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就优质护理服务在内科病房中的实施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内科病房2014年6月到2015年6月所收治的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分别是研究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而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优质护理服务。结果:两组患者对于护理满意度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护理前相比,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改变,存在着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内科病房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能够大大缓解护士与患者之间的距离感,护患之间能够建立起相互合作、相互信赖的关系,从而让患者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来平静地接受护理和分娩,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医院 入出院 优质护理 内科病房
优质护理服务是个性化护理、基础护理、人性化护理、专项护理的有机统一体[1],也是在国内外被广泛应用的先进服务理念,它的实施能够较好地改善护患关系,还能够让患者及其家属对于医院的满意度得以大幅度提高[2]。本文就优质护理服务在内科病房中的实施效果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資料
选取我院内科病房2014年6月到2015年6月所收治的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最小年龄为20岁,最大年龄为68岁,平均年龄(46.34±1.22)岁,男50例,女36例。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分别是研究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程度等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不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而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优质护理服务,具体作法如下:
1.2.1 入院护理
医护人员要热情接待新入院的内科患者,要为其主动介绍医院的相关规章制度和住院环境,要注意保持病房舒适整洁、温湿度适宜,让内科患者保持较为愉悦的心情,同时,还应该向内科患者介绍护士长、责任护士、科主任、医生等相关工作人员,以便能够进一步拉近护患关系的距离[3]。
1.2.2 加强访视及交流
内科患者入院之后,都会出现恐惧、紧张心理,护理人员应该采用诱导、示范、说服、暗示等多想方法来将患者恐惧、紧张心理因素予以消除,使之转移注意力,产生安全感和信赖感。护理人员要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第一,非语言交流,要对患者用姿势、表情、动作、眼神等方式来传递信息,护士要尽量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给她们留下美好印象,使之能够配合护理与治疗工作,产生依赖感、亲切感。第二,用关注的目光、微笑能够大幅度降低患者的焦虑与恐惧心理,护士要用平静的目光、微笑、主动、热情的面容来对患者的倾述进行聆听、注视,使之能够平静地接受治疗。
1.2.3 加强细节护理
护士必须掌握护理工作制度及服务流程,按照清单要求开展工作。护士接待病人时必须及时、热情、主动,严格执行“五要求”,保证患者入院时零等待。患者出院时,护士按照清单要求,提前通知患者及家属做好出院准备工作,结合患者健康状况和个体化需求为患者做好出院指导和健康宣教,护送患者出院。同时,护士还应该通过电话、短信等形式为出院患者提供延续性护理服务。当专职护士因特殊原因未在护士站时,对患者接待、服务工作实行首问负责制,由首次接待的护士负责患者入、出院或就诊相关工作。
1.3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为满意度及生活质量。满意度采用医院自制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进行判定,生活质量则采用SF-36量表进行评定。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由表1可以看出,研究组对护理的满意率为95.35%,30例满意,11例较满意,2例不满意;对照组对护理的满意率为67.44%,15例满意,14例较满意,14例不满意。两组患者对于护理满意度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调查比较
由表2可以看出,与护理前相比,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改变,存在着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研究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比较(x±s分)
注:a与自身护理前比较,p<0.05;
3 讨论
在医疗改革深入进行的背景之下,医院内科病房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到“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4],通过做好患者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提高医护人员在患者心目中的地位,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救死扶伤精神和白衣天使形象。通过深入开展优质护理工作,减少病人因接待不及时等不良因素引发的护理投诉,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患者满意度[5]。本组资料表明:两组患者对于护理满意度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护理前相比,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改变,存在着统计学意义(P<0.05)。。总之,在内科病房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能够大大缓解护士与患者之间的距离感,护患之间能够建立起相互合作、相互信赖的关系,从而让患者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来平静地接受护理和分娩,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建荣,皮红英,马燕兰等. 新形势下医院优质护理服务体系的构建及其实践[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8):1201-1202
[2]高军军,王建荣,皮红英,马燕兰.优质护理服务与传统排班模式患者满意度调查分析[J].西部医学,2011,23(3):584.
[3]罗春苗.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与体会[J].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1,21(01):109-114.
[4]李艳艳.浅谈舒适护理服务在内科护理中的重要性[J]. 中国医药指南. 2012,20(30):111-114.
[5] 殷慧香,董瑞馨. 护理组长负责制在内科患者舒适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 2011,20(18):134-135.
【关键词】 医院 入出院 优质护理 内科病房
优质护理服务是个性化护理、基础护理、人性化护理、专项护理的有机统一体[1],也是在国内外被广泛应用的先进服务理念,它的实施能够较好地改善护患关系,还能够让患者及其家属对于医院的满意度得以大幅度提高[2]。本文就优质护理服务在内科病房中的实施效果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資料
选取我院内科病房2014年6月到2015年6月所收治的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最小年龄为20岁,最大年龄为68岁,平均年龄(46.34±1.22)岁,男50例,女36例。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分别是研究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程度等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不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而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优质护理服务,具体作法如下:
1.2.1 入院护理
医护人员要热情接待新入院的内科患者,要为其主动介绍医院的相关规章制度和住院环境,要注意保持病房舒适整洁、温湿度适宜,让内科患者保持较为愉悦的心情,同时,还应该向内科患者介绍护士长、责任护士、科主任、医生等相关工作人员,以便能够进一步拉近护患关系的距离[3]。
1.2.2 加强访视及交流
内科患者入院之后,都会出现恐惧、紧张心理,护理人员应该采用诱导、示范、说服、暗示等多想方法来将患者恐惧、紧张心理因素予以消除,使之转移注意力,产生安全感和信赖感。护理人员要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第一,非语言交流,要对患者用姿势、表情、动作、眼神等方式来传递信息,护士要尽量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给她们留下美好印象,使之能够配合护理与治疗工作,产生依赖感、亲切感。第二,用关注的目光、微笑能够大幅度降低患者的焦虑与恐惧心理,护士要用平静的目光、微笑、主动、热情的面容来对患者的倾述进行聆听、注视,使之能够平静地接受治疗。
1.2.3 加强细节护理
护士必须掌握护理工作制度及服务流程,按照清单要求开展工作。护士接待病人时必须及时、热情、主动,严格执行“五要求”,保证患者入院时零等待。患者出院时,护士按照清单要求,提前通知患者及家属做好出院准备工作,结合患者健康状况和个体化需求为患者做好出院指导和健康宣教,护送患者出院。同时,护士还应该通过电话、短信等形式为出院患者提供延续性护理服务。当专职护士因特殊原因未在护士站时,对患者接待、服务工作实行首问负责制,由首次接待的护士负责患者入、出院或就诊相关工作。
1.3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为满意度及生活质量。满意度采用医院自制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进行判定,生活质量则采用SF-36量表进行评定。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由表1可以看出,研究组对护理的满意率为95.35%,30例满意,11例较满意,2例不满意;对照组对护理的满意率为67.44%,15例满意,14例较满意,14例不满意。两组患者对于护理满意度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调查比较
由表2可以看出,与护理前相比,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改变,存在着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研究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比较(x±s分)
注:a与自身护理前比较,p<0.05;
3 讨论
在医疗改革深入进行的背景之下,医院内科病房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到“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4],通过做好患者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提高医护人员在患者心目中的地位,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救死扶伤精神和白衣天使形象。通过深入开展优质护理工作,减少病人因接待不及时等不良因素引发的护理投诉,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患者满意度[5]。本组资料表明:两组患者对于护理满意度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护理前相比,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改变,存在着统计学意义(P<0.05)。。总之,在内科病房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能够大大缓解护士与患者之间的距离感,护患之间能够建立起相互合作、相互信赖的关系,从而让患者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来平静地接受护理和分娩,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建荣,皮红英,马燕兰等. 新形势下医院优质护理服务体系的构建及其实践[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8):1201-1202
[2]高军军,王建荣,皮红英,马燕兰.优质护理服务与传统排班模式患者满意度调查分析[J].西部医学,2011,23(3):584.
[3]罗春苗.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与体会[J].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1,21(01):109-114.
[4]李艳艳.浅谈舒适护理服务在内科护理中的重要性[J]. 中国医药指南. 2012,20(30):111-114.
[5] 殷慧香,董瑞馨. 护理组长负责制在内科患者舒适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 2011,20(18):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