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尚需求生存

来源 :竞争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nstop_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奇瑞的快速成长让外界对其冀望甚高,但生存下来才是切实的目标
  
  作为自主创新的旗帜性企业,一直行事低调、但始终备受关注的奇瑞汽车又成焦点。根据一项最新的统计,奇瑞2006年前九个月累计销量超过2l万辆,已超出去年全年,其中出口达2.5万辆。单就销量而言,奇瑞已排在上海通用和南北两家大众之后,居中国市场第四。
  遂有各路分析传出,称奇瑞今年全年销量达到28万辆已不成问题,而其明年的产销计划已经定为48万辆,其中出口将升至10万两。更有甚者称,奇瑞明年的销售目标为60万辆乃至86.8万辆。但仔细再看消息来源,有所谓“奇瑞零部件供应商”透露的,也有“奇瑞相关人士”介绍的,惟独缺少奇瑞的“官方”说法。
  出身卑微、起步艰难的奇瑞在质疑和嘲笑声中坚持下来,并凭借在中低端市场的出色表现为自己正名,成为中国汽车业少数几个自主品牌之一。恰逢“自主创新”浪潮,奇瑞转而受到了各种赞誉和追捧,并承载了不少沉重的期望,比如要成为中国的“丰田”,要把出口比例搞到50%。
  但静下心来再看数据,2006年并不仅仅属于奇瑞,车市整体上表现良好。与奇瑞60%左右增长率相比,且不说华晨金杯、比亚迪等基数较小的企业取得的数倍增长,即便是一汽大众的增幅也接近90%,一汽丰田则接近100%。
  对奇瑞的高期望值与另一则消息不无关系。传闻已久的戴姆勒一克莱斯勒(下称“戴一克”)与奇瑞合作一事终于有了结果,双方已签署了贴牌生产小型汽车并出口到美国的框架协议。据称,此次合作生产的小型车将贴上“道奇”的牌子。
  而在销量增长的同时,奇瑞不得不面临利润压力。由于国内市场竞争激烈,主攻中低端市场的奇瑞净利润日益微薄,从2001年的13亿元下降到2005年的不足1亿元。有业内人士认为,利润微薄必然影响企业的自身积累,奇瑞要想将扩张持续下去,就要解决资金来源问题。
  
  一位评论人士:赞誉奇瑞,应该把握一个合适的尺度,用理性的思考帮助奇瑞走得更远,才是对自主汽车的真正支持。
  《竞争力》:30万辆甚至80万辆的销量都不值得自我膨胀,奇瑞的目标是到2010年要完成100万辆的销量,从而真正能够生存下来。的确,在竞争日趋国际化的汽车业中,先生存下来是最切实的目标。
其他文献
利用低倍观察、扫描电镜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超超临界汽轮机铸件材料9Cr-3W-3Co经真空感应炉冶炼后的钢锭铸态组织特征。结果表明,钢锭在冒口下方轴心处存在少量密集的缩松,无
分析了发动机气缸盖的进、排气道建模方法,通过构造轮廓线和辅助曲线,并采用"曲线网格"来构造面,成功完成三维建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