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引用,更要认真稽核

来源 :历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xuan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资料,引用,稽核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8)15-0053-04
  
  引用新资料创设新情景的选择题不仅能使考试始终牢牢把握教学的重点或主干知识,确保试题考查目标的实现,而且也有积极的教学导向意义。
  例一:美国历史学家写道:“想象一下,哥伦比亚麦德林可卡因垄断集团成功发动一起对美国的军事袭击,迫使其允许可卡因合法化,还须支付巨额战争赔款——这幅场景当然荒谬绝伦,但类似的事件在19世纪的中国确曾发生过。”“类似的事件”是指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甲午战争
  C、中法战争
  D、鸦片战争
  答案:D
  试题考查的是对鸦片战争性质特征的理解。由于用了两位美国史学家对鸦片战争性质极为生动的“想象”式的比喻和评价来表示这些特征,使这类从初中到高中,直至文学作品、社会舆论都是重点或常识的“老”题枯木逢春,面目一新,不仅使试题生动活泼,贴近现实,贴近社会,而且提高了试题考查目标的实现度。一经面世,便迅速在互联网上传开,不少教师不仅在不同的考试、测验和练习中引用了这道试题,而且直接把这段话“揉”进了课程教学,可见这一开发对中学历史教学之价值和影响。稍有遗憾的是,这段引文在处理上不够规范。原文是:
  “我想象着这样一幅场景:哥伦比亚麦德林可卡因垄断集团成功地发动一起对美国的军事袭击,迫使美国允许可卡因合法化,并允许该垄断组织将毒品出口到美国五个主要城市,不受美国监督并免予征税;美国政府还被迫同意贩卖毒品的官员管理在这些城市活动的所有哥伦比亚人。此外,美国还必须支付战争赔偿1000亿美元——这是哥伦比亚向美国输出可卡因所发动战争的花费。这幅场景当然荒谬绝伦,就连最出格的科幻小说作家也无法做出如此狂热的想象。然而,类似的事件在19世纪的中国确曾发生过,而且不只一次,而是两次。但是,两次战争的挑起者都不是蛮横无理的哥伦比亚毒品销售商,而是当时世界上科技最发达的国家大不列颠,它把类似的条件强加给了中国。”
  显然,试题在引用时做了大量技术性删节和局部概括,而且处理得很简明,这是很有必要的。但既然如此,就应当删去引号,表明此处是对作者原意的概括,不是原文。另外,这本书只是两位美国史学家写的,用“美国历史学家”这样的全称来表示似不够准确,可改为“有美国史学家说”。
  ●有美国史学家说,想象一下,哥伦比亚麦德林可卡因垄断集团成功发动一起对美国的军事袭击,迫使其允许可卡因合法化,还须支付巨额战争赔款——这幅场景当然荒谬绝伦,但类似的事件在19世纪的中国确曾发生过。“类似的事件”是指
  A、甲午战争
  B、中法战争
  C、中俄战争
  D、鸦片战争
  答案:D
  如果表示引用的是原文,文中被删去的部分就必须用省略号,以示其中有删节:
  ●有美国吏学家写道:“我想象着这样一副场景:哥伦比亚麦德林可卡因垄断集团成功地发动一起对美国的军事袭击,迫使美国允许可卡因合法化……支付战争赔偿1000亿美元……这幅场景当然荒谬绝伦……然而,类似的事件在19世纪的中国确曾发生过。”文中“类似的事件”当指(选项同上,略)
  这样做,不仅是一种学术规范,是对作者和读者应有的尊重,更要紧的是对学生耳濡目染的影响。
  要特别指出的是,在实践上,不少命题者不仅资料引用的工夫下得不够,抄来抄去,以讹传讹,而且在思想上以为只要学生能做这道试题,达到考试目的就行。究其思想根源,是应试教育流弊污染的痕迹之一。站在对学生负责的立场,就应当看到考试本身也是一种特定的课程环节,命题和编教科书、执教一样,都必须以科学性为前提。尤其是一些大规模的对考生“有决定意义”的考试,其流传和影响甚至比教科书、教参都快且广,不可轻视。因此,在命制这类试题时。应当与史学研究遵守相同的准则,凡是引用的资料及其解释都要认真甄别稽核、仔细采信,使其尽可能可靠准确。在处理上恰当规范。
  例二:罗马城内有架“圣梯”,凡人只要爬上去便可赎罪。一天,有人爬到中间,又突然退了下来,旁人问其原因,他说:“只要心中有了信仰,就能赎罪,不必在乎表面的礼仪。”这个人是
  A、马丁·路德
  B、克伦威尔
  C、亨利八世
  D,加尔文
  答案:A
  试题的立意是考查对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特征的理解。由于其在课程的重点范围内,如果直接提问,很容易成为死记硬背之题。但试题引用了一个学生没有学过的极为生动的故事,不仅激活了试题,增加了阅读能力的考查,而且又使学生学到了新的知识,从命题技术上看是很不错的。可以商榷的问题是:
  1、“罗马城内有架‘圣梯’,凡人只要爬上去便可赎罪。”似乎交代得不明白,谁说的?命题者说,还是“传说”或“据说”?
  2,马丁·路德是16世纪德意志也是欧洲宗教改革的著名人物,不少传记都写了他年轻时出家修道和觉悟的经历,其中与试题相关的故事大致相同:1510年至1511年间,马丁·路德朝拜罗马,祈求得到真正的平安。当他虔诚地跪爬耶稣曾经走过的彼拉多圣梯赎罪时,突然听见一个强大的声音在他内心深处说:“义人必因信得生”,立刻起身走下了梯阶。与这个记载相比较,试题提供的情节对这个原本就可能含传奇色彩的故事似有特意遵从少数说法或再创作之嫌,不知是何考虑。
  3、学生没有学过这个故事,也就是说,学生是凭借正确理解这个故事所反映的观点,而不是靠辨认其具体情节来做选择的。我们知道,与马丁·路德同时代的加尔文也是这场宗教改革的著名人物之一,在主张信仰基督《圣经》,反对罗马教廷繁文缛节、腐败贪婪的问题上和马丁·路德有相同的观点。上海市二期课改的高中课本虽然在大字部分没有写加尔文,但在小字部分有所介绍。如此,试题对按照“高考考大字,不考小字”学习的学生来说,不会有太大难度,在他们的记忆中对加尔文可能已经没有印象,但对于那些按照课程改革精神进行拓展阅读,知道加尔文及其主要观点的学生来说,选择起来反倒有难度了。
  根据以上分析,比较方便的修改方案是:
  ●1 510年初,有位年轻的德意志教徒在罗马虔诚地跪爬“圣梯”。突然,他内心深处震响《圣经》之音:“义人必因信得生!”便立刻站了起来,摒弃这种赎罪方式。这个人是
  A、奥托一世
  B,亨利八世
  C、马丁·路德
  D、加尔文
  答案:C
  但这还不是理想的修改方案,因为这个故事虽然生动,但只涉及了马丁·路德从表面礼仪中的觉醒,这场宗教改革反对的重心也不是表面礼仪,而是繁文缛节掩盖下的罗马教廷的腐败贪婪 和肆无忌惮,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所以,在知识目标上有“打擦边球”之嫌。依笔者之陋见,以下两个修改方案既保持了试题原有的优点,又切入了这场宗教改革的本质特点和学习的重点:
  ●1510年后期,德意志各地响起“当购买‘赎罪券’的钱币在功德箱中落下,灵魂就会从炼狱得救!”一位虔诚的基督士感到恶心愤怒、无法忍耐,决心公开与罗马教廷分道扬镳!他就是
  A、奥托一世
  B、亨利八世
  C、马丁·路德
  D、加尔文
  答案:C
  ●“如果教宗知道出售赎罪券的修道士的勒索行径,就应该告诉基督徒们,他宁可使圣彼得大教堂化为灰烬,也不用羔羊的血肉之躯建造之。”1510年后期,当一位德意志基督士公开这个观点时,其影响是石破天惊的。他就是(选项同上,略)
  例三:列宁晚年在总结十月革命经验时说:“毫无出路的处境十倍地增强了工农的力量,使我们能够用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办法来创造发展文明的根本条件。”这一“不同的办法”是
  A、进行全面的改革
  B、实行新经济政策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建立苏维埃政权
  答案:D
  这道试题考查的是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阅读理解历史文献的水平。列宁讲话涉及十月革命的非常之多,试题特意选了这段话,笔者以为,有使学生通过考试,进一步了解无产阶级革命先驱对如何发展人类文明的看法之用意,对当前在教学中如何体现唯物史观的文明史也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到,这个“不同的办法”有三个特征:一是在“毫无出路的处境十倍地增强了工农的力量”的背景下产生的;二是“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三是属于“发展文明的根本条件”。显然,在政治上“建立苏维埃政权”确实符合这三个特征。但是,实行新经济政策不见得就一定不符合这三个特征,它与建立苏维埃政权有着共同的“毫无出路的处境十倍地增强了工农的力量”的背景。另外,新经济政策虽然在具体形式上与西欧其他国家有相同之处,但在本质上,在实施前提、宗旨理念、政策定位、发展方向等一切有决定意义的方面,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是完全不同的。再者,无论如何,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发展文明的根本条件”不光是政治前提,也应当包括物质基础。两者相比较,后者还是最根本的。如此,就有理由问,既然“建立苏维埃政权”是正确答案,为什么“实行新经济政策”就不是正确答案呢?以上讨论只是就事论事地进行逻辑推论,可能陷于见仁见智,真正有“拍板”意义的是:试题既然属于对列宁这段话的解读,正确答案就应当符合列宁的原意。
  这段话出自1923年列宁《论我国革命(评尼·苏汉诺夫的札记)》。该文由1月16日、17日写的两部分评论组成。试题引用的这段话在1月16日那一部分中的倒数第二段。
  文中列出以苏汉诺夫为代表的一些人的观点是:“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就需要文明”,但“俄国生产力还没有发展到足以实现社会主义的水平”。列宁严词驳斥了这个观点,承认建设社会主义确实需要有一定的文明基础,但俄国并不一定要通过“西欧资本主义发展和资产阶级民主发展的这条固定道路”,因为:
  1、十月革命“是和第一次世界帝国主义大战相联系的革命,这样的革命不免要表现出一些新的特征”;
  2、“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的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俄国“是个介于文明国家和初次被这次战争完全拖进文明之列的整个东方各国或欧洲以外各国之间的国家,所以俄国可能表现出而且势必表现出某些特殊性,这些特殊性固然并不越出世界发展的共同路线,但是使俄国革命显得有别于以前西欧各国的革命”;
  3、特殊的形势已经“使俄国的发展……纳入一种可以实现‘农民战争’同工人运动联合的环境中,而关于这种联合,像马克思这样的‘马克思主义者’在1856年谈到普鲁士的时候,就认为是一种可能的前途”;
  4、“毫无出路的处境十倍地增加了工农的力量,使我们能够用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来创造文明发展的根本条件……首先用革命的手段取得达到这个一定水平的前提,然后‘D在工农政权和苏维埃制度的基础上追上别国的人民”,完成这个“一定水平”;
  5、“我们也是首先在1917年10月投入了真正的战斗,然后就看到了布列斯特和约或新经济政策等等这样发展中的细节(就世界历史来说,这当然是细节)。现在已经毫无疑问,我们基本上是胜利了”。
  从以上列宁的评论中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文中“不同的办法”指的是不同于苏汉诺夫所说的必须先走“西欧资本主义发展和资产阶级民主发展的这条固定道路”,才能发展文明的办法,是如何在特殊条件下的俄国“创造文明发展的根本条件”,建设社会主义发展文明的办法,是个大概念:“首先”是武装起义建立苏维埃政权;“然后”在此基础上,采取包括“布列斯特和约或新经济政策”在内的一系列内政外交措施,巩固和发展十月革命成果“追上别国的人民”,完成建设社会主义、发展文明的基础,其实质是由无产阶级来完成本应由资产阶级完成的任务。“建立苏维埃政权”是这个“不同的办法”的首要任务,而不是全部。
  根据上述分析和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如果保持本题原来的引文和难度,比较谨慎和方便的修改方案有二,一是修改试题的提问,二是修改试题的选项:
  ●列宁在总结十月革命经验时说:“毫无出路的处境十倍地增强了工农的力量,使我们能够用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办法来创造发展文明的根本条件。”这一“不同的办法”之首要任务是
  A、进行全面的改革
  B、实行新经济政策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建立苏维埃政权
  答案:D
  ●列宁在驳斥苏汉诺夫时说:“毫无出路的处境十倍地增强了工农的力量,使我们能够用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办法来创造发展文明的根本条件。”这一“不同的办法”是指
  A、国家与革命的一般途径
  B、2月革命推翻沙皇统治
  C、十月革命及其巩固措施
  D、建立计划经济发展模式
  答案:C
  
  [责任编辑:陶亚敏]
其他文献
这是一个三代同堂的大家庭,是一个有三种生活方式交叉纵横的共享空间。让家庭中每一个成员都能产生身处其中的愉悦感,是我们设计的目的,而浪漫的怀旧感是我们追求的基调。一
30年来,我们一直在为建成一个以试验测试为基础的,应用现代化工程力学与计算机技术为手段的、以实现综合应用车辆技术为目标的研究机构而奋斗,其目的是要研制出具有中国特色
The heat transfer performance of a mist/air jet impingement on a constant-heat flux surface was experimentally investigated.Two objectives were outlined in the
一、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应围绕深化企业改革的思路展开1·1 国有资产管理形式是国家与企业关系的集中体现。国家与国营企业的关系是以国家对企业资产的所有权为基础的。在我国
《猫眼》是加拿大小说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代表作之一,描绘了主人公伊莱恩不同成长时期的心路历程,深刻揭露出青春的失落和隐秘的逝去的这一主题。 Cat’s Eye is one of
片段一:双簧戏师:昨天的课后作业是同学们找对子,演课文里的片段,大家准备好了吧?生:准备好了。师:谁有勇气先上来?生:我。(一位平时比较活泼的同学先站了起来)师:掌声鼓励。
提起“汉森”人们一定会误以为是家德国公司。一贯崇尚德国人严谨作风和德国产品高超质量标准的陕西猎人广告公司总裁郭刚在给新公司起名时,一种潜意识驱使他念出了“猎人”
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于1977年10月纪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五十周年时重建落成。1965年,井冈山人民曾建造过一座木质的临时性纪念碑。同年夏,毛主席重上井冈山时曾在碑
为满足砖厂员工在岗培训的需要 ,全国墙材科技信息网与《砖瓦》杂志社共同组织摄制了砖厂技术影碟 ,主要内容包括 :粉煤灰烧砖技术要点、煤矸石烧砖技术要点、砖厂设备安全操
《贝恩斯》是英国当代女作家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1916—2000)的作品。这篇小说选自2001年英国红鹳出版社(Flamingo)出版的短篇小说集《逃之天天》(The Means of Esca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