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风病患者经国产氟嗪酸治疗前后麻风菌活力的测定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y1984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研究国产氟嗪酸对多菌型麻风患者的疗效,11例新发未治界线类偏瘤型(BL)/瘤型麻风(LL)和2例氨苯砜单疗复发BL/LL患者以国产氟嗪酸400mg/d治疗12周,有8例患者在疗前、疗后6、9和12周时分别取活检作鼠足垫接种以测定药物对麻风菌活力的影响.其中5例标本接种裸鼠,3例标本接种CFW小鼠.鼠足垫试验结果显示,几乎所有疗前标本接种的裸鼠和大部分小鼠见有麻风苗繁殖,治疗6周或6周以上标本接种的裸鼠或小鼠均未见麻风菌繁殖.结果示国产氟嗪酸是一种较强的杀麻风菌药物,其疗效与国外文献报告相似.研究结果也为该药组成新的治疗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我们从1992年3月至1995年3月对本院已确诊的银屑病患者50例、其它皮肤病患者50例及健康人45例,进行血清唾液酸(SA)、血清脂质结合唾液酸(LSA)及纤维结合蛋白(Fn)测定,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光泽苔藓多发生在儿童及青年,无特殊疗法,我们应用息斯敏治疗3例,在短期内取得了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期刊
大疱性类天疱疮抗原分子存在着异质性.为了弄清抗原异质性与疾病临床表现、治疗、预后的关系,我们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了122例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血清,94例为阳性.其中230000抗体阳性率57.4%,180000抗体阳性率88.3%.对检测阳性的94例患者分为230000蛋白抗体阳性组、180000蛋白抗体阳性组以及230000蛋白抗体与180000蛋白抗体合并阳性组3个组.分析比较了各组间临床表现形
两种不同药物先后在同一患者引起的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AGEP),临床上比较少见,近来我院收治一例,现报道如下.
免疫印迹法被用于天疱疮的分型,制备供于免疫印迹使用的天疱疮抗原浸出液是提高该法灵敏度的重要环节.为了比较目前常采用的几种制备天疱疮抗原浸出液方法的优劣,我们用中性蛋白酶(dispase)分离法,56℃热分离法和1mol/L NaCl分离法,分别对正常人皮、牛鼻和小鼠皮进行处理,经天疱疮血清IIF检测比较它们的抗原活性变化,探讨这三种分离法对天疱疮抗原的影响.
我们于1994年3月至1995年10月期间,采用伊曲康唑治疗了体股癣、花斑癣、手足癣、头癣、脓癣等患者共计108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为了评价特比萘芬(torbinafine,商品名疗霉舒)短程间隔疗法治疗甲真菌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瑞士山德士(Sandoz)药厂从1994年1~12月组织部分医院进行多中心临床验证。
索康(Psorcon,山东德美克制药有限公司)是一种强效皮质类固醇类外用药,对多种皮肤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我们于1995年11月至1996年5月用该药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局限性白癜风等皮肤病共45例,疗效满意,现将结果小结如下。
为了解目前青少年面部寻常痤疮的患病情况,我们于1995年10月至1996年11月对杭州市第二中学等4所中学和九曲巷、游泳巷两所小学的学生做了面部寻常痤疮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