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X1基因在神经母细胞瘤中的表达

来源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c5733324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检测神经母细胞瘤(NB)临床标本中瘤组织及瘤旁组织中dead box 1(DDX1)基因的表达,探讨DDX1基因与NB的关系。

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收集的5例NB患儿病理标本。其中男3例,女2例;年龄1~5岁,平均年龄(2.1±1.6)岁。5例NB患儿的瘤组织及瘤旁组织(瘤旁组织为至少距离瘤组织2 cm的非瘤组织)固定于40 g/L的甲醛溶液中,然后进行常规脱水、包埋、切片、脱蜡、水化、抗原修复、滴加一抗、二抗、二氨基联苯胺(DAB)显色,光镜下观察瘤组织及瘤旁组织中DDX1的表达,并进行半定量分析。1.染色程度:不着色记为0分;着色浅记为1分;着色适中记为2分;着色深则记为3分。2.阳性细胞比例:阳性细胞比例<10%记为0分;阳性细胞比例为10%~30%记为1分;阳性细胞比例为31%~60%记为2分;阳性细胞比例>61%记为3分。最终评分为(染色程度评分+阳性细胞比例评分)/2,若最终评分为0~1.0则记为"-",1.1~2.0记为"+",2.1~3.0记为"++",3.1~5.0记为"+++"。

结果

DDX1在NB及其瘤旁组织中均有表达,但在NB组织中肉眼可见的DDX1阳性着色数目更多、更深,而瘤旁组织中DDX1的阳性着色明显少,且着色浅。5例瘤旁组织免疫组织化学的半定量评分均为阴性,且最终评分均≤1.0分,平均0.5分,而瘤组织中DDX1的半定量评分均为"+"或"++",且最终评分均≥1.5分,平均1.8分,NB组织中DDX1的表达明显高于瘤旁组织。

结论

DDX1在NB组织中呈高表达,可能促进了NB的发生发展。这表明DDX1可能作为一个癌基因,在NB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促进作用,为后续研究提供了临床证据支撑。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目的研究血浆偶联因子6(CF6)在先天性心脏病(CHD)并重度肺动脉高压(PAH)患儿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开封儿童医院就诊的CHD患儿155例,根据合并PAH情况将患儿分为3组:CHD未合并PAH患儿40例为无PAH组,CHD合并轻中度PAH患儿73例为轻中度PAH组,CHD合并重度PAH患儿42例为重度PAH组。采用放射免疫法对3组患儿血浆中CF6水平进行检测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小儿活体肝移植围术期肌钙蛋白I(cTnI)、心肌酶和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接受择期亲体肝移植术美国麻醉医师协会标准分级(ASA)Ⅲ或Ⅳ级的患儿(均诊断为先天性胆道闭锁)50例,采用静吸复合全麻的方式行活体肝移植术。分别于麻醉后切皮即刻(T0)、无肝期30 min(T1)、新肝期30 min(T2)、术后12 h(T3
期刊
目的探讨脐血及羊水多个细胞因子与胎膜早破(PROM)早产儿脑损伤的关系,分析最有预测价值的生物学标志,为PROM早产儿脑损伤早期监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胎龄34周以下伴PROM的单胎早产儿139例。采用Luminex液相芯片分析技术检测脐血及羊水多个细胞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4、IL-6、IL-8、IL-10、IL-17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粒细胞集落刺激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