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将美国生物教材的一个探究实验引入实验课堂

来源 :中学生物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_haib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對美国高中生物教材《生命的动力》中“温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实验进行了改进并引入到实际课堂教学中,实验贴近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较好地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关键词 美国生物教材 过氧化氢酶 实验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志码B
  1教材分析
  McGraw-Hill公司于2004年出版的美国高中主流生物教材《生命的动力》一经问世,便成为许多国家高中生物教学参考书。该教材的“生物实验”栏目十分有特色,实验内容丰富,贴近生活,注重了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笔者选取美国教材中“温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一节实验内容。由于温度的变化也会影响H2O2的分解,为了使实验更严谨,笔者将该实验改为“探究pH对H2O2酶活性的影响”,精心设计实验,从而促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其探究潜能。
  2教学目标
  ①理解当酶的结构发生变化后,酶的功能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从而形成物质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
  ②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提出新问题能力,从而发展科学思维素养;
  ③设计实验并动手操作实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从而形成科学探究的思维,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④用酶的知识对生活中的现象做出科学的判断和解释,从而培养社会责任感。
  3教学过程
  3.1实验演示,导入新课
  教师请一个学生在实物展示台上做演示实验一向土豆片上滴3滴H2O2溶液,其他学生观察投影到幻灯片上的实验现象。
  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土豆片上出现了大量气泡?学生通过讨论,能说出土豆片中含有H2O2酶。教师追问:你们觉得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H2O2酶的活性?由此导入新课。
  3.2引导探究
  教师展示实验材料及用具:土豆片,体积分数分别为3%的H2O2溶液和5%的HCl溶液,质量分数为5%的NaOH溶液,蒸馏水,培养皿,量筒等。
  教师提出问题:如果我们要在刚才演示实验的基础上来探究pH对土豆片中H2O2酶的影响,怎么设计?学生思考得出:可以先用不同pH的溶液处理土豆片,再往土豆上滴H2O2溶液。
  教师追问:用不同pH的溶液来处理土豆片,这在实验中叫控制什么?从而引导学生对实验变量的分析。
  3.3变量分析,实验设计
  学生四人一组,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分析:实验中自变量、因变量以及无关变量各是什么?如何控制或检测?
  小组内部讨论结束后,组间进行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各小组产生疑问:
  ①在控制自变量(pH的不同)时,是不是往土豆片上滴HCl或NaOH就可以了?
  ②实验要分几组?
  ③如何对土豆片大小厚度这个无关变量进行控制?
  教师鼓励小组间展开热烈讨论,合理引导一向最后,师生达成共识:用酸或碱处理土豆片时要浸泡一定时间;实验至少分三组,其中要有对照组;可以用打孔器和切片器切出直径5cm、厚度5mm的土豆小圆片。
  实验设计方案见表1。
  3.4结果分析,发现新问题
  学生观察实验结果:1号、2号土豆片上没有产生气泡,3号土豆片上产生很多气泡。
  教师提出问题:实验结论是什么?学生:盐酸和氢氧化钠会使酶失活。
  教师追问:pH对酶活性的影响是不是就是使酶失活?同时,教师引导学生用笔式酸度计测量体积分数为5%的HCl溶液和质量分数为5%的NaOH溶液的oH,发现:5%HCl的pH约为1,5%NaOH约为14。学生得出:过酸或过碱会使酶失活。
  教师提问:那其他溶液的pH是不是也会使酶失活呢?怎么设计实验来证明?学生思考得出:可以将5%HCl和5%NaOH进行稀释,得到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溶液后再进行分组实验。
  3.5完善实验,继续探究
  学生将5%HCl和5%NaOH溶液分别都稀释了10倍和100倍,继续进行实验探究。实验设计方案见表2。
  表2中,由于受实验条件的限制,单位时间内气泡产生的数量(因变量)是很难准确计数的,所以在这里引入了估算法:以对照组单位时间产生的气泡数量为参考值(为100),实验组产生的气泡数量通过目测与对照组比较后赋予一个估计值(比如说50、60等)。估计值虽然不是精确值,但估算法是生物学中一种常用的科学统计方法,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事物的变化趋势。
  根据实验数据,学生在图1中画出不同pH条件下酶活性的曲线图,构建了数学模型,通过曲线图能直观地解释oH与酶活性的关系。
  3.6总结提升
  学生观察曲线图的形状类似一个抛物线,得出实验结论:酶的活性有最适pH,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降低,且过酸或过碱会使酶失活。
  4教学反思
  本节教学利用了美国教材中的实验材料(5 mm厚度的土豆片和体积分数的3%H202溶液),实验材料贴近生活,让学生可以将学到的知识用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如双氧水作为消毒剂处理伤口时会冒泡。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实验变量,设计实验方案;在实验过程中,注重启发学生发现新问题,鼓励他们勇于探究,最终得出科学的实验结论。本节课从实验材料的选择、实验方案的设计与实施等方面都较好地落实了新课程对学生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的生物核心素养的要求。
其他文献
摘要:以“种群的特征”一节教学为例,阐述如何让学生在体验中实现深度学习,提升学科核心素养:细研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深度学习体验目标;聚焦核心问题,创设情境开展深度体验活动;建构迁移应用,科学采用多元深度评价。  關键词:深度学习;种群的特征;生物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志码:B  深度学习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围绕挑战性目标,积极思考,掌握核心知识,发展科学思维,注重批判理解和迁
摘 要 介绍北师大“新世纪”(版)初中《生物学》教材注重生命伦理教育,生物学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学科的优势,利用生命科学的丰富资源,结合学生实际,切实有效地开展生命伦理观的教育。  关键词 学科优势 生命伦理教育 初中生物学教材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B   生命伦理学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展最迅速、最有生命力的交叉学科。生命伦理学中的生命主要是指人类生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人和高等机体代谢及调节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多余的糖可以转化为非必需氨基酸,而多余的氨基酸可以贮存  B.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代谢强度受糖类分解代谢强度的制约  C.肾上腺素的分泌受下丘脑直接控制,与血糖浓度无关  D.胰高血糖素促进肝脏和肌肉细胞的糖原分解为葡萄糖  2.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细胞完成分化以后,其细胞膜的通
孟加拉白虎是孟加拉虎的一种变种。由于基因突变,导致孟加拉虎原本橙黄色底黑色条纹的毛发转变成白底黑纹。第一只野生孟加拉白虎于1951年在印度被发现并捕获,并被取名为“莫罕”。世界上现有的几百只白虎全都是它的子孙。  孟加拉白虎是世界一级保护动物,是印度国宝,世界上仅存白虎210只左右。白虎非常稀有,由于缺少保护色,白虎在自然界非常难存活,在野外已经灭绝。白虎非常稀有,每只价值数百万美元。  孟加拉白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客户对酒店的要求呈现出明显差异化。人们不仅追求标准化服务,酒店的个性化服务也已成为酒店业发展和竞争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以深圳某国际酒店为例,探讨酒店在个性化餐饮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如何解决问题,实现酒店的个性化服务。  关键词:酒店 个性化服务 餐饮服务 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1-0081-02  一
多元智能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Howard Gardner提出,他先后提出每个个体都具有九种智能(语言、数理逻辑、视觉空间、生存智能等)。根据多元智能的教育教学理念,设计课堂教学策略时可以有两种思路:为多元智能而教;通过多元智能来教。为了在生物课堂中可以更好的运用多元智能理论,笔者认为可以采取如图1所示的教学设计过程。  1教材与学生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必修2第三章第二节,主要介绍DNA分子的结
摘要结合“遗传与变异”章节的教学实践,总结了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主要概念教学策略。  关键词 高中生物学 核心素养 概念教学 遗传与变异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志码B  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是生物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习生物学而逐步形成的正确能力、品格和价值观。《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生命观
摘要 以一堂生物学课中的提问为例,对课堂提问进行了分析和反思:了解提问目的,注重提高提问的有效性;重视问题的开放性,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在技术层面上,要有效地利用提问的策略;在宏观层面上,生物学课堂提问要具有一定的教育视野。  关键词 提问教学 有效教学 案例分析 生物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B    在当前实际教学中,提问是驱动课堂教学的有效方式之一。
从教师的发展和需求出发,我刊积极打造为中学生物教学服务的学术期刊。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学生物学改革的发展,发表更多的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使得杂志能够真正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及时和宝贵的资讯与经验,我刊自2016年第一期开始页码从原有的64页改为80页,定价由原有的6.5元改为10.0元。欢迎订阅!  《中学生物学》编辑部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教学技术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教学中。探究利用新媒体技术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静态教学方法转化为动态,突出教学的重点难点;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课堂的效率;新媒体教学过程延续到课后,辅助学生回顾课堂的知识点,真正理解教学内容。  关键词:新媒体 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