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血流中断或显著减少而引发的一系列代谢和分子生物学改变,最终导致脑功能紊乱和形态改变。局部脑血流量(rCBF)和代谢的改变可通过放射性核素显像进行评估,尤其是SPECT和PET显像。SPECT和PET显像对脑血流和代谢阈值的评估加深了对脑功能和形态学改变的理解:PET在临床上脑卒中的缺血半暗带方面有很重要的应用,对制定治疗策略有很大影响。放射性受体显像可作为神经元不可逆损伤的早期
【机 构】
:
200123 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核医学科,200123 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核医学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血流中断或显著减少而引发的一系列代谢和分子生物学改变,最终导致脑功能紊乱和形态改变。局部脑血流量(rCBF)和代谢的改变可通过放射性核素显像进行评估,尤其是SPECT和PET显像。SPECT和PET显像对脑血流和代谢阈值的评估加深了对脑功能和形态学改变的理解:PET在临床上脑卒中的缺血半暗带方面有很重要的应用,对制定治疗策略有很大影响。放射性受体显像可作为神经元不可逆损伤的早期标志物,并能预测梗死灶大小,这对大的("恶性")梗死灶是否进行有创治疗非常重要。在阻塞性动脉硬化疾病中,SPECT和PET显像可测定脑血流供应的储备量,这对制定干预治疗策略很重要;其同时还可检测病灶周围和对侧未受影响的脑组织,有助于了解脑功能网络受损而引起的临床症状。激活研究可以证明病变是否存在替代途径,并监测康复治疗的效果。放射性核素研究有助于发现神经炎性反应及其引发的进一步脑组织损伤。尽管放射性核素显像的临床应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该技术对脑血管疾病的研究仍具重要的意义,在对脑卒中的处理中有多方面的应用。
其他文献
批判性思维是医学专业胜任力的重要构成部分。批判性思维的最终目标是将极具个性的体验和领悟与有着普遍指导意义的科学认识体系有机结合。针对医学教育中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在教学理念上应该体现批判性思维的目标和理性约束、辩证思考、移情实践与科学评价的基本特征,还要注重应用原则和条件;在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需要巧妙地选择适宜的切入点,设置适于展开批判性思维的教学情境,优化教学内容结构模式,强化批判性思维方
通过梳理国内外文献,对自主学习的概念进行界定,阐述了推行医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与意义、自主学习的研究进展与研究方法,提出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认为当前自主学习研究中研究者思想认识不到位,必须进一步转变教育理念;研究范围过窄,必须进一步拓宽研究领域;学科分类不均衡,必须进一步加大覆盖面;研究对象有局限,必须进一步扩大研究范围;思辨性研究较多,必须进一步加强实证性研究。
医学英语写作是医学英语教学的重难点之一,如何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利用集传统课堂和讨论课堂优势一体的"对分课堂"进行医学英语写作的教学实验,并加以评价。选择"摘要写作"章节内容,将教学分为"课上讲授""课下自主学习"和"课上讨论"3个环节。各环节重点分别为,教师讲授"摘要特点和基本框架";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素材和学习任务,自主学习与挖掘"摘要写作要点和时态";学生分组在课堂展示自
为探讨"以器官系统为主线"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满意度,结合实际运行情况,以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卓越医生班全体学生为对象,就"以器官系统为主线"教学模式开展学习满意度调查。结果调查显示,学生认为在"以器官系统为主线"的教学模式下收获较大,对此项改革的总体评价较好,对课程安排、课堂教学、教师因素、教材内容等方面满意度较高,并赞同学校开展此项改革。学校应该充分总结"以器官系统为主线"的教学模式的改革成果
以厦门医学院体医结合特色课程为例,通过发放自编问卷、访谈专家、数理统计等实证研究方法,了解学生需求;在具体改革实施过程中,分别从调整公共体育课教学内容比例、调整体育选项课开设课程及开班数量以及优化师资力量三方面着手。结果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遍提高了,其中瑜伽选项班中学习之后更感兴趣的学生占86.67%,健身气功选项班中学习之后更感兴趣的占76.67%。学生对学校体医结合特色课程的满意度较高,53
目的多巴胺转运体SPECT(DAT-SPECT)显像有益于评价路易体痴呆(DLB)。特异性结合比值(SBR)是测量DAT密度的指标。但在实际工作中不时会遇到SBR测量重复性差的情况。笔者假设距离加权直方图(DWH)可能有助于改善SBR测量的重复性。该研究的目的是分析使用常规法和DWH法时测量者组间和组内测量SBR的重复性,并视觉评价使用2种方法设置参考感兴趣体素(VOI)时的精密度。方法共纳入50
目的比较18F-脱氧葡萄糖(FDG) PET和骨显像(BS)在乳腺癌骨转移上的诊断能力,同时分析影响诊断灵敏度或BS、18F-FDG PET显像时影响显像剂摄取的相关因素。方法共纳入88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其中31例得到组织病理学证实。所有骨转移病灶根据CT图像分为4类:成骨性、溶骨性、混合性和CT所见阴性。基于患者CT图像所见、辅助治疗(化疗或激素治疗)结果和原发肿瘤特征[组织病理学类型、肿瘤核
目的探讨双时相18F-脱氧葡萄糖(FDG) PET/CT显像对纹理特征分析和基于标准摄取值(SUV)的相关参数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方法该前瞻性研究纳入56例局部晚期乳腺癌(LABC)患者,患者均行常规18F-FDG PET/CT显像(注药后1 h显像,PET-1)和延迟显像(注药后3 h显像,PET-2)。图像经软件分割后计算得到基于SUV的相关参数[最大SUV(SUVmax)、平均SUV(SUV
目的心肌灌注SPECT显像是一种普遍应用、方法成熟、临床作用明确的核医学显像方法,其有助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诊疗。但心肌内发射出的光子的衰减影响了对梗死灶大小的定量测定,而CT衰减校正(AC)或可解决该问题。该研究目的是利用心脏模型定量分析测量梗死灶大小的多个参数,从而评价CTAC的作用。方法胸部模型由左心室(LV)、前壁和下壁内的多个可充液缺口、肺、脊柱和肝组成,这些缺口模拟6个梗塞灶(
目的AV-1451是18F标记的正电子核素显像剂,18F-AV-1451可与成对螺旋丝状的tau蛋白(PHF-tau)结合,而tau蛋白与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机制有关。对650例认知正常的对象进行AV-1451显像的过程中,偶然发现1例脑膜瘤患者的病灶可显著摄取AV-1451。因此,对该650例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总结其中的脑膜瘤患者病灶对AV-1451的摄取特点。方法经回顾性分析确诊,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