髓内钉在治疗内侧柱支撑缺失的肱骨近端骨折中的应用现状

来源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e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肱骨近端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类型,约占全身骨折的5%,是仅次于桡骨远端骨折和髋部骨折的第3大常见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类型,常见于患有骨质疏松的老年人群n [1,2]。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具有一定挑战性,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达20%~60%,常见的并发症有螺钉穿出肱骨头、结节移位或不愈合、复位丢失、畸形愈合或不愈合、肱骨头坏死、螺钉松动内固定失效等n [3]。除了骨质疏松难以提供螺钉足够的把持力以维持复位至骨折愈合以外,缺乏有效内侧柱支撑是影响肱骨近端骨折预后不良及出现并发症的重要原因。对于这类骨折,采用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内翻畸形发生率高达15%~40%n [4]。肱骨矩是肱骨近端内侧皮质部分,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中内侧柱支撑缺失是指肱骨头内侧解剖颈至外科颈弯曲处至少有1个骨折块。肱骨矩在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治疗生物力学稳定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对于伴有肱骨矩骨折、甚至缺损的患者,重建肱骨矩恢复内侧柱支撑对于维持骨折复位从而获得良好功能非常重要,否则容易出现肱骨头内翻和内固定失败n [4]。n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尺骨茎突骨折类型对桡骨远端骨折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手外中心收治的80例桡骨远端骨折合并尺骨茎突骨折患者资料。男25例,女55例;年龄30~85岁,平均58.6岁。根据尺骨茎突骨折类型分为Hauck Ⅰ型组40例,Hauck Ⅱ型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率。同时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1~3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末次随访时改良Mayo腕关节功能评分、腕关节活动度和WHOQOL-
慢性骨髓炎是一种常见疾病。骨髓炎传统治疗疗程是在彻底清创后使用4~6周的静脉注射抗生素治疗。然而,并没有确凿的证据证实,这一疗程相较于其他疗程的抗生素治疗具有优越性。近年来,随着对该疾病的认识愈发深入,各项治疗技术不断发展,抗生素的使用方案也发生了改变。本文就慢性骨髓炎抗生素应用疗程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Chronic osteomyelitis is a common disease. Traditionally, osteomyelitis is treated with parenteral a
随着计算机、导航和机器人技术的革新,临床应用机器人辅助骨科的手术越来越多,如关节置换手术、脊柱手术、骨肿瘤手术、关节镜检查和骨折固定手术,为实现临床疾病微创、精准、个性化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TiRobot是我国自主研发的骨科机器人系统,在脊柱、创伤等骨科手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对TiRobot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及远程手术的实施进行综述,介绍TiRobot辅助脊柱颈椎骨折、胸腰椎骨折、骨盆髋臼骨折、髋部骨折以及手足部骨折手术的应用进展。“,”With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闭合复位失败的单纯创伤性桡骨头脱位(ITRHD)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年1月至2020年1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共收治的8例闭合复位失败的ITRHD患者资料。男2例,女6例;年龄15~41岁,平均27岁;左侧3例,右侧5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末次随访时记录肘关节屈伸活动范围和前臂旋转活动范围,并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评估肘关节功能。结果:8例患者术后获2~13个月(平均4.5个月)随访。末次随访时患者屈伸活动度平均136.9°,旋转活动度平均143.
目的:探讨TiRobot骨科机器人导航外固定支架固定在肘关节松解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19年8月于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术中使用TiRobot机器人导航辅助肘关节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11例因肘关节僵硬行肘关节松解术的患者资料。男9例,女2例;年龄21~66岁,平均39.3岁;记录患者末次随访时肘关节活动度并与术前进行比较,同时记录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1例患者术中机器人导航辅助下定位肘关节旋转中心轴,入点偏差平均
目的:探讨通道成骨技术即保留骨不连断端硬化骨质联合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锁定钢板(LC-DCP)治疗锁骨中段骨折术后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9年12月期间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创伤骨科收治且完整随访的41例锁骨中段骨折内固定术后萎缩性骨不连患者资料。男23例,女18例;平均年龄为47.6岁(28~63岁);左侧25例,右侧16例。患者骨不连手术与骨折初次手术的时间间隔平均为18.5个月(9~40个月);入院前有1次手术36例,2次手术5例。术中测量骨不连缺损长度,骨不连均采用建
目的:探讨经肩胛下肌入路治疗Ideberg Ⅰa肩胛盂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9年8月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采用前方经肩胛下肌入路治疗的16例Ideberg Ⅰa型肩胛盂骨折患者资料。术后2周、6~8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随访并拍摄X线片,术后6~8周行CT检查,末次随访时采用Constant-Murley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定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和疼痛情况。结果:16例患者术后获9~101个月(平均41.2个月)随访;所有骨折均顺利愈合,骨折愈合时间6~8周
目的:探讨在半肩关节置换术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术中应用Nice结固定修复大、小结节对结节愈合情况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1日至2019年5月1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收治32例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在行半肩关节置换术中使用Nice结固定修复大、小结节。男6例,女26例;年龄60~90岁,平均74.9岁。骨折Neer分型:三部分合并脱位4例,四部分20例,四部分合并脱位8例。术后1、2、3、6、12个月门诊复查肩关节X线片,检查患者肩关节活动度,评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肩
目的:比较单纯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与联合喙锁韧带重建治疗新鲜和陈旧性NeerⅡb型锁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1月间中国药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80例NeerⅡb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资料,男49例,女31例;年龄32~78岁,平均47.8岁。新鲜骨折50例,其中25例行锁骨远端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的同时增加带线锚钉重建喙锁韧带(重建组a),余下25例单纯行锁骨远端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未重建组a)。另有30例伤后超过3周且骨折未愈合的陈旧性NeerⅡb型锁骨远端骨折,其中
手的灵活性是人类进化后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典型特征,而手的灵活和精巧却需有良好的肩肘关节功能才能发挥作用,因此肩肘关节疾患特别是创伤的治疗主要目标在于恢复或改善肩肘关节功能和稳定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