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对民主“去道德化”

来源 :民主与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24334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恩的《论民主》,我是早在两年之前就读过的。今天重读此书,更触发我许多感慨。那感觉是真实的,毕竟有了些亲身的体验。
  
  民主是工具
  
  《论民主》这本书思维缜密,逻辑严谨,是本难得的好书。里边常常会在你不经意之间就蹦出几句至理名言来,所以读此书一定要慢慢地读,细细地品。
  在这本书中,科恩从性质、前提、手段、条件来解说民主,又按逻辑为民主辩护、辩白。他认为:“民主是一种社会管理体制,在该体制中社会成员大体上能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或可以参与影响全体成员的决策”,这种体制并不仅仅是表面上的选举制或议会制,民主本身需要前提和条件,才能成熟和有效,才是真正的民主。他说,“可能有教条主义的民主主义者,但不可能有民主主义的教条”,或者反过来说,虽然民主就其本质而言是反教条的。民主的核心是选择,并不带有任何先验的价值标准,但这种选择确是平等的人之间解决问题、维护利益、实现社会效率与公平的最适宜方式。自由和平等是民主最重要的目标,并且“有自由才能实现民主,但只有在平等的情况下才有理由相信应该实现民主”。政治自由和言论自由是民主必要的基础,但并不是实现民主的充分条件。没有现代教育以及必要的经济条件的土著,也可以在其较小的社会实行民主,但一个政治社会的民主还需要物质条件、民众智力和心理条件,作为国家,还要有抵御外部压力,保护自己社会和民主的能力。
  与之前熊彼特的民主理论和之后的萨托利的民主理论相比,笔者以为,科恩这本书应该是民主理论的奠基之作。它祛除先验之价值,回归中性之本源,还民主以本来面貌,斯事至大,其功至伟。
  民主是工具。我所言之工具,请不要误会地把它只当作管理者的工具,因为它更是被管理者的工具。由此说来,它是一种制度,是一种中性的制度,是不具有被某个人或某些人所控制的功利性的,是不具有任何先验的价值标准的,但在中国由于民主在现实中所遇到的困境使得一些人以为民主只是一些人的欺骗工具,从而赋予了它本身所没有的价值色彩,这就使得一些人用善恶标准来评价民主本身,从而忽视了民主得以实现的条件。而正是这条件使得民主的行为主体受限,对象范围狭窄,更不要谈什么“深度民主”(科恩语)了。所以我们要做的是在实行民主制度的过程中积极去创造民主得以推行的条件,而不是赋予它过多的道德色彩。毕竟民主作为一种社会管理制度,在目前与其他制度相比还是最优的选择。
  
  理想与空想之间
  
  其实深而论之,如果可以说人们的认识,特别是精英的认识,也是民主的条件的话,我们的观念的转变应该是首要的条件。那就是我们考虑问题不应该去求绝对的最,而是两害相权取其轻。在现实中这种思维倾向是极其有害的,它主要会造成一种激进的情绪,会赋予民主过多的道德色彩,从而严重影响作为一项制度的民主的实现。
  民主仅仅意味着人格的平等,人格的平等即是自由。人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的平等,事实上是做不到的。平等只能是法制保障下的人格的平等!凡是追求经济平等的好人们,那些自以为为民请命、为民做主的伟人们,结局大都只能是走向专制。这些人是太相信人的力量了,太相信人的崇高了。这种道德进路加上人性的自负,人对理性的能力的自负,到头来,由于违背自然,违背人性,结果理想社会总是在现实面前碰壁。但问题是:承受碰壁代价的那些人却往往是那些无辜的人。
  这正如我们把民主作为崇高的理想立于高处,这本身是没问题的也是应该的,但问题是去追求绝对的我们往往会把自己制定的未来理想拉到当下来,立即实现,这便是把理想变成了空想。其实理想和空想不就是时间上的距离吗?
  这样一来,本来可以实现的东西就处在虚无缥缈间了,就会被这些当初激烈追求民主的人放弃了,这正如科恩所言,“以为目标高不可攀就要放弃,结果只能是全部否定民主理想的正当价值”,“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这种鄙弃民主理想并视之为空想的人决不会最好的实现民主的理想”。这也许是我们目前推行民主制度所最应该改变的地方:要破除这种绝对观念,改变这种道德进路,不要去当救世主,不要去做终结者。
  
  自由的生活方式
  
  再进一步论之,民主怎么就成了目标了呢?如果是一种目标是应该有一定的标准的,那么,是什么标准?谁能定这种标准?我看是大有问题的。在这种层面上来考察民主的话,我不认为民主是有一定的目标的,它只是一个过程。说它有一定的目标,无非是一种现实中未有民主制度时的需要和引导,所以很多人在有了基本的民主制度后仍会感觉距离自己心中的目标很远,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我说民主是过程,我们应该去体验和享受这一过程,而不是为了某种崇高而忽视过程,忽视民主,从而忽视了生命本身,失去了生存的真正意义,从而“过程”这个词已不够准确,应该说民主本身就是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真正的体现自由的生活方式,一种活生生的个人具有不可化约价值的生活方式。在这里,单个的人具有至高无上的内在价值和尊严;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属于自己并能够通过独立的反思对外在的压力和规范予以批判性评价;个人的私域不受干涉并能按照他自己的方式去追求他自己的利益。于是它是一种现实的政治参与,更是一种愉悦的精神生活。
  因此不能简单地说民主是个要实现的目标,从政治制度的角度看,它主要是一种实践个体自由的价值的工具;而从人们个体生活的角度看,它又是人们的一种目前来说最佳的生活方式。
  
  专制与道德
  
  那么人们为何如此呢?为何动辄以好坏善恶论处,善则奉之于高堂之上,恶则弃之如敝屣,避之犹恐不及呢?我以为这是道德泛化惹的祸。道德,特别是崇高的道德,是不具有普适性的,整个社会泛化道德势必造成虚伪泛滥,变脸盛行,面具到处飞。再进一步说,道德本是私域的事,是应该完全自主的,而这儿却是公域的事,全是他主,这样便混淆了公私界限,从而就无所谓公德,也就难怪诚信会成为严重的问题了。而也正是这不具有普适性的道德泛化造成了这样的认识误区:中国人素质太低,不具备实行民主的资格。其实说这种话的人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了。民主之不能实行,到底是素质问题还是制度问题?在我看来,没有低素质的公民,只有低素质的制度;人创造制度,制度更能创造人。我们不能苛求普通公民只有能够创造制度了才能实践民主,麻将不是每个人都能发明的,但大家都会玩,而且可能要比发明者玩得还好呢!
  那么我们何以道德泛化至如此境地,如入无人之地,势如破竹呢?我觉得就是多数人被压抑得太久了、太深了。管理者要用道德来统治,百姓要用道德来诉求。百姓之中首先是知识分子的话语空间,只要一离开专业领域,就会涉入政治的实践空间,即权力场,从而失去知识分子的本色——批判。毕竟公共空间——批判性的而不涉及政治实践本身的公共空间,实在是太小了。再者,民主是个人利益的公平角逐,不能承认和有效地保证公民的个人利益,怎么可能有民主制度呢?而由于道德本位,人们谈起私利来还是那么没底气,总是处处要显示自己的道德崇高与伟大,殊不知陷入专制与道德(道德和专制本是孪生兄弟)的漩涡已是不能自拔了。当然,若是一群人,往往是无知的人,坐在一起来投票,去决定与自己的利益无关却于他人利益是致命的事,是花别人的钱办别人的事,就是多数的暴政,就也是专制了。一些所谓民主制度不正是如此吗?一边是道德崇高,一边是假民主之名而行专制之实,你还能盼着他实行民主?
  在这样的社会中,在这样的人群中,要实现民主的制度,民主的生活方式,实在是非常困难的。
  尽管如此,我还是乐观的。我坚信,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民主制度、生活方式总会建立起来的。
其他文献
文章详细阐述了遗传多样性的具体内涵,生物多样性与遗传多样性的区别,并从形态学、细胞学、生理生化及分子水平对遗传多样性研究的原理和方法进行探讨、分析,最后对遗传多样性研
曲霉菌可感染各种年龄的禽类,但以雏禽易感性最高,1~2周龄时最易感染,常见急性暴发,死亡率可达50%~80%,而成年家禽常常只是个别散发。阴暗、潮湿、雨季、垫料发霉、饲料发霉、
长汉卜罗铅锌银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矿体受东西、北东向断裂控制,主要以脉状、透镜状赋存于石英斑岩、花岗闪长岩、安山岩内及不同岩性接触带.金属矿物以方铅矿、闪锌矿
第40个世界地球日刚刚过去,看众多媒体,几乎是众口一词:世界地球日活动旨在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咱虽然管不着别的国家,却可以说说咱自己。现在中国的环境形势紧迫到什么地步,我想各地环保部门心里都有数。然而,由于不少地方官员抱着一种“中国这么大,反正也不是只有我这里环境不好”的思想,根本不把环境保护放到眼里放在心上,甚至是欺上瞒下,或虽不瞒下但却欺上,让我
本文分析探讨了改革的程序和方法,详细叙述了改革的主要内容,以及改革取得的初步成果.科学高效的分配制度是进一步加强医院人才队伍建设,激发员工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
综合物探方法是提高物探勘查精度的有效手段,文章介绍了综合电磁法在新疆托里县吐克吐克铜矿勘查中的应用流程、工作参数及取得的效果.由地质和物性研究确定找矿标志,通过对
通过进行燕麦与毛苕子混播试验,结果表明:B处理55%的燕麦与45%的毛苕子鲜草产量明显高于其他处理,其抗倒伏性能随毛苕子播量的增加而降低。B处理的燕麦与毛苕子植株增高幅度也
布鲁氏菌病是四川省人畜共患病防控的重点,该病于20世纪末期得到控制,但是,近年来布鲁氏菌病阳性率逐步升高,疫情有反弹趋势。本文通过对四川省布鲁氏菌病防控工作的回顾,剖析布痛
作为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湿地在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调节气候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四川省湿地资源现状及其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