往忻州市忻府区学习考察种植、养殖和玉米加工、农业生态园建设经验等。他动员145户村民种植山东早熟优质马铃薯(0.4亩/户)和2名村干部示范种植优质食用百合8亩,并通过多渠道筹集,解决了店上村部分村民化肥、种子等农资购买难题。为了实现多渠道劳务输出,张建华不知跑了多少路,求了多少人,磨了多少嘴皮子,最终与中国农业大学签订了用工协议,为一部分村民解决了务工问题。他还雇用村里的贫困户人员前往第一书记试验田务工,帮留守村民,做到不离家门,增加收入。
  张建华信心满满地说:“虽然今年岚县大旱,但通过引种新品种、科学种植和管理,截至目前试验田长势良好,我有信心通过试验田找到适合店上村种植的高附加值品种,蹚出一条致富路。”
  帮困还要调解 当好老百姓贴心人
  为了解决试验田浇水问题,张建华克服困难、大胆尝试,自费安装水管、租变压器、修水泵等,使沉睡18年之久的水井重新出水,老书记激动地与他抱在一起,并得到在场村民一致欢呼。村里的马铃薯、辣椒试验田从此用上了喷灌浇水。
  张建华还多次动员中国科协爱心人士助力店上村教育扶贫。截至目前,先后资助品学兼优困难学生、留守儿童6人,而他仍在竭尽全力地动员各界好心人献爱心,为店上村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四处奔走。
  除了村民的衣食住行,解决邻里纠纷也是张建华的日常工作之一:谁家的墙占了谁家的地,谁家的牲畜吃了谁家的庄稼,谁家的儿子打了谁家的儿子……张建华总会在得知情况后,亲自走访调查。在他的调解下,18年的占地纠纷终于弄了个明明白白,皆大欢喜。
  一年多的驻村生活,张建华深刻领悟到农村的乡情社会基础,认识到了第一书记的历史使命,虽然扶贫的路上没有那么风调雨顺,但也让他燃起了那股“好胜心”,并鼓足了攻坚克难实现小康路上不落下一个人的信心和干劲。
  谈及未来,张建华信心满满地说道:“下一步在巩固脱贫成果的基础上,谋划乡村振兴发展,我将在中国科协、县乡党委领导下,继续推动党建引领,锤炼队伍,做好扶智扶志,探索成立农村科技协会服务合作社+农业科技园区+农户等多种发展模式,并指导合作社发展,状大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其他文献
嫦娥五号探测器完成月球采样返回,北斗全球系统完成星座部署,我国率先实现水平井钻采深海可燃冰;科学家找到小麦“癌症”克星,达到“量子计算优越性”里程碑,攻克20余年悬而未决的几何难题……回首刚刚过去的2020年,中国各领域的科学家勇攀科学高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  日前,由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出的2020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鲜出炉,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高鸿钧发布了这十大
期刊
“嫦”风破浪正当时,“五”动九州揽月回。   11月24日凌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拖着长长的尾焰,用巨大的轰鸣打破海岸边夜的宁静,全速托举中国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划过夜空,迈出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的第一步。这是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中的收官之战,更是中国航天领域迄今为止最复杂、难度最大的任务之一。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作為地球
期刊
科学导报讯 记者耿倩 11月24日上午,记者从山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山西省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特别规定》(以下简称《特别规定》)正式印发,并于12月1日起施行。《特别规定》共十八条,从矿井设计、生产布局、灾害治理、现场管理、责任追究等方面提出严厉措施,对煤矿严重违规、冒险作业等行为依法从严处置。《特别规定》的出台,充分体现了山西省坚决遏制各类煤矿安全事故发生、切实抓好煤矿安全
期刊
摘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对高中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提出利用思维导图、开展史料教学、组织历史辩论赛、灌输历史观念和借助历史记录片来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提高学生史料实证能力、提升学生历史解释素养、帮助学生树立唯物史观、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关键字:高中历史;核心素养;教学一、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要求  新时代对基础教育的冲击愈发强烈,应运而生的核心素养成为教育课程改革的基石。一线教
期刊
科学导报讯 11月25日,记者从山西农业大学获悉,根据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简称ESI)11月24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山西农业大学农业科学学科(Agricultural Sciences)首次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位于本期ESI前1%农业科学的810位,农业科学上榜总共有918家机构,这也是山西农业大学继植物学与动物学(Plant&Animal Science)学科进入全球1%后,今年連续进入
期刊
近日,晉能控股煤业集团燕子山矿在全矿范围内开展以“网聚员工正能量,争做同煤好网民”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之“爱党、爱国、爱企、爱家”——“五个一”文明上网活动,进一步引导广大员工群众规范文明上网行为,为建设“创新发展、振兴燕矿”的高品质矿井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此次“五个一”文明上网活动,通过该矿组织开展一次迎七一爱党教育网络宣讲、开展一次爱国励志文明上网答题、发布一批爱企敬业精品网贴、组织开展
期刊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预防认知衰退的研究越来越多。此前有研究证明大脑功能训练叠加电流刺激有助于提升年轻人的认知能力,但新研究发现该训练方式对老年人的认知能力提升不大。研究已发表在新一期英国《自然·人类行为》杂志上。   参与研究的昆士兰大学博士生克里斯蒂娜·霍恩说,对年轻人有效的方法不一定适用于老年人,可能是因为双方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方面存在差异。因此,还需进一步针对老年人改进研究方法,
期刊
近日,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沙伊·埃弗拉提教授领导的、沙米尔医学中心研究小组参与的研究发现,老年人每周5天在加压室内每次接受90分钟纯氧治疗,3个月后延缓了其衰老过程。研究人员表示,他们仅借助氧气就成功地逆转了人体衰老过程。   据悉,通过同行评审后发表在《老年化》杂志上的相关研究论文重点关注实验是否可以逆转生物衰老的两个关键指标:DNA端粒的缩短和最终衰老细胞的積累。
期刊
多层塑料材料在食品和医疗用品包装中无处不在,这是因为多层聚合物可賦予塑料薄膜特殊的性能,如耐热性或水分控制等,但常规方法很难回收这些多层塑料材料。据最新一期《科学进展》报道,美国科学家开创了一种使用溶剂回收多层塑料中聚合物的新方法,该技术有望大幅减少塑料废料对地球环境的污染。   研究团队还希望了解所用溶剂对环境的影响,并建立绿色溶剂数据库,使其能更好地平衡各种溶剂系统的功效、成本和环境影响。
期刊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一幅美轮美奂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大同市云冈区口泉乡上窝寨村徐徐展开。  初冬时节,笔者来到上窝寨村,设施齐全的支部大楼四周,一条条平整宽敞的水泥路通往村子的每个角落,整齐而有序。日间照料中心的老人们正怡然自得说笑下棋,村里街心公园的凉亭周围孩子们正在嬉戏玩耍……一个个美丽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