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血管鞘穿刺吸栓在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形成中的应用

来源 :实用放射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wang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双血管鞘穿刺吸栓在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AVG)急性血栓形成中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 对于AVG急性血栓形成的患者,采取血管鞘在人工血管静脉吻合端和动脉吻合端附近分别穿刺人工血管,通过双血管鞘来回抽吸吸栓、穿刺鞘内置入导管捣碎血栓、使用导管吸栓、利用血管鞘注入尿激酶溶栓等方法治疗AVG血栓,对溶栓后造影发现的内瘘狭窄部位,予以球囊扩张.结果 采取该方法治疗AVG急性血栓形成16例,AVG建立时间2个月~3年,血栓形成病程1.5 h~7 d.经过处理后术中造影见内瘘恢复通畅,且手术后透析流量能达到200 mL/h以上,视为手术成功,本组病例16例均取得成功.结论 采用双血管鞘穿刺吸栓治疗AVG急性血栓的方法安全、有效,缩短了手术时间,能同时观察和处理动脉端吻合口和静脉端吻合口的狭窄,能快速恢复患者的血液透析通路,并减少临时血液透析插管及外科手术重建,是AVG急性血栓处理中的重要方法.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本文以直接推理中介模型理论为框架,结合融入任务型教学法的教学步骤,探讨了高效初中英语阅读课堂的构建。  【关键词】直接推理中介模型 初中英语阅读课堂 任务型教学  英语阅读是读者和作者之间进行沟通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了解其他文化的一种重要方式。在现在的中考试题中,阅读理解非常重要。但是,在课堂内外作者经常听到有学生这样说:有很多不认识的单词,我看不懂,不看了;也有学生说只要有不认识的单
目的 初步探讨平扫T1 mapping成像(自由呼吸Look-locker序列)所得T1值与肝细胞癌(HCC)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对12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HCC的患者行Look-locker序列扫描,结合常
目的 分析肝样腺癌的临床特征及CT表现,以提高肝样腺癌的早期诊断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经病理确诊为肝样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资料,分析病灶位置、大小、形态特征、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