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高分辨率测压观察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对33例不同亚型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评价

来源 :中华消化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lin3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单一采用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治疗对不同亚型贲门失弛缓症(AC)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

方法

纳入33例首次行POEM治疗的AC患者,对其进行食管高分辨率测压(HRM),并按照芝加哥分类标准进行分型,在POEM术前及术后随访期中采用Eckardt量表评定症状总积分,对其中固体吞咽困难、液体吞咽困难、反流和胸痛症状采用Likert五点量表进行评分,并采用Wilcoxon配对法比较。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影响各症状预后的关键因子。

结果

33例AC患者平均年龄为(44.0±13.3)岁,其中20例为女性。按芝加哥分类标准,Ⅰ型4例,Ⅱ型25例,Ⅲ型4例。术前Eckardt量表总体评分为7.5分(6.3分,10.0分),术后为1.5分(1.0分,3.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795, P<0.01)。各亚型AC患者固体和(或)液体吞咽困难、反流和胸痛症状发生率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固体吞咽困难为各亚型主要症状。POEM可改善Ⅱ型AC患者除胸痛外的其他症状。治疗前后固体吞咽困难评分为16.0分(12.0分,16.0分)比2.0分(1.0分,12.0分),液体吞咽困难评分为2.0分(0.0分,5.0分)比0.0分(0.0分,0.0分),反流评分为9.0分(6.0分,9.0分)比0.0分(0.0分,1.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929、-3.470、-1.841, P均<0.01);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女性、10 mL连续吞咽4s整合松弛压(4sIRP)与固体吞咽症状评分呈正相关(β=3.950,P=0.048;β=0.376,P=0.005),固体吞咽4sIRP与固体及液体吞咽症状评分呈负相关(β=-0.244,P=0.008;β=-0.118,P=0.037)。

结论

对于AC患者,单一采用POEM治疗能显著改善其相关临床症状,但对各亚型症状改善存在一定差异。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1(excision repair cross comple menting gene 1,ERCC1)在晚期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顺铂耐药性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定量荧光PCR(RT-QPCR)技术检测50例晚期乳腺癌组织中ERCC1的表达,CAF方案对其行辅助化疗,后因出现不同程度肺/肝/淋巴结转移,接受吉西他滨+顺铂的方案进行化疗,研究ERCC1与顺铂耐药性的关系
代谢组学是继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之后的一门新兴"组学",对生物体内的参与生化反应的代谢产物进行动态的定性和定量检测分析。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研究应用中发现存在多种代谢途径的改变。本文主要介绍代谢组学的概念、分析方法及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研究中的进展。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阳性≤2个乳腺癌非前哨淋巴结(non-senti-nel lymph node,NSLN)状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SLN阳性≤2个的乳腺癌病例资料,分析NSLN状态相关影响因素。结果88例病例资料纳入分析,8例NSLN出现转移(9.09%),方差分析显示肿瘤分期(P=0.046)、组织学分级(P=0.014)、ER状
本文阐述HER2阳性乳腺癌应用曲妥珠单抗初治病情进展原因,进展后继续应用曲妥珠单抗治疗有效的循证医学依据及目前增进曲妥珠单抗疗效的具体方法。
目的探索和分析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乳腺癌患者术后的安装使用及维护的经验,为后续的使用提供最佳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市中心医院自2011年3月至2014年6月期间接受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植入的乳腺癌患者,对安装及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相关并发症进行的处理和总结。结果468例均为女性,其中451例行右侧颈内静脉穿刺植入,15例行右侧锁骨下静脉穿刺植入,2例行左侧颈内静脉穿刺植入。经右侧颈内静脉植入患者,
目的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蛋白(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HIF-1α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探讨HIF-1α作为乳腺癌治疗新靶点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乳腺中心手术切除的56例女性原发性乳腺癌患者的癌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癌组织中HIF-1α蛋白的表达状况,统
目的研究分析原位显露与保护甲状旁腺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术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宁波市第七医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500例,根据手术过程中是否将甲状旁腺解剖显露将所有患者平分为显露组和未显露组,然后根据肿物范围及危险因素,将显露组再次分为E1组(行患侧腺叶、峡叶切除、单侧Ⅵ区淋巴结清扫)、E2组(行全切或次全切甲状腺切除、双侧Ⅵ区淋巴结清扫),将未显露组分为C1组(术式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