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临床情景式教学模式培养医学生职业素质的初步探讨

来源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xian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医学生进行临床情景式教学的系统培训,采用结构化医师职业素质评价体系,对医学生职业素质进行整体考核评估,探索适用于提高医学生职业素质的临床情景式教学模式。方法选择北京大学2008级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63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临床情景式教学案例,全面开展临床情景式教学。建立结构化医师职业素质评价体系,采用此评价体系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进行职业素质的整体评估考核,对考核成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是否接受大课教学对医学生职业素质测评结果没有影响。②结合多种形式的临床情景式案例的临床情景式教学模式可以全面显著提高医学生的职业素质。结论采用临床情景式教学模式可以全面提高医学生的职业素质。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同伴互助教学模式在急诊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带教教师的指导下,八年制医学生与留学生结成学习小组共同完成急诊临床实习任务。结果相较于之前的临床实习,实施同伴互助教学模式后,留学生的出勤率从70.0%上升至90.0%,出科考试成绩也有明显提高,而90.0%的八年制学生则认为这种新模式对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有一定帮助,带教教师也认为减轻了自己一定的教学压力。结论同伴互助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留
选修课程是高等医学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必要补充。本文分析了医学院校开设选修课程的现状,并以此为切入点,阐述了选修课程开设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依据以学生为本的全人教育理念,提出了加强医学院校选修课程体系建设的具体建议。
针对目前高职教育中护理专业的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课程定位、教材建设、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
医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要以学生为本,遵循医学教育规律,增强医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业务素养。选择以下路径对医学生进行职业素养的教育和培养:设置职业指导课程增强职业意识,在自我修养和职业活动中强化提高职业道德,加强医学生的基础诊疗护理、专科理论和实践知识、医学基础知识等全方位的培养,从而适应市场需求,并为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不断实现自我提升打好基础。
为了解医学本科生经典阅读的现状,采用自编问卷,对某医学院校本科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医学本科生具有相对独立、主动的经典阅读习惯及汲取阅读营养、提高自身素质的自觉性,大部分学生意识到经典阅读的必要性,但经典阅读量少且阅读需求不强烈。提出了建立制度保障、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等建议。
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和文化的日益融合与深刻变化,尤其是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导致医学生的价值取向多元化、复杂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理论创新,为医学生价值观教育提供了信仰指向、奋斗目标、精神追求和行为规范的引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医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基本方法和路径,有课堂教学、网络教育、文化熏陶、实践磨砺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