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是区别于传统教育的一个最明显特征,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集体观念和竞争意识。笔者在开始采用合作学习组织课堂教学时,学生只“作”不“合”“各自为政”,或搞“一言堂”的现象比比皆是。在组织全班学生展示交流时,每个小组汇报的都是:“我想……”“我认为……”,而不是“我们小组认为……”“我们小组觉得……”。注意到这些问题后,笔者进行了教学改革,总结出几种提高学生合作效率的方法。
一、合理分组,构建生生互动的合作环境
要想最大限度地实现生生互动,合作小组的有效性是教师考虑的首要问题。首先,每个成员都要为小组里的其他成员提供直接的认知支持,建立起互爱、互助和互勉的关系;其次,教师要把智力活动分配给每个成员,实现任务的专门化。这样,每个小组成员都能通过合作学习,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并通过与他人的交流,获得自我发展的机会。
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是课堂教学的两种互动形式,而且从互动的广度和密度来看,生生互动远胜于师生互动,尤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生生互动的意义就更为重要。
在传统教学中,生生互动往往不受教师的重视,所以它成为制约教育成效的关键。现代教育理念主张把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有机会相互切磋、相互沟通,共同发展,从而起到一种“共振”作用。
二、因势利导,把握好合作学习的时机
合作的时机有很多,教师要懂得把握,以免做无效合作,给学生造成一种虚假的形式感。笔者列举了两种适合进行合作学习的情况。
1.发散思维时合作学习
我们都知道,开放性的教学不要求标准答案,强调发散性地思考问题,只要学生言之有理即可。这样,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启发,学生的思维也会由集中到发散,再由发散到集中,教学更容易出现“一问多解”的精彩局面。
虽然发散式思维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有直接的影响,它能使学生思维灵活,思路开阔,但是教师也不能忽略集中式思维的作用,它具有普遍性、稳定性和持久性的迁移效果,是学生掌握规律性知识的重要思维方法。因此,教师必须重视两种思维方式的交替使用,才能让学生思维的严谨性与灵活性都有所发展。
2.突破难点时合作学习
在教学重点和难点时,如果教师能有效组织学生的集体合作,将有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长处,学生之间也能相互弥补、借鉴,得到启发。陶行知说过:“人生两个宝,双手和大脑。”由此可见,开展合作学习,能让学生在合作学习时亲身参与、实践,并找出规律,提炼方法。
三、重视合作学习的课外延伸,拓宽合作空间
俗话说:“熟能生巧。”教师仅仅在课堂上开展合作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把它延伸到课外,营造出一种可持续发展合作的氛围,让学生时时不忘合作精神,为今后的合作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笔者经常要求学生针对平时的学习情况(如预习、复习等),开展互检互助的合作学习活动。第一关是同桌关。同桌之间相互合作,通过口头、书面等形式相互检查,指出彼此的不足;第二关是语文组长关。在学生通过第一关之后,请本组的语文组长来检查,指出本组学生的不足,再次进行合作改进。学生会对这种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久而久之,就能形成互检互助、互助互学的合作学习风气。
当然,培养小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还有一个重要前提,即有无合作的价值。只有在靠一个人的力量难以解决问题的情况下进行合作,才具有合作的价值和意义。假如一个人就能解决的问题,就没有合作的必要了。
开展小学生合作学习,教师应该把正确的合作学习观念贯穿于课堂内外,乃至整个语文教学当中,使学生时刻处于团结合作的学习氛围中,懂得在学习中相互合作、共同促进。
(作者单位:江西省进贤县民和一小)
一、合理分组,构建生生互动的合作环境
要想最大限度地实现生生互动,合作小组的有效性是教师考虑的首要问题。首先,每个成员都要为小组里的其他成员提供直接的认知支持,建立起互爱、互助和互勉的关系;其次,教师要把智力活动分配给每个成员,实现任务的专门化。这样,每个小组成员都能通过合作学习,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并通过与他人的交流,获得自我发展的机会。
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是课堂教学的两种互动形式,而且从互动的广度和密度来看,生生互动远胜于师生互动,尤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生生互动的意义就更为重要。
在传统教学中,生生互动往往不受教师的重视,所以它成为制约教育成效的关键。现代教育理念主张把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有机会相互切磋、相互沟通,共同发展,从而起到一种“共振”作用。
二、因势利导,把握好合作学习的时机
合作的时机有很多,教师要懂得把握,以免做无效合作,给学生造成一种虚假的形式感。笔者列举了两种适合进行合作学习的情况。
1.发散思维时合作学习
我们都知道,开放性的教学不要求标准答案,强调发散性地思考问题,只要学生言之有理即可。这样,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启发,学生的思维也会由集中到发散,再由发散到集中,教学更容易出现“一问多解”的精彩局面。
虽然发散式思维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有直接的影响,它能使学生思维灵活,思路开阔,但是教师也不能忽略集中式思维的作用,它具有普遍性、稳定性和持久性的迁移效果,是学生掌握规律性知识的重要思维方法。因此,教师必须重视两种思维方式的交替使用,才能让学生思维的严谨性与灵活性都有所发展。
2.突破难点时合作学习
在教学重点和难点时,如果教师能有效组织学生的集体合作,将有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长处,学生之间也能相互弥补、借鉴,得到启发。陶行知说过:“人生两个宝,双手和大脑。”由此可见,开展合作学习,能让学生在合作学习时亲身参与、实践,并找出规律,提炼方法。
三、重视合作学习的课外延伸,拓宽合作空间
俗话说:“熟能生巧。”教师仅仅在课堂上开展合作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把它延伸到课外,营造出一种可持续发展合作的氛围,让学生时时不忘合作精神,为今后的合作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笔者经常要求学生针对平时的学习情况(如预习、复习等),开展互检互助的合作学习活动。第一关是同桌关。同桌之间相互合作,通过口头、书面等形式相互检查,指出彼此的不足;第二关是语文组长关。在学生通过第一关之后,请本组的语文组长来检查,指出本组学生的不足,再次进行合作改进。学生会对这种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久而久之,就能形成互检互助、互助互学的合作学习风气。
当然,培养小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还有一个重要前提,即有无合作的价值。只有在靠一个人的力量难以解决问题的情况下进行合作,才具有合作的价值和意义。假如一个人就能解决的问题,就没有合作的必要了。
开展小学生合作学习,教师应该把正确的合作学习观念贯穿于课堂内外,乃至整个语文教学当中,使学生时刻处于团结合作的学习氛围中,懂得在学习中相互合作、共同促进。
(作者单位:江西省进贤县民和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