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维势箱函数量子特性的可视化研究

来源 :大学物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jy07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运用量子理论推导和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本文首先得到了一维势箱函数的示意图及其模型.接着,全面、系统地研究了量子理论中N维势箱函数的波函数、能级和概率密度.最后,运用MATLAB软件对势箱函数的所有特性进行了仿真模拟.我们发现:N维势箱中粒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不连续;量子数n不能为零,且n越大对应的能级越高,而质量m越大,对应的能级越低.一般条件下,一维势箱长度a越大(粒子运动范围越大),对应的能级越低;节点数为n-1,节点越多,波长越短,频率越高,能级越高.二维势箱函数波函数的峰值个数为nx×ny,且与 Ψ=0平面的交线数也为nx×ny;概率密度分布的极大值个数也为nx×ny.对于简并度,一般情况下,二维势箱模型下的粒子的简并度是不确定的;但对于二维正方势箱函数模型,其箱内微观粒子的能级简并度分为特殊和一般两种情况.三维势箱函数的简并度为nx+ny+nz.最后,首次借助MATLAB软件的色彩实现了四维表现,得到了三维势箱函数的四维空间切片图.这种可视化的结果与理论结果完全一致,这对于抽象性概念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在新工科背景下,合肥工业大学应用化学专业通过调整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探索实践,实现了应用化学专业工程创新能力的增强,满足了当今社会对应用化学专业人才的需求.该实践对以新工科理念改造升级传统专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东北大学无机化学课程改革立足课程教学的育人功能,将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与人才素养的提升紧密结合.教学内容体系建设上,以“坚、宽、深、交”知识结构为立足点,拓宽课堂教学体系,注重交叉科学知识,突出理论联系实际,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教学模式上,实践“对分课堂”,结合PBL案例教学,转换教师与学生的课堂教学地位,激发学生主动式自主学习能力;引入无机化学双语课堂,开阔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发挥无机化学MOOC课堂的在线学习功能,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创新无机化学实验课程考核方式,确保实验课程的学习和能力培养目标的达
针对化学专业师范生知识重整能力欠缺的问题,面向大学三年级学生开设了普通化学(General Chemistry)双语课程.遵循专业知识与专业英语融合的目标定位,发挥其作为专业学习与中学从教能力间的“桥梁课程”作用,以学科核心概念为引领进行了内容重构,并采用线上线下协同互动的教学模式,构建了促进学习为导向的全程化、多元评价体系,提升了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和学科知识运用的综合能力.
以“科教融合”“分类施教”理念为指导,结合农林院校近化学相关专业人才培养需求,构建了分析化学实验课程的差异化教学模式.将研究成果转化成具有农林特色的创新综合实验、设计实验,最新科研案例及时融入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提高教学针对性和有效性.此外,还对分析化学实验中实施“科教融合”的价值进行了分析.
针对应用化学综合实验课程内容陈旧、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及其自主学习能力发挥、教学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基于OBE (Outcome-based education)教育理念对该课程进行了系统的教学设计:采取将科研成果与教学内容相融合的方式设计创新型实验项目,提高实验内容的前沿性、创新性及科学性;课堂教学增加设计性、探索性及挑战性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科学精神;建立以成果为导向的教学评价模式,强化过程考核,完成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根据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结果及
利用不同生物质为原料,热解法制备出生物碳,对比选出花生壳生物碳,并在其表面负载Fe304磁性材料处理水中四环素.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比表面积分析仪(BET)、X射线衍射仪(XRD)等手段表征了磁性花生壳生物碳特征,并研究了吸附动力学、等温线特性以及各种影响去除效果的因素.通过此综合实验,使学生建立“以废治废”理念,并掌握用废弃物制备吸附剂的方法、材料表征技术和污染物的调控方法.此外,注重理论与实际结合,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
从简化的地月系统力学模型出发,严格推导出地表物体动力学方程在转动坐标系下的表示形式,通过对称性的分析,得到引潮力,从而有助于加深对引潮力和潮汐成因的理解.
本文运用拉格朗日理论研究了物质波孤子在外势作用下的运动情况,主要讨论了初速度为零的孤子在势井和势垒中所表现出的不同行为,结果显示势垒能排斥孤子,势井能吸引孤子,并用数值模拟的方法使其得到了验证.
本文讨论了相对论教学中几个方面的问题,包括常见例子的问题,洛伦兹变换的方便形式,同时相对性例子在另一参考系的讨论,长度测量在另一参考系看到的现象,时间延缓及运动参考系各点时间不同和光的多普勒效应的简单推导.通过不同过程在不同参考系中的讨论,掌握在运动系讨论问题的方法,以及同一过程在不同惯性系内的不同表现,而所有现象的测量结论在洛伦兹变换下保持不变.
为解决大学物理教学方式单一、考核重知识轻能力和素质的现实问题,课程教学范式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转变.基于智慧教室和智慧树平台,本文构建了“互联网+教育”的新型智慧学习环境,梳理物理课程知识体系的同时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构建了知识+应用+前沿的课程内容体系,凸显能源电力行业特色.采取基于真实任务的小组教学,强调体验式学习,促进学生自主构建知识实现深度学习.对课程教学目标进行全面设计,以成果为导向,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建立了综合性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