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总统竞选侧记

来源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rte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来也巧,当波兰总统竞选进入白热化的决战阶段时,笔者正在波兰访问,颇有兴趣地作为旁观者亲眼目睹了5年一次的难得的一幕。冒雪投票1995年11月19日,波兰全国下着大雪,纷纷扬扬,洒满大地。这一天,波兰总统选举进行第二轮投票,将最终产生新的总统。从早晨6点到晚上8点选民们
其他文献
企业中的社会关系是由雇主和工人,行业组织和工人工会构成的。这种社会关系在这个国家或那个国家,从思想到实践都大不相同。日本人、苏联人或北美人的行为与欧洲人的传统大不一样,以致乍一看欧共体国家似乎互相接近。它们
1996年3月1—2日在泰国首都曼谷举行的首届亚欧首脑会议,是一次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会议。亚欧25个主要国家——中国、日本、韩国、东盟7国及欧盟15国的领导人及欧盟委员会主席聚集一堂,就共同关心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进行平等磋商,确立了未来亚欧关系的基本框架。这次会议不仅对亚洲和欧洲,而且
韩日之间就独岛(日本称作竹岛)归属早有争端。最近争端升温,缘于日本1996年1月下旬着手为国会批准联合国海洋法作准备。日本政府计划3月份国会批准该法后将据此全面设置200海里排他性经济水域,届时竹岛将作为划线基准点。对此,韩国自然不会接受。于是便
人类即将迈入21世纪,在这世纪之交,亚太地区经济的蓬勃发展,已引起全世界的瞩目,舆论纷纷预测:21世纪将是亚太世纪。然而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一定的安全环境,那么,21世纪亚太地区的安全形势如何?存在哪些隐患?维持亚太地区的安全与和平需要注意些什么问
1995年12月17日,俄罗斯联邦举行了独立建国以来的第二次国家杜马选举。此次选举不仅是该国最高权力机关的例行换届,同时也是广大选民对现政权内外政策的一次信任投票,是该国民心向背的一次大检阅,是各派政治力量为迎接1996年总统选举而进行的政治预
俄罗斯科学院通史研究所、俄罗斯国家档案局和俄罗斯现代史文献保管与研究中心编辑出版了《共产国际与二次大战》文献集(第1卷)。该书在俄国和德国同时出版发行。文献集的编者们对数万份文件进行了分析研究,从中挑选出他们认为能最充分、最清晰地
两极格局终结后,国际形势发生了许多新变化,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据此,我们可对国际形势发展的主要特点作如下概括。一、国际形势总体发展趋势是缓和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与质量,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平与发展仍将是时代的主题。尽
自从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联邦为了彻底摆脱并根治由农业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在农业经济领域里继承前苏联业已进行的改革方针和成果,把早已酝酿了几十年的土地制度和农业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使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制约作用和基础
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士、前苏联外交部副部长、著名东方问题专家、'中国通'贾丕才在俄罗斯《今日亚非》杂志上以《在不同的平行线上》为题发表长篇回忆文章,记述中苏两党两国关系发展的历史。现将有关中苏关系解冻部分介绍如下,以飨读者。一、变化的开始自1979年以后,中国政局发生了一系列
冷战结束后,世界总体形势已由对抗走向缓和。但一些影响世界安全的不稳定因素仍然存在,并由于大的国际环境逐步走向平静而显得比冷战时期更为活跃和引人注目,恐怖主义即是这种因素之一。1995年3月20日,日本东京地铁发生'沙林'毒气事件,造成了1168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