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红豆”非彼“红豆”

来源 :新闻世界·健康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xiangq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回看电视,在一个教观众做点心的栏目中,主持人一上台便大声朗诵“红豆生南国”的诗句,然后说“今天教大家做‘红豆汤团’”,我正惊诧主持人是如何用“南国红豆”来做汤团时,却见主持人端出了一碗赤小豆,这才恍然,原来是主持人误将赤小豆认做是“南国红豆”了。
  节目中,主持人边做汤团还不停地朗诵“红豆生南国”,看来这北方的主持人真是不了解南国的红豆啊,他也许只是想以诗句引出节目主题,却没想到这诗中红豆与做汤团的红豆毫不相关,而且诗中的红豆也是根本就不能食用的。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这两种“红豆”的区别:
  在中药的行列里,有两种药物都叫红豆。一种是赤小豆,俗名红豆;一种是相思子,异名红豆。显然,红豆是以其颜色命名的。不过,前者颜色赤黯,外形扁而紧小;后者颜色鲜艳,个大,红头,黑底、粒圆而饱满。这两者同名异物,功效悬殊,如若误用,将会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赤小豆无毒,是豆类中含蛋白质、脂肪较少,含碳水化合物特别多的一种,很适合于老年人食用。自古以来就有。“亦药亦食”赤小豆之称。《本草纲目》记载:“赤小豆,今江淮间多种之,关西、河北、汴洛多食之。能逐津液,利小便,消水通气而健脾胃。消胀,除肿止吐而治下痢肠辟。解酒病,除寒热痈肿,排脓散血,而通乳汁。”中医用于治疗慢性肾炎病人,常以赤小豆、花生米各90克,红糖60克,大枣20枚,一起煮熟,每天早晨空腹吃一次,连吃3~5个月,可见效。对水肿明显的肾炎患者,亦可用赤小豆60克,冬瓜250克,一起煎汤服。
  而相思子,主产我国南方广东、广西、云南、福建等省。相传我国古代的青年男女,常把相思子作为珍贵的礼品馈赠给心目中的恋人。因此物色泽鲜红,久藏不变,虫不蛀,故是男女之间爱情坚贞不渝的象征。唐代王维有“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的诗句,后来人们就将它起名为相思子。
  相思子是有毒的,主要有毒成分为毒蛋白,其毒理作用与蓖麻子中所含毒蛋白性质相似。中毒症状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呼吸困难,皮肤青紫,循环系统衰竭和少尿。最后出现溶血现象,尿血,逐渐呈现呼吸性窒息死亡。相思子也有一定医疗价值。其种子中有一种含硫醇基的氨基酸,它能抑制霉菌等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主要用于治疗疥疮、顽癣等皮肤病,常制成浸剂或粉剂外用。不宜内服,防止中毒。
  现在大家明白了吧,做汤团用的是赤小豆而非“相思子”,是主持人没有区分清楚。
  相思子虽美,千万可不要吃它啊!
  (摘自《中医杂志·大众版》)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