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介绍了旱地花生全膜高垄沟播栽培的技术优势,并从整地压膜、播种放苗、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晾晒等方面总结了其栽培技术,以期为旱地花生的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旱地花生;覆膜;高垄;沟播;优势;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65.2.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3-0129-01
泾川县地处甘肃省东部,位于东经107°10′~107°45′,北纬35°11′~35°31′,属黄河中游黄土高原沟壑区。海拔930~1 462 m,年均气温10 ℃,地温12.5 ℃,无霜期174 d,降雨量553.4 mm(其中春季3—5月3个月降雨量为102. 8 mm,占全年降雨量的18.6%),日照时数2 315.4 h。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高温暴雨,秋季阴雨连绵,冬季寒冷漫长,属典型的陇东黄土高原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区。
2011年春季,泾川县在泾明乡雷家沟村示范全膜高垄沟播花生1.05 hm2,示范品种为鲁花11号,示范地块为旱台地砂壤土,5月9—15日播种,9月26日至10月2日收获,全生育期141 d。从收获情况看,1.05 hm2全膜高垄沟播花生总产荚果4 302 kg,平均产荚果4 097.14 kg/hm2,单价按6元/kg计,产值为24 582.84元/hm2,最高产量4 768.5 kg/hm2,产值28 611.00元/hm2。扣除种子、化肥、地膜、农药和工费等生产成本12 150元/hm2,平均净产值为12 432.84元/hm2,最高净产值为16 461.00元/hm2。现将旱地花生全膜高垄沟播的优势及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旱地花生全膜高垄沟播的技术优势
1.1 保墒增湿
地膜全地面覆盖完全阻止了土壤水分的向外蒸发和散失。每逢降雨,栽培垄上有种植小沟集雨,垄与垄之间有大沟集雨,小沟上有定植孔吸水,大沟中有渗水孔吸水,最大限度地吸纳了天然降雨,迅速有效地增加了土壤墒情。同时,地膜全地面覆盖使膜内土壤从太阳光中吸收的热量积蓄,而散热较半膜栽培和露地栽培都慢,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地温[1-2]。
1.2 减少草害和涝害
全膜覆盖使杂草在膜内生存困难,一般在强光照射下都会被地膜灼烫而死,达到消除杂草的目的。花生喜温怕涝,根系较浅,荚果一般都集中在15 cm以上的土壤中,而泾川县夏季和秋季降雨较多,因而高垄栽培能有效地防止涝害。
1.3 省工增收
全膜高垄沟播栽培覆膜时1行土压2张膜,省工1/2,基本不必除草,不需灌水即可保证花生生长所需水分,相对半膜栽培省工省时。全膜高垄栽培能防止降雨过多造成的土壤板结,保持垄上土壤疏松,因此收获时比较省力而且能提高功效,利于收获。
1.4 增产增收
据调查,当年泾川县农民种植的半膜低垄平播花生平均产量为2 454 kg/hm2,而示范的1.05 hm2全膜高垄沟播花生平均产量为4 084.5 kg/hm2,较半膜增产1 630.5 kg/hm2,增产率66.4%,产值增加9 780元/hm2,产量和产值都有大幅度的增加。
2 栽培技术
2.1 整地起壟,结实压膜
精细整地,耙耱保墒,在起垄前先要对地进行平整和旋耕,清除石头、地膜和杂草,并及时耙耱保墒,达到地平土细无坷垃、下虚上实无杂物。划线开沟,集中施基肥。用间距90 cm的三齿划行器进行划行,然后按行开沟集中施肥,施肥沟深10 cm。然后拌土沿沟撒施杀虫剂10%辛拌磷22.5 kg/hm2。规范起垄,结实压膜。在施肥沟两侧严格按垄面70 cm、垄高15 cm的规格进行起平垄,以保证花生植株有足够的行距和充分的结荚面积,然后在距垄边各15 cm处开2条5 cm深的集流沟。垄起完后统一用宽1.2 m的地膜进行覆膜,覆膜时用下行垄沟土将本行的地膜压实。再每隔3 m压1条土腰带,防止大风揭膜。
2.2 适时播种,及时放苗
及早晒种,适时进行播种。为了提高发芽率,在播种前3 d要进行晒种,在5~10 cm地温达到12 ℃以上时适时进行播种,播种深度3 cm,行距40 cm,穴距13.5 cm,下种量每穴2~3粒。及时进行放苗,封口保墒。在出苗期间,要及时将压在膜下的幼苗放出来,以防烫苗,并用灰土或砂土及时封口保墒。
2.3 肥水管理
在肥水管理上,基肥施用农家肥45 t/hm2,三元复合肥(12-6-8)750 kg/hm2,放苗后打孔蓄水,进行叶面追肥。覆膜结束后如果有降雨,要在大沟中每隔50 cm打1个渗水孔以吸纳雨水,在花生分枝期和结荚期要分别喷施叶霸2号、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追肥,以促进光合作用和果实的生长发育。
2.4 病虫害防治
花生中后期病害主要有叶斑病,虫害有蚜虫、跳甲、瓢虫和蓟马。叶斑病用70%进口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治;蚜虫用80%敌敌畏乳油,或36%啶虫脒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或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防治;跳甲和瓢虫用跳甲灭乳油1 000倍液,或甲虫金龟净乳油1 000倍液,或金钢钻乳油1 500倍液,防治蓟马用杀虫王乳油1 500倍液,或高效氯氰菊酯乳油800倍液,或高氯·马乳油1 000倍液防治。如果病虫害同时发生,则可以采取杀菌剂、杀虫剂加叶面肥“三合一”的方法综合喷施防治。
2.5 及时收获,及早晾晒
当花生叶片2/3以上发黄时,标志着果实已经成熟,应及时采收,采收后及早搭架晾晒风干,以防受潮霉变、降低品质而影响销售[3-5]。
3 参考文献
[1] 王勤波,徐红丽,吴瑞敏.郑州市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2007(4):51-52.
[2] 侯建芳,陈向云,赵晓丽.宝丰县夏播花生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6):79.
[3] 于洪波,史普想,于树涛,等.阜新市花生产业发展现状、优势、存在问题与发展对策[J].河南农业科学,2011(4):13-16.
[4] 朱品松.阜新市花生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S2):2010(3):78,114.
[5] 朱书伟,张中敏,王清华.花生优质、高产、高效综合栽培技术研究[J].种业导刊,2010(3):17-18.
关键词 旱地花生;覆膜;高垄;沟播;优势;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65.2.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3-0129-01
泾川县地处甘肃省东部,位于东经107°10′~107°45′,北纬35°11′~35°31′,属黄河中游黄土高原沟壑区。海拔930~1 462 m,年均气温10 ℃,地温12.5 ℃,无霜期174 d,降雨量553.4 mm(其中春季3—5月3个月降雨量为102. 8 mm,占全年降雨量的18.6%),日照时数2 315.4 h。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高温暴雨,秋季阴雨连绵,冬季寒冷漫长,属典型的陇东黄土高原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区。
2011年春季,泾川县在泾明乡雷家沟村示范全膜高垄沟播花生1.05 hm2,示范品种为鲁花11号,示范地块为旱台地砂壤土,5月9—15日播种,9月26日至10月2日收获,全生育期141 d。从收获情况看,1.05 hm2全膜高垄沟播花生总产荚果4 302 kg,平均产荚果4 097.14 kg/hm2,单价按6元/kg计,产值为24 582.84元/hm2,最高产量4 768.5 kg/hm2,产值28 611.00元/hm2。扣除种子、化肥、地膜、农药和工费等生产成本12 150元/hm2,平均净产值为12 432.84元/hm2,最高净产值为16 461.00元/hm2。现将旱地花生全膜高垄沟播的优势及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旱地花生全膜高垄沟播的技术优势
1.1 保墒增湿
地膜全地面覆盖完全阻止了土壤水分的向外蒸发和散失。每逢降雨,栽培垄上有种植小沟集雨,垄与垄之间有大沟集雨,小沟上有定植孔吸水,大沟中有渗水孔吸水,最大限度地吸纳了天然降雨,迅速有效地增加了土壤墒情。同时,地膜全地面覆盖使膜内土壤从太阳光中吸收的热量积蓄,而散热较半膜栽培和露地栽培都慢,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地温[1-2]。
1.2 减少草害和涝害
全膜覆盖使杂草在膜内生存困难,一般在强光照射下都会被地膜灼烫而死,达到消除杂草的目的。花生喜温怕涝,根系较浅,荚果一般都集中在15 cm以上的土壤中,而泾川县夏季和秋季降雨较多,因而高垄栽培能有效地防止涝害。
1.3 省工增收
全膜高垄沟播栽培覆膜时1行土压2张膜,省工1/2,基本不必除草,不需灌水即可保证花生生长所需水分,相对半膜栽培省工省时。全膜高垄栽培能防止降雨过多造成的土壤板结,保持垄上土壤疏松,因此收获时比较省力而且能提高功效,利于收获。
1.4 增产增收
据调查,当年泾川县农民种植的半膜低垄平播花生平均产量为2 454 kg/hm2,而示范的1.05 hm2全膜高垄沟播花生平均产量为4 084.5 kg/hm2,较半膜增产1 630.5 kg/hm2,增产率66.4%,产值增加9 780元/hm2,产量和产值都有大幅度的增加。
2 栽培技术
2.1 整地起壟,结实压膜
精细整地,耙耱保墒,在起垄前先要对地进行平整和旋耕,清除石头、地膜和杂草,并及时耙耱保墒,达到地平土细无坷垃、下虚上实无杂物。划线开沟,集中施基肥。用间距90 cm的三齿划行器进行划行,然后按行开沟集中施肥,施肥沟深10 cm。然后拌土沿沟撒施杀虫剂10%辛拌磷22.5 kg/hm2。规范起垄,结实压膜。在施肥沟两侧严格按垄面70 cm、垄高15 cm的规格进行起平垄,以保证花生植株有足够的行距和充分的结荚面积,然后在距垄边各15 cm处开2条5 cm深的集流沟。垄起完后统一用宽1.2 m的地膜进行覆膜,覆膜时用下行垄沟土将本行的地膜压实。再每隔3 m压1条土腰带,防止大风揭膜。
2.2 适时播种,及时放苗
及早晒种,适时进行播种。为了提高发芽率,在播种前3 d要进行晒种,在5~10 cm地温达到12 ℃以上时适时进行播种,播种深度3 cm,行距40 cm,穴距13.5 cm,下种量每穴2~3粒。及时进行放苗,封口保墒。在出苗期间,要及时将压在膜下的幼苗放出来,以防烫苗,并用灰土或砂土及时封口保墒。
2.3 肥水管理
在肥水管理上,基肥施用农家肥45 t/hm2,三元复合肥(12-6-8)750 kg/hm2,放苗后打孔蓄水,进行叶面追肥。覆膜结束后如果有降雨,要在大沟中每隔50 cm打1个渗水孔以吸纳雨水,在花生分枝期和结荚期要分别喷施叶霸2号、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追肥,以促进光合作用和果实的生长发育。
2.4 病虫害防治
花生中后期病害主要有叶斑病,虫害有蚜虫、跳甲、瓢虫和蓟马。叶斑病用70%进口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治;蚜虫用80%敌敌畏乳油,或36%啶虫脒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或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防治;跳甲和瓢虫用跳甲灭乳油1 000倍液,或甲虫金龟净乳油1 000倍液,或金钢钻乳油1 500倍液,防治蓟马用杀虫王乳油1 500倍液,或高效氯氰菊酯乳油800倍液,或高氯·马乳油1 000倍液防治。如果病虫害同时发生,则可以采取杀菌剂、杀虫剂加叶面肥“三合一”的方法综合喷施防治。
2.5 及时收获,及早晾晒
当花生叶片2/3以上发黄时,标志着果实已经成熟,应及时采收,采收后及早搭架晾晒风干,以防受潮霉变、降低品质而影响销售[3-5]。
3 参考文献
[1] 王勤波,徐红丽,吴瑞敏.郑州市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2007(4):51-52.
[2] 侯建芳,陈向云,赵晓丽.宝丰县夏播花生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6):79.
[3] 于洪波,史普想,于树涛,等.阜新市花生产业发展现状、优势、存在问题与发展对策[J].河南农业科学,2011(4):13-16.
[4] 朱品松.阜新市花生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S2):2010(3):78,114.
[5] 朱书伟,张中敏,王清华.花生优质、高产、高效综合栽培技术研究[J].种业导刊,2010(3):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