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中小学生社团的组织与管理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52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展中小学生社团活动是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有效途径。开展中小学生社团活动,发现和培养学生的爱好特长,为每一个学生展示优势潜能提供舞台,塑造学生阳光心态和健全人格,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基。现我结合我区的学生社团工作谈谈中小学生社团的组织与管理。
  一、自主组织,成立社团
  为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人意识,切实提高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使学生多元化发展,坚持以学生为本,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社团成员的主动性,让学生自主参与社团的组织和管理,自主运作社团。
  1.筹备发动阶段。学生社团筹备工作由校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负责。团长、干事竟聘及社团会员招募前,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相关委员通过升旗仪式、红领巾广播台、橱窗板报、班队会等渠道向学生进行宣传,让学生自主申报、竟聘社团团长、委员。
  2.自主成立组织。发挥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的作用,组织社团团长、委员竟聘会,为竟聘上的团长、委员颁发聘书,发挥他们工作的主动性。
  3.自主申报社团。团长、委员负责招募会员,成立学生社团。学生根据自身特长,自主申报社团。
  4.自主管理社团。社团活动一定要尊重学生的选择和意愿,发挥社团全体成员的主体性,集体讨论,确定自己社团的社团名称、活动制度、章程等。社团管理实行学生自主管理,根据学生的申请可以聘为社团纪律委员、宣传委员、组织委员、协调委员、策划委员等委员,发挥委员们工作主动性,由学生社团成员自主管理社团,推动社团规范化、制度化管理。
  二、拓宽渠道、整合资源
  中小学生虽在社团管理和活动中突出了主体地位,但是由于知识和能力有限,还需要教师给予适当的辅导和支持。各校要充分整合资源,聘请本校教师、外校教师、社会热心人士担任社团辅导教师,即志愿辅导员。为每个社团配备1—2名辅导教师,保证学生社团活动有效开展。
  1.本校教师。在社团活动开展中,各校充分调动教师参与学生社团活动的指导工作,为热心学生社团工作的老师颁发学生社团志愿辅导员聘书。
  2.校际交流。校际联手合作,交流专业教师担任社团辅导教师。各校要加强校际联系,相互交流热心学生社团工作的专业教师,聘请他们为学生社团的志愿辅导员。
  4.社会资源。充分利用当地人才资源,积极与音乐家协会等群众组织合作,聘请他们中热心学生社团工作的专业人士担任学生社团的志愿辅导员,指导学生社团开展活动,为学生社团建设建言献策,推动学生社团工作健康长效发展。
  另外,还争取有特长的家长和社会热心人士支持,聘请他们为志愿辅导员,担任社团辅导教师。通过整合辅导教师资源,满足学生社团活动对师资的要求,确保学生社团活动的有效开展。
  三、搭建平台,推动发展
  为推动社团的健康发展,教研室和学校每学期都要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展示交流活动。
  1.合唱节。针对全区中小学生社团建设工作进行整体规划,每年的五月份定为社团活动月暨合唱节,全区有计划地开展社团交流、展示、评比等活动,通过合唱节扩大社团活动在学生中的影响,为学生搭建展示平台,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积极性。
  2.校际交流。各校的学生社团组织开展交流展示活动,加强横向交流。
  3.与社会活动相结合。学生社团到社区参加社会实践,走进特殊学校、敬老院开展送温暖活动等。我们要通过认知、体验,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六、强化管理,完善制度
  1.强化组织领导。教研室成立以艺术教研员、辅导教师代表组成的学生社团管理组织。各校要成立分管校长、艺术教师、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委员、学生社团团长代表组成的学生社团管理组织,加强对学生社团工作指导和对学生社团工作监督管理。
  2.深化社团管理。教研室将组织人员定期走进校园调研社团工作,组织开展社团交流、展示活动、年终考核和评比表彰活动等。各校要制定《学生社团管理办法》,加大对学生社团活动扶持力度,固定社团活动时间,形成长效机制。原则上各社团每周至少安排1次活动,以加强对教师辅导和组织学生社团活动的情况实施检查和指导,并将教师承担辅导任务纳入教师的工作考核中。
  3.建立自由流动机制。社团组织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集体,随着社团活动的开展,一部分兴趣转移或不能适应社团发展的成员自然地离开原来社团集体,同时,吸收一部分新队员加入社团,社团应该允许社团成员合理流动,建立自由流动机制,增强社团组织的活力。
  4.加强交流培训。定期组织社团辅导教师参加相关培训,指导社团管理和社团的训练,帮助辅导教师提高辅导技巧。加强校际联系,组织召开同社团辅导教师交流会,加强区域内学习,提升辅导教师开展活动能力。
  5.保证经费投入保障。学校要从公用经费中支出一定的经费用于添置设备、设施、器材,满足学生社团活动的需要。
  6.及时评比表彰。教研室每年评选表彰“学生社团工作先进校”、“十佳社团”、“优秀团长”、“优秀辅导教师”,通过社团工作评估和各类评比活动,促进学生社团工作规范开展。
其他文献
生活中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对于许多读者来说,每日接受的诸多信息究竟意味着什么?哪些对自己有潜在而深刻的关联?这些信息如何去理解?都是个问题。有一堵墙!在传播的过程中
“记住你管教的目的应该是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别人来管理的人。”  ——斯宾塞《教育学》    班级自治就是给每个人创造均等的机会,激发和充分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而提高每个人的个体素质,既学会学习,又学会做人,发掘每个人的潜能,形成人人参与管理的浓厚氛围,培养竞争意识,使全班在动态和协作中形成“团队精神”和“集体生产力”。  几年来,我经过努力使班级自治得以有效实施,
(二) 细致形象,如临其境—通讯中描写成分的表达特点和要求。通讯播音中描写成分表达得如何,是创作成功与否的关健一环。通讯中的描写成分,有的是表现人物性格的,有的是交待
摘 要: 新课改提倡学生的参与性与发展的全面性。学生自治工作,如能规范开展,就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河北省深州市中学《以人为本,变管理学生为服务学生创建特色学校》课题组,从“人本”理念出发,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在研究多所学校“学生自治”制度的基础上,就学生自治制度提出了完善的制度、广泛的学生参与和科学的指导监督等主张。  关键词: 学生管理 学生自治 学生发展  
病毒入侵宿主细胞后,宿主细胞可通过模式识别受体侦测到病毒核酸序列,产生干扰素、趋化因子和促炎因子等天然免疫反应进而限制病毒的感染,其中干扰素在限制病毒复制过程起着
摘 要: 学困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老师要理解他们。学困生经常得不到表扬奖励,体会不到学习的成功,他们的内心深处缺少自信,相当一部分学困生还会出现自卑心理和逆反心理,他们更需要温暖,更需要关爱。  关键词: 学困生 教育质量 自信心    因学习困难而产生的后进生我们称之为学困生。学困生之所以学习能力不如别人,或学习成绩不如别人,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智力不足,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笨”,这种“笨”
摘 要: 初中学生正处于接受新鲜事物和良好教育的关键时期,自信心对其性格的形成、成绩的优劣、事业的成败等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初中学生之间的竞争非常强烈,学生成绩出现了差异甚至出现了两极分化。在竞争与挫折面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表现为自信心不足。本文从体验信任、体验成功、正面引导、善用评价、培养能力等五个方面阐述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关键词: 学生 自信心 培养方法    华裔物理学家钱致榕读
责任心,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责任心是孩子健全人格的基础
面对国内、国际日益激烈的新闻竞争,近年来各新闻单位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都想方设法在贴近受众上下功夫,努力使自己的报道能以重要、深刻、新鲜的内涵,生动活泼的形式,为
摘 要: 本文对课堂结构的优化原则问题进行了探讨,以达到挖掘学生的强势智能,积极调动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达到课堂教学的理想境界。  关键词: 课堂结构 优化原则 教学方法    一、问题的提出  传统的不合理课堂教学结构,教师的讲授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这种单调沉闷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始终处于消极、被动、受压抑的学习环境之中,学习缺乏主动性,思维缺乏创造性,学生智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