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高职外语教师与其他教师一样,从事的工作是培养和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和建设者的伟大工程。教师师德水平和专业素质关乎教书育人水平,关乎人才培养质量,关乎社会道德风尚。教师要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提高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教师要爱自己的事业,爱自己的学生,用一片赤诚之心培育学生,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用崇高的师德塑造学生。
【关键词】高职外语教师; 师德修养; 专业素质
Abstract: An old Chinese saying goes “it takes ten years to grow trees but a hundred years to educate people”. “Hundred years policy based on education, w hile the education policy based on teachers”.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in vocational college are the sam e as other teachers, w ho w ork on a great project w hich cultivate the qualified successors and builders of socialism w 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level of teachers’ m orality and professionalism affect the level of teaching and educating,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and social tendency of m orality. So teachers should keep learning; keep updating to im prove their professional quality and the level of educating and teaching. Teachers ought to love their career, ought to love their students w ho should devote their great passion in cultivating, influencing and shaping students by their noble personality and lofty m orality.
Key w ords: Vocational college teacher; teachers’ m orality and self- cultivation; professionalism .
在第30個教师节到来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师范大学慰问师生,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习总书记指出:“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第一,要有理想信念;第二,要有道德情操;第三,要有扎实学识;第四,要有仁爱之心。”“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是民族的希望。”习总书记的讲话言简意赅地提出了作为一个“好老师”的标准,深刻指出“好老师”对于个人、集体、乃至民族复兴的重要意义,深情表达对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的殷切希望。教书育人,是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培养栋梁之才,是教育者的责任,也是党和人民赋予教师的神圣使命。高等职业教育担负着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培养具有现代科学知识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责任。高职外语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和能力,如何把学生培养成优秀的外语专业技能型人才,是高职外语教师需要思考和面对的问题,亦是本文探讨的内容。
一、 要具有高尚的师德修养和良好的思想素质
合格的高职外语教师,首先要按着习总书记提出的“四有”要求做一名“好老师”。要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一言一行都对学生产生影响,对学生的道德品质的构成与发展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高尚的思想道德是教师最基本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教育是塑造人的事业,教师担负着培养和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的神圣使命,教师的品质对学生的影响是无形的,却又是最有力的。教师应该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要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治学施教、行为情操、仪表风范等方面形成独特的人格魅力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的品德,不仅关乎教师本人和学校的形象,更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品德修养和为人处事。对于正处于成长阶段的学生而言,如何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如何习得安身立命、为国效力的真本领,教师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所以教师“要用好课堂讲坛,用好校园阵地,用自己的行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这是每一个教师都必须担当的“传道”之责。
二、 要具有仁爱之心和高度的责任心
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但随着逐年的扩招,高职院校招收的学生整体素质也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主要表现为:文化基础差、成绩参差不齐,个性差异大、学习动力不足、集体观念薄弱、组织纪律性差,思想、道德、行为、动机、兴趣与情商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缺失和不足,道德观念、价值观的养成也明显滞后。当学习上遇到困难时不是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去克服,而是选择放弃,经常出现上课迟到、课堂玩手机、无故旷课、考试作弊等现象。一部分学生以较低的分数进入高职院校,各科基础较差,而外语成绩更差,到了大三还考不过A级;不但专业课不愿意学,其它课程也不学。夜晚通宵上网,白天逃课睡觉;把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倾注在课堂与书本之外,把学习以外的事当主业,把学业当副业,随便放弃考试,甚至有个别学生连毕业证都拿不到。这类学生虽然为数不多,但是他们的行为产生的负面影响却不可小觑。 针对以上情况,高职外语教师更需要有仁爱之心和高度的责任心。习总书记指出: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好老师要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同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部分高职学生固然存在上述问题,但他们身上还是有很多闪光点的。他们思想活跃、乐于助人,有较强的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等等,教师要正确对待每个学生,用赏识性的眼光,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且将它扩大化,真诚地吐露出赞美之词,让学生从中获得愉悦和信心,从而督促他们扬长避短,有更大的进步。爱和责任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心灵沟通的桥梁,是教学关系互动、和谐的保障。爱心是古今不变的主题,责任心是教师永恒的承诺,爱心与责任心是教师职业的道德核心。对教师而言,责任心不是在轰轰烈烈中展示,而是在平凡、普通、细微甚至是在琐碎中体现。教师只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才会拥有不断进步的动力,才会拥有勤奋工作的热情,才会有务实创新的工作态度。
三、 要具有深厚的专业素质和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
近几年,由于高职教育的迅猛发展,学生人数猛增,高职院校充实了一些新教师。部分新教师没有教学经验,授课方式不当,在进行教学时,以完成教学进度为目的,不能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改变教学方法调整教学节奏;不重视与学生的互动与交流,教学方法单调乏味;有的教师上课没有激情,完全照本宣科,照PPT念;学生听不懂时,不从自身教学环节教学方法查找不足,而是片面的从学生身上找原因,使学生感到学习难度太大,对课程学习失去兴趣,最终放弃对该课程的学习。而相对本科院校学生,高职学生有其学习外语的特殊性。相当一部分高职学生是因为在高考中外语或数学失利而进入高职院校,这决定了此类学生入校时外语基础薄弱,考入高职院校后又不能很快适应教师的教法,本身又缺乏学习外语的兴趣,将外语学习视为苦差事,带着消极情绪上课,对外语学习毫无积极性。
基于上述原因,高职外語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根据高职院校外语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结合高职学生特点,设计贴近学生的课堂教学方式,改变单调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外语的热情和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和引导有益的外语学习动机。教师要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对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各种类型的学生都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可采取讨论式、启发式、参与式、行动导向等教学方式,把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搞好、搞活;由于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教学进度、方法和手段应面向全体学生,以中等生为基点,在考虑程度较好的学生的同时,还要兼顾基础较差的学生,做到使每个层次的学生在每一堂课上均有收获,使学生人人都能体验到成功的滋味,并由此产生自信;教师要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的潜能,并用个人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使学生不仅掌握知识、更要掌握学习的方法,既“授之以鱼”,又“授之以渔”。
高职外语教师除了注重提高各专业教师都须具备的教学能力外,还应具备良好的外语听说能力和组织课外活动的能力。虽然部分高职院校也聘请了外籍教师,但一般课时不是很多,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主要依靠汉语为母语的国内教师,所以,在授课当中,教师应尽量用外语组织教学,为学生创造外语语言环境,营造外语气氛,提供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接触外语的机会,方便学生学习和运用外语。要鼓励学生开口说、大声说、大胆说,多提问题、善于质疑,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总之,要尽量体现语言类课程教学的特色和学生的特点,最大限度地使学生浸润在外语氛围中。另外,教师要善于诱导学生融入语言环境,组织指导学生进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外语演讲比赛、外语角、外语社团、外语晚会,指导学生听外文歌曲,听外语广播(或录音),看外文电影,读外语杂志等,这些都是提高外语成绩的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摆正“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把课堂的多数时间让给学生,以口语训练为主,提高听、说、读、写、译综合运用能力,着力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结语
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而“传道”是最重要的。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要明确我们培养的是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为了早日实现美丽的“中国梦”,为了帮助学生成就梦想,教师要肩负起这份责任。教师是学校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资源,教师的专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好与坏,对高等职业教育任务的完成和目的的实现都有着直接的重大影响。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才能培养、引导学生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只有具备广博的专业知识,才能组织出高水平的课堂教学,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和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所以,高职外语教师要通过在职学习、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等方式来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利用寒暑假深入企业接受实际工作能力的锻练,了解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了解行业对人才培养在外语方面的需求,做一名紧跟企业发展需求的“双师素质”教师,要注重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深刻理解高职教育的内涵建设,提升综合能力,使自己能始终站在本学科的技术前沿,做一名受学生欢迎的、“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
参考文献:
[1]新华每日电讯.北京:新华通讯社,2014.09.10.
[2]胡春洞.外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3]朱纯.外语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4]王婷.浅谈高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102~103.
[5]李国桢.理念?思路?特色——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赵铁柱(1962—),男,吉林镇赉人,教育学学士,主要从事外语教学与教法研究,中日文化对比。
【关键词】高职外语教师; 师德修养; 专业素质
Abstract: An old Chinese saying goes “it takes ten years to grow trees but a hundred years to educate people”. “Hundred years policy based on education, w hile the education policy based on teachers”.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in vocational college are the sam e as other teachers, w ho w ork on a great project w hich cultivate the qualified successors and builders of socialism w 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level of teachers’ m orality and professionalism affect the level of teaching and educating,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and social tendency of m orality. So teachers should keep learning; keep updating to im prove their professional quality and the level of educating and teaching. Teachers ought to love their career, ought to love their students w ho should devote their great passion in cultivating, influencing and shaping students by their noble personality and lofty m orality.
Key w ords: Vocational college teacher; teachers’ m orality and self- cultivation; professionalism .
在第30個教师节到来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师范大学慰问师生,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习总书记指出:“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第一,要有理想信念;第二,要有道德情操;第三,要有扎实学识;第四,要有仁爱之心。”“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是民族的希望。”习总书记的讲话言简意赅地提出了作为一个“好老师”的标准,深刻指出“好老师”对于个人、集体、乃至民族复兴的重要意义,深情表达对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的殷切希望。教书育人,是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培养栋梁之才,是教育者的责任,也是党和人民赋予教师的神圣使命。高等职业教育担负着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培养具有现代科学知识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责任。高职外语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和能力,如何把学生培养成优秀的外语专业技能型人才,是高职外语教师需要思考和面对的问题,亦是本文探讨的内容。
一、 要具有高尚的师德修养和良好的思想素质
合格的高职外语教师,首先要按着习总书记提出的“四有”要求做一名“好老师”。要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一言一行都对学生产生影响,对学生的道德品质的构成与发展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高尚的思想道德是教师最基本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教育是塑造人的事业,教师担负着培养和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的神圣使命,教师的品质对学生的影响是无形的,却又是最有力的。教师应该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要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治学施教、行为情操、仪表风范等方面形成独特的人格魅力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的品德,不仅关乎教师本人和学校的形象,更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品德修养和为人处事。对于正处于成长阶段的学生而言,如何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如何习得安身立命、为国效力的真本领,教师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所以教师“要用好课堂讲坛,用好校园阵地,用自己的行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这是每一个教师都必须担当的“传道”之责。
二、 要具有仁爱之心和高度的责任心
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但随着逐年的扩招,高职院校招收的学生整体素质也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主要表现为:文化基础差、成绩参差不齐,个性差异大、学习动力不足、集体观念薄弱、组织纪律性差,思想、道德、行为、动机、兴趣与情商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缺失和不足,道德观念、价值观的养成也明显滞后。当学习上遇到困难时不是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去克服,而是选择放弃,经常出现上课迟到、课堂玩手机、无故旷课、考试作弊等现象。一部分学生以较低的分数进入高职院校,各科基础较差,而外语成绩更差,到了大三还考不过A级;不但专业课不愿意学,其它课程也不学。夜晚通宵上网,白天逃课睡觉;把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倾注在课堂与书本之外,把学习以外的事当主业,把学业当副业,随便放弃考试,甚至有个别学生连毕业证都拿不到。这类学生虽然为数不多,但是他们的行为产生的负面影响却不可小觑。 针对以上情况,高职外语教师更需要有仁爱之心和高度的责任心。习总书记指出: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好老师要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同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部分高职学生固然存在上述问题,但他们身上还是有很多闪光点的。他们思想活跃、乐于助人,有较强的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等等,教师要正确对待每个学生,用赏识性的眼光,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且将它扩大化,真诚地吐露出赞美之词,让学生从中获得愉悦和信心,从而督促他们扬长避短,有更大的进步。爱和责任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心灵沟通的桥梁,是教学关系互动、和谐的保障。爱心是古今不变的主题,责任心是教师永恒的承诺,爱心与责任心是教师职业的道德核心。对教师而言,责任心不是在轰轰烈烈中展示,而是在平凡、普通、细微甚至是在琐碎中体现。教师只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才会拥有不断进步的动力,才会拥有勤奋工作的热情,才会有务实创新的工作态度。
三、 要具有深厚的专业素质和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
近几年,由于高职教育的迅猛发展,学生人数猛增,高职院校充实了一些新教师。部分新教师没有教学经验,授课方式不当,在进行教学时,以完成教学进度为目的,不能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改变教学方法调整教学节奏;不重视与学生的互动与交流,教学方法单调乏味;有的教师上课没有激情,完全照本宣科,照PPT念;学生听不懂时,不从自身教学环节教学方法查找不足,而是片面的从学生身上找原因,使学生感到学习难度太大,对课程学习失去兴趣,最终放弃对该课程的学习。而相对本科院校学生,高职学生有其学习外语的特殊性。相当一部分高职学生是因为在高考中外语或数学失利而进入高职院校,这决定了此类学生入校时外语基础薄弱,考入高职院校后又不能很快适应教师的教法,本身又缺乏学习外语的兴趣,将外语学习视为苦差事,带着消极情绪上课,对外语学习毫无积极性。
基于上述原因,高职外語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根据高职院校外语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结合高职学生特点,设计贴近学生的课堂教学方式,改变单调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外语的热情和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和引导有益的外语学习动机。教师要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对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各种类型的学生都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可采取讨论式、启发式、参与式、行动导向等教学方式,把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搞好、搞活;由于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教学进度、方法和手段应面向全体学生,以中等生为基点,在考虑程度较好的学生的同时,还要兼顾基础较差的学生,做到使每个层次的学生在每一堂课上均有收获,使学生人人都能体验到成功的滋味,并由此产生自信;教师要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的潜能,并用个人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使学生不仅掌握知识、更要掌握学习的方法,既“授之以鱼”,又“授之以渔”。
高职外语教师除了注重提高各专业教师都须具备的教学能力外,还应具备良好的外语听说能力和组织课外活动的能力。虽然部分高职院校也聘请了外籍教师,但一般课时不是很多,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主要依靠汉语为母语的国内教师,所以,在授课当中,教师应尽量用外语组织教学,为学生创造外语语言环境,营造外语气氛,提供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接触外语的机会,方便学生学习和运用外语。要鼓励学生开口说、大声说、大胆说,多提问题、善于质疑,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总之,要尽量体现语言类课程教学的特色和学生的特点,最大限度地使学生浸润在外语氛围中。另外,教师要善于诱导学生融入语言环境,组织指导学生进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外语演讲比赛、外语角、外语社团、外语晚会,指导学生听外文歌曲,听外语广播(或录音),看外文电影,读外语杂志等,这些都是提高外语成绩的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摆正“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把课堂的多数时间让给学生,以口语训练为主,提高听、说、读、写、译综合运用能力,着力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结语
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而“传道”是最重要的。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要明确我们培养的是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为了早日实现美丽的“中国梦”,为了帮助学生成就梦想,教师要肩负起这份责任。教师是学校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资源,教师的专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好与坏,对高等职业教育任务的完成和目的的实现都有着直接的重大影响。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才能培养、引导学生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只有具备广博的专业知识,才能组织出高水平的课堂教学,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和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所以,高职外语教师要通过在职学习、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等方式来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利用寒暑假深入企业接受实际工作能力的锻练,了解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了解行业对人才培养在外语方面的需求,做一名紧跟企业发展需求的“双师素质”教师,要注重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深刻理解高职教育的内涵建设,提升综合能力,使自己能始终站在本学科的技术前沿,做一名受学生欢迎的、“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
参考文献:
[1]新华每日电讯.北京:新华通讯社,2014.09.10.
[2]胡春洞.外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3]朱纯.外语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4]王婷.浅谈高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102~103.
[5]李国桢.理念?思路?特色——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赵铁柱(1962—),男,吉林镇赉人,教育学学士,主要从事外语教学与教法研究,中日文化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