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践初探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r87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以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阐述以生为本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实践过程。针对学生各阶段的心理特点和需求开展理论与实践教学。
  关键词: 职业生涯规划 高职生 教育实践
  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兴起于20世纪初的美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20世纪末开始在我国各高校中推广。目前全国各高校以各种形式全面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这是职业教育的一大进步。尤其是对于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来说,既是就业形势的需要,又是学生发展的需求。但刚刚起步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似乎进入了一段瓶颈时期。如何让这个“舶来品”真正在中国高等教育中扎根,充分发挥出它的作用——近年来,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也同很多高等院校一样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
  一、目前国内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本土化的理论指导,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
  由于中西方社会价值、社会体制,以及择业环境的不同①,我国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直接引用西方的理论进行教学实践,总感到矛盾重重,力不从心。本土化理论的缺失,直接影响到教材的编写和测量工具的应用等基本教育工具的本土化,自然导致理论和实践出现了脱节的现象。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师资专业力量不足,教育水平参差不齐。
  目前,国内很多高校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迫于实施2007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中的指示,即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为公共课列入教学计划。有的学校在还没有做好充足准备的情况下,匆匆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有的学校上课的老师以学生工作者兼职为主,甚至有的老师根本没有进行任何相关专业的培训。有的只是在原有的就业指导课中增加了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没有进行系统的教育指导。另外,有的学校还出现了教师孤军作战的现象,主要原因是职业生涯规划是新生学科,上上下下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和了解不足,得不到足够的理解和重视,导致人、财、物迟迟无法满足实际的需求。
  (三)学生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
  1.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淡薄。大多数学生在上大学之前没有进行过任何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更没有听说过。从他们填报高考志愿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在高三之前没有为填报哪所学校、选择哪个专业做出任何行动,生涯决策方式以听从父母、朋友、老师的意见为主,很少有学生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他们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几乎是空白。因此,加强学生的规划意识尤为重要。
  2.职业生涯规划的准备性良莠不齐。有的学生积极渴望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有明确的职业目标,完全可以自主学习,生涯准备性很高;而有的学生还根本不愿意接受职业生涯规划,认识不到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生涯准备性较低。有的学生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但是学习的主动性差,有的学生则积极响应,但不得法。目前,很多高校常使用“大锅饭式”的教学,显然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
  3.进行自我与环境探索的行动自主性不强。职业生涯规划的最终目的是采取具体的行动,实现职业生涯目标,实现自我发展。但是,在一项本科院校的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中显示,“常常会通过互联网了解就业信息”的选项,选择完全符合的仅占11.7%,不符合的占44.1%;在“会主动锻炼自己以培养社交能力”的选项中,完全符合只占了22%。②因此,在进行自我与环境探索的实践环节,最好有一只推手,督促学生行动起来。
  二、以生为本,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践
  (一)从大学生活入手,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相对于职业生涯,学生更关注眼前的大学生活;相对于未来是否幸福,学生更关注现在是否幸福;相对于大道理,学生更喜欢小故事。根据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该从学生的身边事,从规划大学生活开始。2010年,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面向大一学生开设《学业发展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其中第一单元觉知与承诺部分由“大学学习与职业发展”和“认识职业生涯规划”两方面内容4学时构成。在“你对本课程哪些内容印象深刻”的调查选项中,有43.2%的学生选择了“大学学习与职业发展”这一内容。
  另外,在班主任的工作职能中增加职业生涯指导的相关内容。班主任老师有指导学生制订大学学习计划,并督促其行动的责任。
  (二)从学生需求出发,分阶段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1.大一上学期开设《学业发展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新生刚到学校对大学生活充满期待,对未来也充满了幻想。在这个时候,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树立正确的学习观,职业价值观最合适不过。帮助学生解决在大学“想做什么”“该做什么”“怎么做”的需要。在教学中,启发学生理清学业发展、职业发展与自我实现的关系,从最为现实的角度讲解规划的意义,鼓励学生从大学生活开始做起,让学生树立追求职业目标的信心。这一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目标让学生建立自主规划意识,掌握常用的职业生涯规划步骤及方法。
  2.大一下学期与大二上学期,参与自主学习和体验工作环境的实践活动。这一阶段的学生,学习生活趋于稳定,他们有更多的精力去体验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同时,他们在自主学习和实践时,也一定会有很多问题需要及时解决。因此,学院除了有丰富的职业技能和专业技能的实践活动外,还利用校企合作,给学生提供校外实训的机会,安排学生一个月左右时间在企业参与与专业相关的工作,亲身体验未来工作可能的环境和内容。另外,为了满足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方面的咨询需求,目前学院共培养了全球职业生涯规划师7名,职业指导师14名,助理职业指导师6名,他们分别在各自的院系部门负责职业指导的辅导工作。
  在这一阶段的职业生涯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和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指导学生更全面地了解自我和了解工作环境。
  3.大二下学期,开设《就业指导》课程。由于大三上学期,绝大部分学生将真正走入职场,开始就业实习生活,与此同时学生还面临出国、升学、创业等方向的选择。这一阶段的学生需要为职业生涯做最后的准备,既紧张又兴奋。《就业指导》课的开设,指导学生分析当下的社会环境和就业形势借此帮助学生做最后的职业方向选择,同时为笔试、面试做必要的准备,还可以帮助学生调整心态,正确面对挫折和困难。
  这一阶段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目标是面临多种抉择,帮助学生确定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给予学生具体实用的就业信息和就业技巧的指导。
  大三学年学生在企业实习时期,辅导员、班主任及各院系部门的职业指导老师承担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辅导任务。
  学院以生为本,从学生的实际和心理需求出发,以大学生活规划为基点,分阶段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生对规划意识的排斥和目标意识的淡薄问题,尤其是分阶段全程实施教育指导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自主性不强的问题得到解决。
  三、未来三年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构想
  (一)进一步扩充专业的师资队伍,建立全程跟踪的研究机制,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二)加强实践教学的系统性。将典型的实践活动更加系统地进行规划并做细致的统筹安排,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活动在学生中的影响力。
  (三)丰富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辅导形式,从以“大锅饭”为主的辅导,逐渐增加如团体辅导、个体咨询等更为个性化的辅导形式。
  注释:
  ①张玉新.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本土化问题的探讨.出国与就业,2010.12:59-60.
  ②童卫丰,朱慧.基于“学生发展”理念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思想教育研究,2012,7(7):100-103.
  参考文献:
  [1]张玉新.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本土化问题的探讨.出国与就业,2010,12:59-60.
  [2]童卫丰,朱慧.基于“学生发展”理念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思想教育研究,2012,7(7):100-103.
  [3]张洁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过程化研究.北京邮电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其他文献
小学语文作业布置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反映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所以,学生作业的设计显得格外重要。尽管上面三令五申地要求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但是小学生的作业量还是太多。不科学的作业设计,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让很多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学生完成作业和教师批改作业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学生不能为应付老师检查而完成任务,老师也不能“看看字、看看字数”,而应该把作业当做
鲁迅先生说:“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所以给儿童看的图书就必须十分慎重,做起来也十分烦难。”儿童故事贴近儿童的生活世界,守护着孩子内心的梦想,丰富着孩子的想象,可以为孩子打下语言的底子,同时也打下精神的底子,是守护儿童成长的精神家园。  从目前的小学语文教材来看,进入教材的儿童故事,更多的是关注文本的思想性,往往被教师用工具化的方式肢解了,很
摘 要: 冲突性话语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是话语分析中较为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本文根据话轮转换理论,以美国著名肥皂剧《绝望主妇》中所出现的跨代冲突性对话为语料,对美国长辈与晚辈之间冲突性话语的话轮转换方式做了比较研究。通过对话轮索求策略和话轮放弃方式的分析,总结出美国跨代间冲突话语的话轮转换方式的特点,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启示。  关键词: 跨代间冲突性话语 话轮放弃 话轮索求
摘 要: 作者在对比传统英语写作教学模式和Blackboard(Bb)平台支持下任务型写作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提倡实施Bb平台支持下任务型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实践证实其在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互动交流、创造良好学习环境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缓解学习压力和增强自信心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关键词: Blackboard 平台 任务型语言教学 大学英语写作
摘要: 小学生处在学习能力形成和树立的初级阶段,内在学习品质,特别是思考分析的方法和习惯还没有养成。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抓住数学学科的内在特性,设置出贴近学生情感发展实际,激发学生内在学习潜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带着积极情感开展问题分析、思考、解答活动,切实提高小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情感式教学 思维能力  情感是学生学习知识、解答问题、战胜困难的不竭动力和
摘 要: 本文通过阐述阮冈纳赞提出的图书馆学五定律的基本内容及其在公共图书馆免费向公众开放中的指导意义,对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等问题提出了思考。  关键词: 阮冈纳赞 图书馆学五定律 公共图书馆 免费开放  在图书馆学界被誉为“我们职业最简单的表述”的《图书馆学五定律》,是1931年印度著名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就图书馆工作的实践观察和理论思考所出版的图书馆学专
摘要: 多数学习者都有这样一个共识:一本好的英语错题集对提高学习成绩有很大的帮助。然而能做好英语错题集整理工作并使之充分发挥效果的学生少之又少,或许是重视程度不够抑或是方法不当,因此掌握一些正确的整理方法和使用技巧,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关键词: 初中英语学习 错题集 整理方法 使用技巧  心理学家盖耶认为:“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成效的学习时刻。”
在初中作文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立意偏颇,主要表现在情趣低级、漠视生命、不知感恩、牢骚满腹、不合时宜、急功近利等方面。本文中所说的“意”是指初中学生作文表述的意愿、爱憎和追求,也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中心论点。  一、瞄准时代,关注热点  “文章合为时而著”,只有敏感地抓住时代的脉搏,把思维的触角伸向广阔的社会,才有可能驾驭材料。如十八大召开,提出了要建成小康社会的构想,围绕这个主题让同学们分析建成
摘 要: 在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中,代课老师马修尽全力教给孩子们真诚、尊严和爱。由于他的坚持和努力,孩子们心中播下了尊严与爱的种子,播下了理想和智慧的种子,最后收获了孩子们健全的人格。作者从心理学的角度,反思现实教育应该给予学生怎样的影响,什么样的教育行为才能达到教育的理想。  关键词: 《放牛班的春天》 教育理想 教育行为  当命运将马修带到誉为“池塘之底”的这所寄宿制学校时,
目前,小学德育工作滞后于智育的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是“三重三轻”,即重学习成绩,轻品德培养;重理论说教,轻实践活动;重课本教学,轻社会参与。那么,怎样才能使农村小学的德育管理步出高耗低效的误区呢?近两年的德育管理改革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必须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其认知规律出发,改革传统的管理模式.真正提高德育管理效率。  一、“小”处着手,优化管理内容  针对小学生年龄小、知识少、自制力薄弱的现状,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