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入户抢劫不是我国刑法中的法定罪名,而是第263条规定抢劫罪的八种加重法定刑之一.虽然在2000年11月和2005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分别颁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案件具体应
【机 构】
: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郑州,4500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入户抢劫不是我国刑法中的法定罪名,而是第263条规定抢劫罪的八种加重法定刑之一.虽然在2000年11月和2005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分别颁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抢劫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抢劫、抢夺意见》),但是在学术理论界和司法实践界还是存有一些争议.本文从“户”的范围界定、入户的认识、入户目的非法性进行对入户抢劫的一些成立条件进行认定,对一些争议进行了简单分析.
其他文献
当前我国的监护制度仅仅是对未成年人以及精神病者的监护,对于成年人特别是老年人监护制度的内容少有涉及,这与我国目前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人高龄化的国情严重不符.新实施的《
美国集团诉讼作为一种典型的群体性纠纷的解决机制,它在保护被害人的权利、提高诉讼效率等方面的功能是显而易见的。我国现在尚未建立完善的群体性纠纷解决机制,集团诉讼显然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我国的各个方面发展都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提高,银行监管方面的工作也在不断的摸索中前进,但是我国在该方面的相关条例仍然需要完善,银行监管工作
反垄断法对影响市场经济政策运行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和垄断协议进行规制。但垄断协议的隐蔽性给反垄断执法带来了不便。宽恕政策是给与参与垄断协议的成员向反垄断执法机构揭发
证据裁判是现代诉讼的基本原则,证据裁判有四个基本要素有关:裁判主体,裁判证据,裁判事实与法律适用,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证据与事实认定,本文从证据认定的初始阶段到后来的赋予
本文立足网络社会的时代背景,通过对个人信息权进行深入探讨,发现了个人信息保护存在的困境,即用隐私、名誉等保护个人信息的不周延性,并试图分析困境产生的原因。个人信息作
近年来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报道不断,严重影响社会稳定。这不仅反映出目前政治、文化、思想、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弊端,而且还反映出未成年人的观念缺失、心理缺陷、个体生理
在刑法学界对于实行行为着手的认定历来存在诸多争议,在大陆法系中形成了客观说、主观说和折中说三种学说。而在我国也形成了多种不同的观点。各种观点学说难以达成统一的标
在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虚拟财产纠纷也随之增多。由于立法缺乏对网络虚拟财产内涵的科学界定,因此,在理论界,虚拟财产权的定性问题一直备受争议,尚未形成权威定论。本文
公司法人制度是指法律规定将公司这个群体性的组织塑造成一个拟制的“人”,相应地赋予其作为“人”应该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我们知道公司的财产是在注册资本基础上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