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龙点睛——紫砂壶壶钮的造型及变化

来源 :艺术时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sky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紫砂壶钮以提携壶盖方便而形成其价值,更因为它的装饰性和艺术性而成为紫砂壶构造中不可或缺的部位,成为画龙点睛的一笔。
  关键词:紫砂壶;壶钮;造型
  中图分类号:J5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8-215-1
  传说,南朝著名的画师张僧繇在金陵安乐寺的墙壁上画了四条龙,但没有画眼睛,人们问其何故,张僧繇说点了眼睛龙就会飞走,人们都认为他的话很荒诞,张僧繇只得点了其中一条龙的眼睛,刹那间,风雷云电大作,龙便乘云驾雾飞上了天,但没有被点上眼睛的龙都在,于是就有了“画龙点睛”的故事。通常我们对事情的概述点明中心主旨,或于关键之处点题,就是一种画龙点睛的手法。而在我看来,一件成功的紫砂壶艺术品,壶钮便是紫砂壶艺人画龙点睛的一笔。
  五百年来,宜兴紫砂壶多以实用为主,壶艺造型主要分两大类———光货、花货。光货中有方、圆、筋纹器形,花货中有各种仿瓜果、树桩、竹节等多种自然形态的器形。无论光货或花货,器形如何变化,壶盖最上端的壶钮,虽说只是壶体中的一个局部,但由于所在位置特殊,常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壶钮的大小与壶体的比例关系,与人体之比例关系非常相似,壶钮大了,有头重脚轻的感觉;壶钮小了,会使整个壶体显得缩头缩脑,没有精神。
  为满足制作要求、工艺设计变化,达到审美的效果、意境,工艺师们大胆地进行创新,使得紫砂壶的造型艺术形成了全面的体系。如一把壶的构造由壶身、嘴、把、盖、钮几个主要的部件组成,形成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紫砂构造。壶钮的造型和紫砂壶的造型一样,都丰富多变,也因壶式而适,譬如说圆壶的壶钮一般就做成圆形,方壶一般就做成方形钮,但其中也是有变化的。
  圆形钮就是最常见的钮,多用在圆器中。圆形钮有丰富的样式:有的如圆珠般光润浑圆;有的似球形般浑厚的;有扁圆的钮形;也有中间凸圆两边收敛的椭圆钮、莲子钮;还有扁笠钮、圆柱形钮。往往这些壶钮的造型都是依据壶身的缩小比例或者倒置而成,造型简洁明了。程寿珍的大掇球壶,造型极为特别,将三个球体组合起来,通过局部的增减变化,达到高度统一,三个球体的重叠恰到好处,没有一点多余的地方,最为完整的球体为壶钮,使得整个壶艺造型活泼、富态、可爱。
  还有方器中经常使用的方形钮,也是根据壶型而形成四方、六方等。在这里不得不提的就是筋纹钮。筋纹钮是依据壶身筋纹的形式,而等同缩小比例制作的,通常一线到底,如菊瓣壶,从壶钮、盖、身通身做十二瓣菊花,造型十分靓丽。黄玉麟的铺砂升方壶,壶体为四方梯形,盖为嵌盖,盖面上的壶钮为正方形。此种类型的壶,壶钮大都为正方体,造型简洁,干净利索,若换成其他形态的壶钮可能效果均不如此。
  其次有桥形钮,顾名思义,它的形状就像桥一样,而生活中的桥有多种构造,紫砂壶钮亦如是,依据器形方圆、构造等,形成了多种桥形钮。有圆柱形的拱桥、方形拱桥、两边筋纹如意形拱桥;还有顾景舟先生的过新桥形钮,下呈两柱,上面是扁平条状;另外还有环状的钮,就像水面映衬着的拱桥,形成环状;还有串盖钮,多为环状。除此之外还有牛盖,牛盖就是仿照牛鼻子做的中间一段如桥般平坦的拱形,也是桥钮的一种。顾景舟的上新桥壶,壶体为扁圆形,壶肩饰有一道凹弦纹,盖为压盖,盖面中部为凸起弧形,呈扁平圆形,壶钮为桥形,此桥形壶钮,有别于传统桥形,与众不同,在“新”字上下了功夫,整个造型,都体现出“新桥”概念。
  还有花器中经常运用到的钮,这类钮形没有固定的样式,多为雕刻巧思制成,根据壶型,做成符合壶意的仿自然形钮,比如常作的瓜柄形钮,如南瓜柄、葫芦蒂。还有取竹节、梅桩、松段等形态作的钮,造型生动活泼,富有意味。除仿自然形的壶钮,还有动物肖形钮,从古代印章上座钮取材,丰富到紫砂艺术中,通常把带有祥瑞征兆的兽形、代表吉祥的动物形体,或作抽象和变形,或具象、写实地刻绘钮形。一般多作龙、凤、狮、麒麟、龟、鱼等,造型多变,丰富而奇巧,与壶体相互融合协调,有时并以钮的形状作壶名。陈鸣远的南瓜形壶,壶体仿南瓜形,壶嘴及把都极为写实,壶盖的造型为南瓜纽,整体造型写实、有趣。将田园中的果实演变为实用器皿,这是紫砂材料具有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其他陶瓷是无法比拟的,也是宜兴陶工的聪明之处,他们善于发现材料,使用材料,紫砂材料的特点经陶工们几百年的运用已发挥得淋漓尽致。
  此外,还有当代新创的壶钮形式,借鉴现代美学和社会现象,形式多而丰富,涵义庞多。依据紫砂艺人的巧思和设计的造型来定夺,有以盖为钮,不作具体的捏钮装饰的,通常此类壶盖都小于壶口,便于提携。还有的通天壶钮长的穿过上方提梁的孔洞,直插天际,造型独特。
  现代壶艺的发展,已融入了一些现代艺术表现手法,随意性极强,与传统造型区别较大,无论造型如何、壶体变化多大,壶体上的壶钮都会随着壶体的造型变化而变化。
  参考文献:
  [1]熊开波.与时俱进的陶瓷器皿创作[J].中国陶瓷画刊,2010.[2]吴鸣.紫砂的本体语言[J].景德镇陶瓷,2003,(01).
  [3]钱剑华.紫砂茶壶的造型与鉴赏[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
其他文献
笔者在临床上采用大柴胡汤治疗小儿发热,每每奏效,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1997-2001年,我院共收治毒蛇咬伤532例,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总结如下.
摘要:“字依壶传,壶随字贵”一句道尽了陶刻艺术的高度价值。作为中国陶瓷艺苑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紫砂壶将精湛的工艺和古典文化相结合,既是方便实用的品茗佳器,又是一种非常值得收藏的艺术品,再经过陶刻大家的锦上添花,更具传世之价值,非常值得藏家选择收藏。  关键词:紫砂壶;陶刻;历史  中图分类号:J5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8-212-1  紫砂壶以传统文化为源、工艺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一种有潜在危险性的临床急症,容易导致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2001年5月-2003年5月,对确诊的UAP患者给予灯盏花素、低分子肝素钙联合
摘要:竹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宜兴有“竹的海洋”的美称。竹与紫砂艺术相结合不是偶然的,以竹入壶,自古有之。竹子的文化内涵丰富,影响着中国人的审美理念及伦理情操,激发艺术家的创作灵感。  关键词:竹;紫砂壶;气节  中图分类号:J5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8-213-1  竹是自然界的精灵,经历自然界的风霜雨雪仍坚韧不拔、宁折不弯,竹可入画、入诗,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