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不恰当的批评

来源 :教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yoluo55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己从教二十年,也当了二十年的班主任,从教过程中的一些往事时不时会呈现在眼前,有成功的案例,也有失败的案例。而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是使我教学生涯不断进步的动力。下面通过一个例子,谈谈我的一点教学体会。
  那是十年前的事了,每当想起那年的六一节,我就难以释怀。
  小梁当时是我班的班长,不管是学习还是管理班级的能力,都是相当出众的。因此,她是同学们心目中的榜样,更得到全体老师的认可。那年六一节,小梁已是六年级的准毕业生了,学校派了礼物给学生,同学们都高高兴兴地拿回家与父母或是兄弟姐妹一起分享,可小梁拿到礼物后,趁老师刚出教室门口,就把整袋面包丢进了垃圾箱,还边丢边说:“尽发些垃圾!”同学们马上跑来向我汇报,我听了之后很生气,想也没想,马上让她去把面包捡回来见我。当她拿着面包惶恐地来到我面前时,我很气愤地问她:“这些面包很差吗?”她用害怕的眼神望着我,摇了摇头,眼眶已充满了泪水,哽咽着说:“不差。”我的气还没消,大声呵斥她:“不差就当着我的面,撕开面包袋吃一个给我看!”她听后只好流着眼泪,当着我的面艰难地吃了一个面包才回家。因为当时我刚好看了一篇名为《中日孩子的较量》的文章,日本人都觉得中国的孩子如何娇生惯养、养尊处优,一看到小梁的所作所为与文章所提到的对中国孩子的负面描述简直一模一样,我就生发了恨铁不成钢的气愤。而小梁同学又是班长,同学们的榜样,居然做出了这么低素质的事情,孰可忍,士不可忍。可以说,小梁的行为刚好撞到枪口上,不教训一下怎么行?趁此挫一下她的锐气也好(我当时这么想)。
  但事实证明,当时我的想法有点太天真了,自己不够冷静,甚至有点急功近利了。自从这件事以后,我发现小梁与我的关系明显疏远了,以前她对我的话是言听计从的,后来则有意回避与我见面,对班级的管理也不积极了,学习也不紧张了,甚至竟谈起恋爱来。
  经过事后的反思,我发现当时自己的那种做法确实有点“过头”。对于性格要强的小梁同学来说,面对如此大的打击,无论是面子还是心理都是过不去的。发现这一点以后,我虽然仍对她的行为耿耿于怀,但为了弥补我的过错,我还是尽量心平气和、诚恳地与她谈话,表明我当时处理这件事情的不妥与冲动,希望她也理解老师的苦衷,端正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不要这样自暴自弃,否则最终吃亏的还是自己。虽然表面上她能听我的话,但其实骨子里已对我产生了叛逆心理。最后,当离小学毕业只有一个月时间时,不管我怎么与她说道理、谈心,都无济于事,她仍然我行我素,显然她对我已经恨之入骨了。
  我对自己最终未能改善与小梁的关系而始终心存遗憾。一直到几年前大学毕业,听她跟同学们讲,因为这件事,她恨我一辈子。听到这些话,我没感到惊讶,因为也是意料之中,我也不怪她。但是自从这件事以后,我常常以它作为我教学工作中的一面镜子,时刻警示自己,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后来,我在工作中也逐渐摸索到了一些方法:
  一是当学生犯错误时,千万要保持冷静,不要意气用事,特别是对于高年级的学生,他们自尊心比较强,有的叛逆心理很重,一言不合,就容易一发不可收拾,所以言词举止要更加谨慎。
  二是非迫不得已,尽可能不要当着众人的面批评学生。人都是有自尊心的,学生也不例外。制造适当的机会,让学生有台阶下,事后慢慢跟他(她)磨,他(她)也就更容易承认错误,接受教育,觉得老师真心为他(她)好。
  三是跟学生交流时不要总是居高临下,讲一大堆大道理。像小梁的情况,事后她已经对我有了成见,而我还执著地跟她讲大道理,不但时间上已来不及,心理上也难以接受。当时如果改变策略,通过其他老师、同学或者是家长先跟她做思想工作,再作解释,可能会更好一些。
  四是多与家长交流,双管齐下,有针对性地、及时地纠正学生的错误。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对学生的了解往往都是不全面的,只有双方配合,多交流,才能全方位了解一个学生的真实情况,教育也更有针对性和效果。总结近些年的经验,我认为加强班主任与家长的交流,对教育、管理学生有很大的帮助,特别对双差生的转化工作,效果更为明显。
  《学记》上说:“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这一段话就提到了师生之间要建立和谐的关系,老师对学生要循循善诱,不要抑制学生的个性。总而言之,教育的目的之一,是扼恶扬善。所以我们在发现学生的错误时,要尽可能想出妥当的处理方式,既要教育到学生,也要让学生心服口服,最终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
其他文献
摘 要:一个多世纪以来几经风云变幻,马克思主义迄今依然具有蓬勃生命力。在当代中国,不仅要研究马克思的思想、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而且要透过马克思的生平,从中察见马克思的人格力量,不断地汲取精神给养。马克思的一生,始终坚持真理,不媚权贵,以实际行动同情和维护社会弱势群体。他对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事业的执着、勤奋、顽强与勇于献身精神,以及朴实的学风和严谨治学精神,包括对待家庭的责任感和对生活的热情
【摘 要】提升教师的语文素养是对新课标的内涵要求的响应。通过发挥语言的魅力、养成阅读的习惯、做好笔记的工作、拓展学习的深度,以及锤炼感悟的能力这五大途径,能有效提升教师的语文素养,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语文素养;提升;有效途径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而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的语文素养必须首先得到提升
时至三月,各中小学免不了又要开展“学雷锋”活动。大家似乎也很清楚,这不过是为了应景罢了。“雷锋叔叔没户口,三月里来四月走”,私底下流传的这句话是应景心态的最好注解。  不难发现,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传统核心价值观的沦陷。“拜金主义”、“利益至上”的不良社会风气已经深度影响原本纯洁的校园。“雷锋是傻子”的说法一度流行,凡事讲报酬的风气逐渐在校园里蔓延,讲奉献也渐渐被大家所抛弃。  在这种背景之
摘要:高校是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要引导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者、传承者、践行者和守护者,需要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体现在指导思想、目标、基本原则、基本方法和基本内容上,应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作用,提供教育的理论支持和方向引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的载体作用;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拓宽教育渠道;优化制度机制,完善制度保障等,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11年版)》)把初中阶段“数与代数”部分的内容分为三大部分: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这些内容是研究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是用于表示、交流与解决问题的工具,广泛用于表达、计算和推理等活动过程之中.  教师要在学习方程、不等式、函数知识的同时,适当设计一些让学生通过建立方程模型、不等式模型以及函数模型解决的实际问题,以提高学生应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蕴含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目标和任务,规定着思想政治教育涉及的范围,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选择,其实质是对受教育者给予什么样的思想导向、价值干预和精神影响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研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的一个前沿问题,其研究成果必将有利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化和科学化,为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提供更有力的理论和实践的指导。武汉大学熊建生教授撰著、
摘 要:校园文化是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化”已经成为高校的共识。文章以桂林理工大学“社区文化节”三自教育主题实践活动为例,对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建设进行研究,总结了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建设和大学生“三自”教育的基本经验。  关键词:高校; 校园文化活动; 品牌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4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3)04-0093-03  校园文化在
【摘 要】进行小学英语phonics教学新尝试,可利用视频资源,从兴趣入手;采用小组学习,实施教学;重视预设作业,设计任务;充分利用课外资源,拓展学生学习能力,是对番禺区“研学后教”理念的响应,有助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获得知识,提升能力。  【关键词】phonics;研学后教  新课标强调要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机会,在合作学
摘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在大学生的历史记忆建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以反抗帝国主义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彰显多民族国家凝聚力;以探索救亡图存,追求民族复兴彰显民族与国家观念的认同变迁;以党领导中国革命,彰显新中国建立过程中各民族对统一和新中国认同的一致性;以党领导新中国建设和改革,彰显共同繁荣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属性,是依托“纲要”课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建设重点。
5月4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主办、山东理工大学承办的第四届全国高校德育创新发展研究论坛在山东省淄博市举行,哈尔滨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主编陆岩应邀参加了此次论坛并作了主题发言。  本届论坛的主题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问题研究”。从事高校德育研究的专家学者和部分省(区、市)教育主管部门负责同志及部分高校一线德育工作者近200人参加了会议。教育部社科中心主任冯