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网络时政新闻报道的措施和意义

来源 :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a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网络已经成为我国公民获取各种信息的重要途径。网络时政新闻具有一定的教育功能。该文分析当前网络时政新闻的传播与网民政治素养的关系,并探讨完善网络时政新闻报道的途径。
  关键词:网络 时政新闻 政治素养
  
  目前,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取各种信息的重要途径。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4.85亿。网民作为当今网络社会的主要参与者,他们自身素养的高低,尤其是政治素养的高低将会对我国今后的政治发展、民主发展等产生重大影响。网络时政新闻具有一定的教育功能,如何把握好网络时政新闻消息的传播,不断发挥其应有的教育功能?如何认识当前网络时政新闻的传播与网民政治素养的关系?如何发挥网络时政新闻在提高网民素养方面的重要作用?这类问题值得业界和学界探讨。
  政治素养是指社会群体在一定阶段所形成的政治行为能力的总和,它是社会、经济、政治等在公民个人意识上的综合反映,主要包括政治情感、政治认知、政治态度三个方面。一定的社会政治文明发展程度可以透过公民的政治素养得到折射。作为网络政治文明的一部分,网络时政新闻则是指借助网络媒体报道的个体性的事实新闻或消息。由于网络上很多时政新闻没有对新闻事实提供更多的细节,网民很难从整体上把握时政新闻的内涵与实际意义。但是,同样作为以新闻为主的信息发布平台,人民网在时政新闻报道方面发挥了自己的优势。作为国家重点新闻网站的排头兵,人民网以“权威性、大众化、公信力”打造的时政新闻频道备受网民青睐。再如,凤凰网时事政治板块也比较独特,通常以第三人称视角或社论等形式表达观点,有的是相互佐证,有的则是针锋相对,这样的表现形式也有助于网民获得更多的信息。此外,类似的还有新浪网的高端动态、腾讯网的今日话题、中国新闻网的要闻导读以及搜狐网的声音板块等。人民网独具特色的报道内容与方式,在提高网民政治素养方面有很大的借鉴意义。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完善网络时政新闻报道。
  
  一、充分发挥“议程设置”的功能,培养网民的政治情感
  议程设置是大众传媒的重要社会功效之一,也就是说大众传媒对一件事情是否予以报道或者报道程度有多大,将影响着公众对该问题的重视程度和对社会环境的认知。美国著名新闻学者W•李普曼认为,大众传媒的报道活动是一种营造“拟态环境”的活动,它在人们头脑中形成“关于外部世界的图像”,并由此影响人们的行为。政治素养中第一因素是政治情感,政治情感是政治心理构成要素之一,是指政治主体在政治生活中对政治体系、政治活动、政治事件和政治人物等方面所产生的内心体验和感受,是伴随人的政治认知过程所形成的对于各种政治客体的好恶感、爱憎感、美丑感、亲疏感等心理反映的统称。
  实践证明,只有给予人民参与政治活动的机会,人们才会对政治产生好感。网络媒体的最大特点就是网络的互动性,而这恰恰也是培养网民政治情感的途径。例如,人民网曾推出对国家各部委的工作提建议,向两会代表委员献良策,对家乡发展表达期望的“有话网上说”特别报道专题。从专题推出到现在,仅对部委工作建言的就已经超过千万条。人民网开设的这些专题,能够很好地培养网民的政治情感意識,通过为部委工作建言,为家乡发展捎句话,为代表委员献策,调动了网民积极参与政治活动的积极性。
  
  二、丰富相关时政新闻链接,深化网民的政治认知
  政治素养中第二个方面即政治认知,政治认知是政治主体对于政治生活中各种人物、事件、活动及其规律等方面的认识、判断和评价,即对各种政治现象的认识和理解。在传统媒体的时政新闻报道中,基本上只是新闻,往往未能给人们留下很深的印象,因而也很难使受众有深刻的思考与认知。而网络却不一样,网络凭借其“超链接”功能,使网民上网阅读新闻除了获得信息“量”上的满足,还获得了信息“质”的满足。网络“超链接”功能使时政新闻报道可以有更多背景资料的支持,新闻的报道因此显得厚实且有深度,使时政新闻报道“立体、多维,有厚度、有质感”,让网民在浏览新闻信息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政治认识能力。
  如在对“神七”飞船发射成功的新闻报道中,人民网时政新闻板块中推出了专题时政报道,并运用网络多媒体技术添加了“庆祝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视频链接以及从“神一”到“神七”相关的材料链接。这些链接从内容上深化了主题,不仅提供了丰富的新闻信息,而且使新闻信息“活”了起来,使时政新闻不再是“单纯的事实消息”,而是运用文字、图片、声音、画面相结合的多媒体链接手段,从整体上深化了网民对我国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的了解,使网民真正了解了成功背后的艰辛,很自然地萌发出民族自豪感。 再如腾讯网2011年在今日话题板块中,就抓住了许多社会敏感话题,发表了《李建华:吃空饷为何理直气壮》为标题的时事评论,后又发表了《乔志峰:区长果然与女儿“吃空饷”无关》等新闻评论,在这些新闻评论中,采用第三人称方式,借助相关新闻链接,从不同的角度保证了信息的充足,为深化网民的认知奠定了基础。
  
  三、重视“意见领袖”的作用,坚定网民的政治态度
  意见领袖,是指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同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他们在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或过滤作用,由他们将信息传递给受众,形成信息传递的两级传播。政治态度作为政治素养构成的第三个方面,即政治主体对政治客体相对稳定的综合性心理反应倾向,表现为从肯定到否定、从赞成到反对的转变过程,政治态度通常表现为一系列以成型而又系统的政治意识、政治价值、政治信仰为表现形式的综合信念体系。政治态度在新闻报道中,很容易受到“意见领袖”的左右,而在网络时政新闻中,“意见领袖”的作用往往是通过“解读”的方式体现出来的。
  时政新闻网站应该成为最好的“解读者”,通过对时政新闻报道内容的解读,让网民加深对事实信息的把握与理解,从而坚定网民的政治态度。以人民网对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的政策解读为例。政策本身是“从实践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对这个过程,群众容易看到的只是政策条文。但是,政策制定的过程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制定政策的背景、事实依据、实际调研、制定不同政策方案、决策等形成长长的链条。其中,多数链节都有新闻价值。因此人民网推出了“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系列解读”专题,从经济角度去分析三农、土改、粮食安全等热点问题。其中一篇是“解决农民最关心的利益问题”的报道,从农村教育到农村医疗,从农村社保到提高农民收入等多个方面对政策进行了解读,并且还以图片与文字相结合的形式对从1982年至2008年的10个一号文件一一做了回顾报道。这些解读较好地发挥了人民网作为媒体的“意见领袖”作用,将党为广大人民谋福利、做事实的决心与实践展现了出来,坚定了网民对未来发展的信心。
  提高网民的网络政治素养,其意义不只是简单地提升网民的舆论表达能力,还在于提高他们自身对信息的判断与选择能力。在庞杂的媒介信息面前,提升受众自身的选择、批判、使用能力,成为构建健康媒介生态必不可少的一环。此外,网络社会具有媒介与社会的双重属性,网民作为网络媒体的基本角色,也表现出了现实社会属性,可以说,网民的政治素养是社会公民素养的一部分,因此,在网络社会选择、批判、使用信息的过程中,也体现了一定的社会责任。总之,要积极完善网络时政新闻报道,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让时政新闻“活”起来,从而不断地提高我国网民的政治素养。
  
  
  参考文献
  [1]李俊伟.思想政治工作[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
  [2]吴克明.网络文明教育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 中原工学院新闻与传播
  学院
  
其他文献
高校是创新资源的集中地,而专利是科技进步、社会发展以及创新能力的体现。随着高校科研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各级各类的数据统计都将专利作为评价高校科研能力水平的重要指标之
目的探讨微型钛板联合侧向拉力螺钉技术治疗髁突囊内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12月抚顺市医疗保障事务服务中心医院收治的46例髁突囊内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
本文采用恒速升温和等温烧结实验方法研究了亚化学计量UO 2-x燃料芯块的晶粒生长动力学。结果表明,以UO 2+x+5%U为原料,可得到密度为94.91%TD~96.23%TD(TD为理论密度)、O与U
新时代赋予教师新的职业使命和新的价值含义。师范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担负着培养教师的重任。紧扣国家教育发展战略要求,全面贯彻新时代国家教师队伍建设总体指导方针
摘要:现代传媒集团的秩序建设比起其他企业的秩序建设,更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要准确把握“现代传媒集团”基本内涵。构建与现代传媒集团相适应的内部秩序,尤其要重视产业秩序、组织秩序和办公秩序等方面的建设。企业的秩序建设要为企业创造价值和效益服务。  关键词:传媒集团 秩序建设 创造价值    一個池子里如果有一条鱼觉得不幸福,那是这条鱼的问题;如果许多鱼觉得不幸福,那肯定是水的问题。在企业的生态环境
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线上教学给高校教师带来了挑战与全新体验,也给疫情后高校的常态教学带来深远的影响。本文总结了线上教学的优势,从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梳理了这次线上教学
为适应新时期铁路运输行业发展的需要,从铁路总公司关于安全风险管控工作具体实施层面,根据江岸车辆段设备车间实际,简要总结了国内外安全风险管控,详细分析了车间存在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