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描述
我刚接任五(8)班班主任不久,就遇到一个叫王嘉庆的学生,让我很是头疼,煞费苦心。他在课堂上经常爱插嘴,用语言或其他行为干扰别人,违反课堂纪律;课后爱捉弄同学,经常与同学发生口角,大打出手。据学生反映:他打人早已是“家常便饭”了,班级上的同学几乎都被他打过,他甚至还打其他班级的同学。在对他多次批评教育无效的情况下,我决定转变策略,深入了解其中的原因,从而对症下药。通过家访得知,王嘉庆的父母在他4岁的时候就离异了。父母离异后,他由母亲照顾,他的父亲几乎没有过问。他妈妈由于做服装生意,平时非常忙,没有多少时间陪他,但是对他却是宠爱有加,百依百顺。直到上小学后,当听到老师反映他没有完成作业或者打架时,他妈妈经常用棍棒打他,却没有达到教育效果。
经过认真分析,造成王嘉庆品行不良的原因主要有:首先是归属需要的缺失。一方面,父母离异后由于他妈妈坚持不让他爸爸来看望他,年幼的他误以为他爸爸是因为不要他才离开家里,心理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再加上他妈妈忙于做生意,无暇顾及他的感受,使他得不到家庭真正的温暖。于是他的心理变得很自卑、敏感、脆弱,对别人容易产生戒备、逆反心理以及敌对行为,造成人际关系紧张。另一方面,在学校由于受到同学的排斥,他也体会不到集体生活的乐趣。其次,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当造成他不良的个性。由于小的时候他妈妈对他的过分溺爱,使他形成自我中心、任性、自制力差等不良个性。此外,还有表现与尊重需要的缺失。在学校,因常受老师的批评斥责和同学的冷嘲热讽,他自尊心严重受到伤害,只能以破坏性的行为发泄自己的不满,引起别人的关注。
案例剖析
针对王嘉庆的情况,我采取了相应的辅导策略:
1.提供心理支持,改善人际关系
(1)用真心换真情,和谐师生关系。“感人心者,莫过于情。”他的心,像久旱的禾苗,更需要老师播撒爱的甘露。在平时,我主动走近他的心灵世界,把他当作朋友,经常与他谈心,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他更多的关心与帮助。辛勤的付出并没有白白地浪费,他不再对我那么戒备了,与我亲近了许多。
(2)消除相互隔阂,改善同学关系。鉴于他在班级同学中的孤立,我召开了主题为“优点大轰炸”的班队会,让学生发现别人的优点,学会正确评价别人。其中,我特意让其他同学说说王嘉庆的优点,最后,我让其他同学对他说一句祝福的话,同学们纷纷说“愿你学习更认真”……听着同学们祝福的话语,我发现他热泪盈眶。渐渐地,他这只“孤雁”开始融入了集体。
(3)改善家庭环境,密切亲子关系。在家访中,通过与他妈妈诚恳的交谈,我善意地指出:孩子的不良个性跟她的教育方式有关,建议她平时在教育孩子时要多讲究教育方法,多与孩子交流,多鼓励孩子,多帮助孩子。为了弥补他父爱的缺失,我建议他妈妈尽可能摈弃大人之间的隔阂,平时让他爸爸多抽空陪孩子玩,培养父子之间的感情。他妈妈觉得很有道理,表示会尽量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一段时间后,王嘉庆的爸爸终于来看望他,并带他到公园玩。经过细心观察,我发现他脾气不再那么暴躁,情绪稳定了很多。
2.采用行为疗法,强化良好行为
(1)发掘闪光点,增强自信心。心理学家盖茨说过:“没有什么比成功更能激起人的满足感和上进心。”有一次,学校举行手工制作比赛,王嘉庆的作品获得了一等奖,这大大增强了他的自信心。
(2)使用代币制,矫正不良行为。我和他共同商量,制定了一套代币制方案。他告诉我,他最喜欢我发给他的“小红花”印章。于是我就用这个印章来矫正他的不良行为。
每得到20枚印章可以选择:①把自己得意的一件作品贴在班级“学习园地”中;②做一周的纪律检查长;③带同学读生字卡片或者读课文;④获得老师的一份小礼品。他很珍惜得到的印章,经常在同学面前炫耀,小印章使他在遵守纪律、学习态度等方面改变了很多。
3.辅以情绪疏导,培养健康情绪
(1)学会合理发泄情绪。当心里有什么委屈或被误解时,可以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比较感兴趣的事情上,如看笑话故事、唱首歌等,还可以在日记中尽情地倾诉。
(2)学会控制情绪。当与别人发生冲突时,先静一静、忍一忍、让一让,然后再考虑采用哪种办法去解决比较妥善,尽量避免攻击性行为的产生。
坚冰也有破履的时候,近一年来,王嘉庆这块曾经拒绝融化的“冰”,在得到“阳光”的温暖后,终于被感化……
我刚接任五(8)班班主任不久,就遇到一个叫王嘉庆的学生,让我很是头疼,煞费苦心。他在课堂上经常爱插嘴,用语言或其他行为干扰别人,违反课堂纪律;课后爱捉弄同学,经常与同学发生口角,大打出手。据学生反映:他打人早已是“家常便饭”了,班级上的同学几乎都被他打过,他甚至还打其他班级的同学。在对他多次批评教育无效的情况下,我决定转变策略,深入了解其中的原因,从而对症下药。通过家访得知,王嘉庆的父母在他4岁的时候就离异了。父母离异后,他由母亲照顾,他的父亲几乎没有过问。他妈妈由于做服装生意,平时非常忙,没有多少时间陪他,但是对他却是宠爱有加,百依百顺。直到上小学后,当听到老师反映他没有完成作业或者打架时,他妈妈经常用棍棒打他,却没有达到教育效果。
经过认真分析,造成王嘉庆品行不良的原因主要有:首先是归属需要的缺失。一方面,父母离异后由于他妈妈坚持不让他爸爸来看望他,年幼的他误以为他爸爸是因为不要他才离开家里,心理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再加上他妈妈忙于做生意,无暇顾及他的感受,使他得不到家庭真正的温暖。于是他的心理变得很自卑、敏感、脆弱,对别人容易产生戒备、逆反心理以及敌对行为,造成人际关系紧张。另一方面,在学校由于受到同学的排斥,他也体会不到集体生活的乐趣。其次,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当造成他不良的个性。由于小的时候他妈妈对他的过分溺爱,使他形成自我中心、任性、自制力差等不良个性。此外,还有表现与尊重需要的缺失。在学校,因常受老师的批评斥责和同学的冷嘲热讽,他自尊心严重受到伤害,只能以破坏性的行为发泄自己的不满,引起别人的关注。
案例剖析
针对王嘉庆的情况,我采取了相应的辅导策略:
1.提供心理支持,改善人际关系
(1)用真心换真情,和谐师生关系。“感人心者,莫过于情。”他的心,像久旱的禾苗,更需要老师播撒爱的甘露。在平时,我主动走近他的心灵世界,把他当作朋友,经常与他谈心,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他更多的关心与帮助。辛勤的付出并没有白白地浪费,他不再对我那么戒备了,与我亲近了许多。
(2)消除相互隔阂,改善同学关系。鉴于他在班级同学中的孤立,我召开了主题为“优点大轰炸”的班队会,让学生发现别人的优点,学会正确评价别人。其中,我特意让其他同学说说王嘉庆的优点,最后,我让其他同学对他说一句祝福的话,同学们纷纷说“愿你学习更认真”……听着同学们祝福的话语,我发现他热泪盈眶。渐渐地,他这只“孤雁”开始融入了集体。
(3)改善家庭环境,密切亲子关系。在家访中,通过与他妈妈诚恳的交谈,我善意地指出:孩子的不良个性跟她的教育方式有关,建议她平时在教育孩子时要多讲究教育方法,多与孩子交流,多鼓励孩子,多帮助孩子。为了弥补他父爱的缺失,我建议他妈妈尽可能摈弃大人之间的隔阂,平时让他爸爸多抽空陪孩子玩,培养父子之间的感情。他妈妈觉得很有道理,表示会尽量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一段时间后,王嘉庆的爸爸终于来看望他,并带他到公园玩。经过细心观察,我发现他脾气不再那么暴躁,情绪稳定了很多。
2.采用行为疗法,强化良好行为
(1)发掘闪光点,增强自信心。心理学家盖茨说过:“没有什么比成功更能激起人的满足感和上进心。”有一次,学校举行手工制作比赛,王嘉庆的作品获得了一等奖,这大大增强了他的自信心。
(2)使用代币制,矫正不良行为。我和他共同商量,制定了一套代币制方案。他告诉我,他最喜欢我发给他的“小红花”印章。于是我就用这个印章来矫正他的不良行为。

每得到20枚印章可以选择:①把自己得意的一件作品贴在班级“学习园地”中;②做一周的纪律检查长;③带同学读生字卡片或者读课文;④获得老师的一份小礼品。他很珍惜得到的印章,经常在同学面前炫耀,小印章使他在遵守纪律、学习态度等方面改变了很多。
3.辅以情绪疏导,培养健康情绪
(1)学会合理发泄情绪。当心里有什么委屈或被误解时,可以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比较感兴趣的事情上,如看笑话故事、唱首歌等,还可以在日记中尽情地倾诉。
(2)学会控制情绪。当与别人发生冲突时,先静一静、忍一忍、让一让,然后再考虑采用哪种办法去解决比较妥善,尽量避免攻击性行为的产生。
坚冰也有破履的时候,近一年来,王嘉庆这块曾经拒绝融化的“冰”,在得到“阳光”的温暖后,终于被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