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作文兴趣激发教学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jnu_lh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是先从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入手,鼓励学生用多种形式写作,再从生活化方面进行引导,让学生从生活中找素材,做到有话可说。鼓励学生多阅读,每次作文后养成互评的好习惯,相互学习。
  ◆关键词:作文教学;阅读;评改
  作文既是人们系统地表达知识和经验、思想和感情的书面语言形式,又是一种具有高度综合性、创造性的语言活动。它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又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每个语文教师最关注的话题。当前中学语文作文教学面临着效果差、效率低的困境。笔者认为,只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才能使学生乐学、爱写作文,学生的写作能力才能得到提高。下面我结合多年教学经验,谈一些关于作文激趣的具体方法。
  一、营造写作氛围,激发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全班营造一种写作的氛围,作文教学自然就事半功倍了。那么如何营造写作氛围呢?
  1.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教育本身就是人和人之间的活动,没有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就无所谓教育,也就是说,教育是通过师生关系借助其他物质条件和手段,达到一定的教育效果的活动。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即相互之间交流、沟通及共同发展。”没有互动,没有交往,就不存在教学,在作文教学中更是这样。师生关系和谐,学生首先就会对教师有一种信任感,会真正写出自己内心想写的东西,因为写作本身就是心灵感觉的传达。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说得好:“语言文字和思想情感同时发生,它就是文化的组成部分。语言文字里有民族的情结,我们中华几千年优秀文化的精华积淀在我们的语言文字中,因此,它是民族文化的根,是我们民族的命根子。这样一个人文的学科,千万不能把它教成技能技巧,重术轻人。”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首先要重视学生的情感,同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敢于写作,乐于表达。
  2.鼓励学生积极表现
  生活是多样的,每个人眼中、心目中的生活都是色彩缤纷的。作文,本来就是学生对认识到的生活的真实反映,写出真正、独特的感受才是真正的作文,教师要鼓励学生“我手写我心”。另外,初中生都有自我表现和被肯定的需要,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这个写作、展示的平台。例如,教师可以创办本班或者本校特有的作文报刊,把学生的优秀作品登在报刊上面,这无疑对学生的写作兴趣有促进作用。记得以前上学的时候,我们办过一个文学社,还曾经和本校其它系的文学社进行联谊活。这些做法吸引了大批的文学爱好者,为他们喜欢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还可利用手抄报的形式,将学生作品张贴上墙。这样,学生都会受到鼓励,进而会积极地写作。
  二、作文教学生活化,让学生成为写作的主体
  作文离不开生活,或者我们可以说作文来源于生活。富兰克林也说过:“空袋子难以直立。”作文教学重在从平时生活、从平常小事、从细微处获得写作素材。学生自己的生活,是他们最熟悉、最感兴趣的,因为生活中有他们的喜怒哀乐。当教师引导他们认识到作文就是将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表达出来时,作文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了,写作文的兴趣自然就高涨了。叶圣陶说过:“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同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同时写作是一种技术:有所积蓄,是一回事;怎样用文字表达所积蓄的,是它恰到好处,让自己有如量倾吐的快感,人家有情感心通的妙趣,又是一回事……这样说来,从有所积蓄而打算发表,从打算发表而研求技术,都不妨待学生自己去理会好了。”所以,在写作中,教师要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是写作的主体,只有他们自己乐意写了,才能写出真实的、精彩的文字。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爱玩的天性,引导他们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课余活动中选择习作素材,让他们在游戏中完成习作。例如,组织内容丰富的班队活动,像参观、游览活动、智力竞赛、问答比赛、辩论会、记者采访活动、文娱表演活动等。教师抓住这些机会让学生进行习作练习,只要学生玩,作文库大全小升初中考满分高考满分高考零分得开心、玩得高兴,就会写得轻松、写得愉快,学生动笔的机会和创新的机会也就多了。生活是一支永远唱不完的歌,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生活是一首永遠写不完的诗,悲欢离合,百态尽有。多彩多姿的生活,是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对学生来说,写作难不是缺少素材和题材,而是缺少发现。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融入生活,感悟生活,记录生活,这样学生才会从心底激起写作的浪花。
  三、阅读与写作
  这两件事,是有一个前后关系,先有阅读,接下来写作也就变得必不可少了。如果不阅读的人,能写出什么真正有思想性的东西呢?恐怕很难。而如果读了很多书,却不相应的写作,那么自己读的东西,读的时候的一些感悟,时间稍长恐怕就会忘个一干二净了。
  我有时候常常羡慕一些作家,怎么写东西的时候能这样旁征博引信手拈来,现在想起来,恐怕也是因为他们在读到一些真正有价值、激发了他们情感的东西的时候,就会在这里那里写上两笔,久而久之,脑子里随时能够取用的东西就多了;不常写东西的人,久而久之,脑子里东西再多也都埋在灰尘里,需要用的时候就想不起来了。
  四、注重写作评改,让学生拥有写作动力
  没有一定写作量的积累是很难让作文出水平的,而学生写作后及时有效地获取评改信息又是学生获得再次作文的动力所在。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语文教师是学生作文的唯一阅读者和评改者。然而,教师个人主观性特别强,而且评改往往很不及时,不利于学生对自己作文的正确认识。《语文课程标准》对作文评改这样要求:“提倡学生自评自改习作”、“应指导学生以教师的批改为例学习修改作文的基本方法和要领,最终学会自改习作”、“要重视学生多改习作”等等。这说明,在作文评改时也要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指导学生评改作文时,既要起到“导”与“引”的作用,在怎样评改好作文上起好引路人的作用,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使学生敢于发言,勇于发言,从而在“老师指导,学生参与”的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评改好作文,获得下一次写作的动力。
  教无定法,作文的教学方式也是千变万化的,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拟订教学计划和目标,选择不同的作文激趣方法。在作文教学中,只要我们勤探索,多动脑,对学生多一点鼓励,少一点苛刻,就一定能使学生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使写作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
其他文献
◆摘 要:对于大多数高中生来说,高考作文一直是一道难关。如何通过改善自己的写作能力,进而提高自己的高考成绩成为了高中生当下需要解决的问题。一个人的写作能力跟其阅读量有着密切的联系,特别是高中生这个阶段,其写作水平的培养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将自己的知识面进行拓展。本文通过论述阅读与写作的关系,探讨将学生的课外阅读与写作教学联系的方法。  ◆关键词:课外阅读;写作教学;高考作文  
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和任务,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是数学学习与数学能力发展的根基,是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独立性、深刻性、严密性、灵活性、敏捷性,形成良好思维品质和严谨学习态度的有效载体与重要手段。要想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必须从低年级抓起,并且要做为教学的重中之重,长抓不屑。但怎样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呢?我认为,应
期刊
在进行中学的体育教学时,应加强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预先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及主要措施,循循善诱地帮助学生统一认识,打好基础,使原来体育素质较差学生在新的环境下树立信心,使较好的同学树立新的拼搏目标。结合中学教学特点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大力抓好素质教育的同时,把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溶于课堂之中,如何上好一节高效的中学体育课,笔者认识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仪表大方,教学方法生动,灵活  
期刊
◆摘 要:“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于学习兴趣很重要,对此,在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将“乐学慧玩”这一理念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学生感兴趣了,才能够投入到语文的学习中去,学习效率才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  ◆关键词:“乐学慧玩”;内涵;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启示  一、“乐学慧玩”的内涵  首先,“乐学”主要指的是不能将知识的学习当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一篇调查数据,反映某地区不同层次的2000名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态度,其中不喜欢数学的学生竟占47%!这一惊人的数
期刊
◆摘 要:按纲施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要求,是落实军委指示要求的重要举措,是着眼未来战争需要确保能打仗保打赢的原则遵循,本文就思想政治教员如何做到按纲施教开展教学、推陈出新把握内容、富有艺术增强趣味进行了积极探索。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按纲施教  按纲施教是思政教员讲授政治理论课基本遵循,基本要求,当前,部分思政教员在落实大纲时,还存在信马由缰、思想麻木,脚踩西瓜皮等不良现
◆摘 要:多媒体是一种新型教学形式,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多媒体已经成为教学的必要渠道,结合传统的教学方式,利用揉和作用下的趣味教学流程,展开积极的课堂互动,在学习中让学生夯实记忆,因此多媒体教学也较为适用于语文的识字学习,语文互动中教师应适当的采取多媒体形式,构建图文内容,就能够引发学生的深刻讨论,让学生分辨看似相近的文字,语文需要大量的识字累积,需要学生形成一定的文字规律意识,多媒体恰如其分的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